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抑制剂在对恶性肿瘤转移患者增强远隔效应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442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在对恶性肿瘤转移患者增强远隔效应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血管生成抑制剂与放疗以及免疫药物结合使用来增强恶性肿瘤转移患者诱导远隔效应的发生率,显示出极好的远处转移灶杀灭效果,同时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放疗+免疫药物这种三联疗法适用于包括肺癌、肝癌、肠癌等多个癌种,且并未显著增加毒副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生成抑制剂在对恶性肿瘤转移患者增强远隔效应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在对恶性肿瘤 转移患者增强远隔效应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其中转移导致90%肿瘤患者的死 亡。过去,转移患者的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放疗(RT)等局部治疗主要用于 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早在1953年就发现局部放疗可以诱导远 处未放疗肿瘤的消退,称为远隔效应,表明放疗具有作为转移性患者全身治疗 的潜力,但其发生很少,几乎没有临床应用的希望。
[0003]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转移患者的治疗方式。基于有充分证据表 明放疗可以激活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免疫治疗疗效,放疗在肿瘤治疗中 的适应症已经从单纯的局部治疗方法转变为全身抗肿瘤免疫治疗部分的重要组 成部分。同时发现,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诱导远隔效应的病例报告显着增加,但 总发生率仍差强人意。因此,亟需研究一种能够显著增强远隔效应的方法,来 提高远隔效应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在对恶性肿瘤转 移患者增强远隔效应中的应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血管生成抑制剂与放疗以及免疫药物结合使用来增强恶性肿瘤转移患者远 隔效应。
[0007]进一步地,所述血管生成抑制剂要与放疗以及免疫药物结合使用。
[0008]进一步地,所述血管生成抑制剂为anti

VEGFR2。
[0009]进一步地,所述恶性肿瘤包括但不限于肺癌、肝癌和肠癌。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专利技术研究得出,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显著提高放疗+免疫药物诱导远隔效 应的发生率,显示出极好的远处转移灶杀灭效果,同时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放疗 +免疫药物这种三联疗法适用于包括肺癌、肝癌、肠癌等多个癌种,且并未显著 增加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anti

VEGFR2对放射+免疫药物诱导远隔效应的实验中治疗和淋巴 细胞分析时间表的示意图。
[0013]图2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的MC38肿瘤生长图及小鼠存活时间(n=5 只小鼠)。
[0014]图3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的hepa1

6肿瘤生长图及小鼠存活时间(n=5 只小
鼠)。
[0015]图4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的LLC肿瘤生长图及小鼠存活时间(n=5只 小鼠)。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简易例子,并不 代表或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0017]实施例1
[0018]血管生成抑制剂在对恶性肿瘤转移患者增强远隔效应中的应用,并且血管 生成抑制剂经过研究显示能够显著提高多癌种中放疗和免疫药物结合诱导远隔 效应的发生率。
[0019]1.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0020]小鼠品系为6

8周周龄野生型C57BL/6雌性小鼠,100只小鼠经过约一周 的适应性喂养后,分别将MC38细胞(一种结肠腺癌细胞系)、Hepal

6细胞 (一种肝癌细胞系)和LLC细胞(一种肺癌细胞系)三种不同癌种细胞系分别 接种到C57BL/6小鼠双侧皮下。
[0021]对于MC38模型,5
×
106个细胞在右侧皮下植入,3天后在左侧皮下植入 3
×
106个细胞。
[0022]在Hepa1

6模型中,1
×
107个细胞在右侧皮下植入,5天后在左侧皮下植入 5
×
106个细胞。
[0023]在LLC模型中,1
×
107个细胞在右侧皮下植入,5天后在左侧皮下植入5
ꢀ×
106个细胞。
[0024]当原发肿瘤和继发肿瘤达到预定大小范围时,将小鼠打上耳标并随机分配 到每个实验组。其中,MC38结肠癌皮下瘤40只,分为8组,每组5只,分别 为空白对照组、anti

VEGFR2组、anti

PD

1组、放疗组、anti

PD

1+anti

VEGFR2 组、放疗+anti

VEGFR2组、放疗+anti

PD

1组、放疗+anti

PD

1组+anti

VEGFR2 组(三联治疗组)。
[0025]Hepal

6肝癌组皮下瘤30只,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 放疗组、anti

PD

1+anti

VEGFR2组、放疗+anti

VEGFR2组、放疗+anti

PD

1组、 放疗+anti

PD

1组+anti

VEGFR2组(三联治疗组)。
[0026]LLC肺癌组皮下瘤30只,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放疗 组、anti

PD

1+anti

VEGFR2组、放疗+anti

VEGFR2组、放疗+anti

PD

1组、放 疗+anti

PD

1组+anti

VEGFR2组(三联治疗组)。
[0027]2.血管生成抑制剂在小鼠的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诱导远隔效应的发生 率中的应用。
[0028]对于MC38模型中,当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大小分别达到400至550mm3和200至300mm3时,使用X射线直线加速器照射右侧原发灶,在第1、3、 5天给予3次8Gy。每3天测量一次肿瘤体积。具体测量结果如表1和表2 所示。
[0029]表1 MC38原发肿瘤大小测量结果
[0030][0031]表2 MC38继发肿瘤大小测量结果
[0032][0033]在Hepa1

6模型中,当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大小达到400至500mm3和 150至250mm3时,使用X射线直线加速器照射右侧原发灶,在第1、3、5天 给予3次6Gy。每5天测量一次肿瘤体积。具体测量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0034]表3 Hepa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血管生成抑制剂在对恶性肿瘤转移患者增强远隔效应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生成抑制剂要与放疗以及免疫药物结合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传辉盛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