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包括,支撑架主体;脚部锻炼组件,所述脚部锻炼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主体上,所述脚部锻炼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支撑架主体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通过在病人锻炼一段时间后,慢慢旋转螺纹杆,螺纹杆旋转会使得螺纹杆向左移动,螺纹杆向左移动会使得螺纹杆挤压推动弹簧,进而可以使得推动弹簧向左的推动力增加,使得可以推动摩擦块与转动杆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进而使得可以慢慢增加病人的训练强度,进而可以帮助病人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帮助病人快速的康复。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血管内科
,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心血管疾病,又称循环系统疾病,泛指一系列与循环系统有关的疾病,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脏、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微血管;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除了临床治疗外,还需要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坚持康复锻炼,尤其是慢性心肌缺血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和不能进行手术的心血管疾病;同时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心功能III级和心功能IV级的患者更需要坚持良好的康复锻炼。
[0005]心血管患者主要的康复锻炼方式主要有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0006]现有的康复组件虽然可以帮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但无法对病人的训练强度进行调节,使得病人长时间处于同一强度下训练,使得病人的训练效果一般,使得病人的康复效果一般。
[0007]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康复装置无法对病人的训练强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支撑架主体;脚部锻炼组件,所述脚部锻炼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主体上,所述脚部锻炼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支撑架主体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的摩擦块,并且推动杆的表面套设有用于推动摩擦块的推动弹簧,所述支撑架主体上设置有座椅;手部锻炼组件,所述手部锻炼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主体上,所述手部锻炼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盘,并且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复位的扭簧,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固定壳上开设有传动槽。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所述支撑架主体的内部,并且第一转动杆与所述支撑架主体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板位于所述支撑架主体的两
侧,并且两个传动板上的结构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螺纹杆的内部,所述推动弹簧位于所述摩擦块和所述螺纹杆之间,所述摩擦块为弧形。
[0013]优选的,所述摩擦块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转动连接,并且摩擦块上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摩擦块与所述支撑架主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测量所述螺纹杆的测量尺。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主体上,并且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所述固定壳为方形,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位于所述固定壳的两侧,所述固定盘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盘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
[0015]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盘上的结构相同,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盘和所述固定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传动槽的内部,并且传动杆的表面与所述传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共设置有两个。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全扶手。
[0017]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壳上,并且固定块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对称分布在所述固定壳的两侧,所述升降杆为L形,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升降杆的定位件。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主体上设置有休息组件,所述休息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支撑架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轮。
[001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主体上,所述电动伸缩杆位于所述转动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所述转动轮与所述转动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002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通过在病人锻炼一段时间后,慢慢旋转螺纹杆,螺纹杆旋转会使得螺纹杆向左移动,螺纹杆向左移动会使得螺纹杆挤压推动弹簧,进而可以使得推动弹簧向左的推动力增加,使得可以推动摩擦块与转动杆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进而使得可以慢慢增加病人的训练强度,进而可以帮助病人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帮助病人快速的康复。
[0021]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支撑架主体的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1、支撑架主体,2、脚部锻炼组件,21、第一转动杆,22、传动板,23、脚踏板,24、连接板,25、螺纹杆,26、推动杆,27、摩擦块,28、推动弹簧,29、座椅,3、手部锻炼组
件,31、支撑杆,32、固定壳,33、第二转动杆,34、固定盘,35、扭簧,36、传动杆,37、握把,38、传动槽,4、扶手组件,41、固定块,42、升降杆,43、安全扶手,5、休息组件,51、连接杆,52、转动板,53、电动伸缩杆,54、转动轴,55、转动轮。
[0024]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支撑架主体的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包括:支撑架主体1;脚部锻炼组件2,所述脚部锻炼组件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主体1上,所述脚部锻炼组件2包括第一转动杆21,所述第一转动杆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板22,所述传动板22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23,所述支撑架主体1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5,所述螺纹杆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杆26,所述推动杆2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转动杆21转动的摩擦块27,并且推动杆26的表面套设有用于推动摩擦块27的推动弹簧28,所述支撑架主体1上设置有座椅29;手部锻炼组件3,所述手部锻炼组件3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主体1上,所述手部锻炼组件3包括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32,所述固定壳3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3,所述第二转动杆3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盘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主体;脚部锻炼组件,所述脚部锻炼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主体上,所述脚部锻炼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支撑架主体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的摩擦块,并且推动杆的表面套设有用于推动摩擦块的推动弹簧,所述支撑架主体上设置有座椅;手部锻炼组件,所述手部锻炼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主体上,所述手部锻炼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盘,并且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复位的扭簧,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固定壳上开设有传动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所述支撑架主体的内部,并且第一转动杆与所述支撑架主体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板位于所述支撑架主体的两侧,并且两个传动板上的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螺纹杆的内部,所述推动弹簧位于所述摩擦块和所述螺纹杆之间,所述摩擦块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转动连接,并且摩擦块上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摩擦块与所述支撑架主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