【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动软体机器人快速模拟的模型降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型降阶领域,涉及一种气动机器人动力学仿真的模型降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机器人的研究越来越趋于轻量化、简易化和快速化,充气软体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软体机器人应用而生并且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这种机器人利用柔软材料制作,通过充气实现驱动,能够适应各种非结构化环境,与人类的交互也更安全。由于软体机器人在实际测试前需要大量物理仿真验证所涉及的构型是否可以完成预期规定的动作,然而每一次物理仿真都十分耗时,这使得气动软体机器人的设计和仿真仍面临挑战。
[0003]模型降阶是解决气动软体机器人快速仿真问题的关键环节。目前常用的模型降阶方法诸如特征正交分解法(POD)、动力模态分解法(DMD)等,这些方法大多都是针对线性系统,特别是线性定常系统。然而,气动软体机器人在充气力的作用下大多产生非线性变形。目前对于非线性模型降阶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全阶模型的信息通过统计技术提取具有代表性的低维空间,即进行一个未降阶的完整仿真,从总选取某些时刻系统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动软体机器人快速模拟的模型降阶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已有的气动机器人模型,通过剖分网格、建立应变能约束构建其动力学方程;其次,基于动力学方程,根据初始状态计算线性模态以及模态导数,并由此构建非线性模态;再次,根据非线性模态建立转换矩阵,对动力学方程进行降阶;最后,通过数值积分方法,求解气动机器人变形;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气动机器人基于位置动力学方法的动力学方程基于位置动力学方法通过建立各种约束建立节点之间的关系,动力学方程由n个节点和Q个约束组成:其中,f
int
=
▽
u
E(u)代表系统内力,是内能E对位移u的梯度;能量函数E(u)=1/2C(u)
T
α
‑1C(u)则由约束函数C=[C1(u)C2(u)...C
Q
(u)]
T
构成;α是对角柔度阵,即刚度阵逆矩阵;u=[u1u2...u
n
]
T
是节点位移列向量,是节点加速度,M是对角矩阵,f
ext
是外力的列向量;在位置动力学方法基础上采用连续介质力学中的StVD超弹性材料构建内能从而建立应变约束,引入实际工程物理量,实现对模型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引入的应变约束表示如下:其中,V是初始构型下四面体单元的体积;λ和μ是拉梅常数,它们均由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决定;E是系统内能;刚度阵K
c
与基于位置动力学方程中的α
‑1等效,属于单元刚度阵;约束C=[ε
xx
ε
yy
ε
zz
ε
xy
ε
xz
ε
xy
]
T
由应变ε组成;对基于位置动力学方法构建的动力学方程进行降阶,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升计算效率,可以实现实时计算;第二步:建立气动机器人模型降阶动力学方程在降阶模型中,位移向量u可以表示为u=Uq,其中是全局位移空间下r维子空间的基矩阵,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为广义坐标向量;对于U,选择一组正交基,使得U
T
MU=I
r
,其中为单位矩阵;将u=Uq带入公式(1),并左乘U
T
,得到降阶动力学方程,它的变量是q,但也同时描述全局变形u(t)=Uq(t);其中,分别是降阶后的内力和外力:f
ext
(q)=U
T
f
ext
(Uq)
ꢀꢀꢀꢀꢀ
(5)同样的,整个降阶系统的刚度阵表示为:对于StVK材料,它的应变能函数由格林应变构成,因此应变能可以表达为位移变量u的四阶多元多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