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慧敏专利>正文

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锻炼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45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锻炼恢复装置,包括底座和导杆,所述导杆横向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导杆两侧的所述底座侧边对称设置有两组斜撑,所述底座顶部铰接有支板,所述导杆中部外侧横向滑动配合有同步块,该同步块与所述支板之间铰接有传动臂,两组所述斜撑外部均沿其长度方向滑动配合有约束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支撑患者骨盆位置髋关节进行弯腰屈伸动作的支板,并在腰部带动支板进行屈伸活动的同时连带实现两组约束架支撑大腿进行的髋关节外展内收活动,以周期性同步实现骨盆的多角度活动锻炼,改善现有活动方式角度单一的弊端,提高康复锻炼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锻炼恢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创伤骨科康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锻炼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创伤骨科主要治疗的疾病是人体骨骼在外力作用下而引起的各种创伤,创伤骨科一般分为四肢创伤、盆骨创伤、脊柱创伤以及关节创伤。骨科创伤包括包绕着骨骼组织表面的皮肤组织、软组织以及肌肉组织、血管和神经组织的损伤,其均隶属于骨科的创伤范畴,骨科创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骨骼损伤并非是单纯的骨头损伤,有一些软组织损伤,像皮肤的缺损、肌肉的缺损等均会造成术后的活动功能障碍,因此创伤骨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进行积极锻炼以恢复正常活动功能。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骨盆损伤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自主锻炼活动进而辅助康复,现有的锻炼康复设备无法同时实现髋关节的屈伸活动以及外展活动,康复锻炼效果不够明显,且骨盆损伤位置无法施力时需要护理人员辅助活动,护理人员劳动量较大,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创伤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锻炼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导杆(2),所述导杆(2)横向设置于所述底座(1)一侧,所述导杆(2)两侧的所述底座(1)侧边对称设置有两组斜撑(3),所述底座(1)顶部铰接有支板(6),所述导杆(2)中部外侧横向滑动配合有同步块(4),该同步块(4)与所述支板(6)之间铰接有传动臂(601),两组所述斜撑(3)外部均沿其长度方向滑动配合有约束架(5);所述同步块(4)底部固定有纵向延伸的连杆(401),所述连杆(401)纵向贯穿所述约束架(5),且所述连杆(401)与所述约束架(5)纵向滑动配合,所述底座(1)与所述同步块(4)之间设置有按摩组件(7),且所述导杆(2)远离所述底座(1)一端固定有调整两组斜撑(3)倾斜角度的微调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锻炼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侧固定有承托架(101),所述支板(6)底部固定有辅助架(602),所述辅助架(602)通过所述承托架(101)与所述底座(1)相铰接,所述连杆(401)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导轮(402),所述导轮(402)与所述连杆(401)转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锻炼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远离所述底座(1)一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腰型滑槽(301),所述斜撑(3)与所述底座(1)相铰接,所述约束架(5)包括矩形方框状滑框(501),所述滑框(501)套设于所述斜撑(3)外侧且与该斜撑(3)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锻炼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框(501)顶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C形箍卡(503),该箍卡(503)底部与所述滑框(501)顶侧连接有中轴(504),所述中轴(504)与所述箍卡(503)转动配合,所述滑框(501)底侧转动连接有滑移座(502),所述连杆(401)纵向贯穿所述滑移座(502)且与该滑移座(502)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锻炼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组件(8)包括矩形方框状转动框(801),该转动框(801)焊接固定于所述导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周慧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