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徽大学专利>正文

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373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包括天线辐射体、介质基板、地平面;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于介质基板上表面;所述地平面设置于介质基板下表面;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组件和第二辐射组件,且第一辐射组件和第二辐射组件正交;所述第一辐射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辐射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线,且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能够调整;所述天线辐射体采用差分馈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天线辐射体具有物理尺寸小,集成等优点,通过在原有的双环天线基础上,增加一对正交的双环结构,控制馈电线的长度,采用差分馈电,可实现圆极化辐射。可实现圆极化辐射。可实现圆极化辐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器件,也在面向小型化、多极化、高增益等方向发展。圆极化天线可以减少极化失配、抑制多径衰落,在雷达、射频识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在圆极化天线方向也有大量的工作。
[0003]公开号为CN11372561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差分馈电交叉极化高增益天线,包括辐射面、反射面及设于辐射面与反射面之间的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设置为一组或正交的两组;所述馈电网络包括一分二差分功分器,所述差分功分器包括两个分支,且两个分支分别包括两个双带线,两组双带线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且两组双带线末端分别设有一与所述辐射面耦合连接的馈电探针,两所述馈电探针分别连接两组双带线的正反两面,且两所述馈电探针的相位相差180度,所述辐射面设置为一轴对称面,两所述馈电探针对称设于所述辐射面两侧。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圆环天线目前已有大量工作与实际应用,然而还没有对正交圆环构成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包括天线辐射体、介质基板、地平面;
[0007]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于介质基板上表面;
[0008]所述地平面设置于介质基板下表面;
[0009]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组件和第二辐射组件,且第一辐射组件和第二辐射组件正交;
[0010]所述第一辐射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辐射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线,且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能够调整;
[0011]所述天线辐射体采用差分馈电。
[0012]优选的,所述天线辐射体、地平面分别平行于介质基板。
[0013]优选的,所述地平面包括覆铜。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辐射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辐射体,且第一辐射体和第一连接线连接;
[0015]所述第二辐射组件包括多个第二辐射体,且第二辐射体和第二连接线相互连接;
[0016]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对应正交。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分别包括环形结构。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包括圆环结构。
[0019]优选的,所述天线辐射体采用差分双端口同轴馈电。
[0020]优选的,该圆极化微带环天线还包括探针;
[0021]所述探针位于第一辐射组件和第二辐射组件连接处,穿过介质基板,用于辐射激励。
[0022]优选的,所述天线辐射体为中心对称。
[0023]优选的,所述探针为旋转对称。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辐射体具有物理尺寸小,集成等优点;
[0026]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的双环天线基础上,增加一对正交的双环结构,控制馈电线的长度,采用差分馈电,可实现圆极化辐射;
[0027]3、本专利技术设计在单层基板上,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同时具有较高的增益。
附图说明
[002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的差分反射系数随频率变化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的轴比随频率变化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的增益随频率变化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在20GHz时xoz面增益方向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在20GHz时yoz面增益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如图1所示,包括天线辐射体、介质基板、地平面和多个探针。天线辐射体设置于介质基板上表面;地平面设置于介质基板下表面。天线辐射体、地平面分别平行于介质基板。天线辐射体包括多个第一辐射组件和第二辐射组件;第一辐射组件和第二辐射组件正交。第一辐射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辐射体和多个第一连接线,且第一辐射体和第一连接线连接;第二辐射组件包括多个第二辐射体和多个第二连接线,且第二辐射体和第二连接线相互连接;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对应正交。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能够调整。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分别包括环形结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包括圆环结构。天线辐射体采用差分双端口同轴馈电。探针位于第一辐射组件和第二辐射组件连接处,穿过介质基板,用于辐射激励。天线辐射体为中心对称;探针为旋转对称。
[0037]具体为,天线辐射体平行设置于介质基板上表面(顶层),地平面平行设置于介质基板下表面(底层)。天线辐射体包括两组正交的双圆环结构,即一对正交双圆环(不局限于圆形,也可以为方形等)。双圆环结构包括两个圆环和两条平行的馈线,两个圆环和两条平行的馈线将其相连。圆环与馈线直接连接,两组正交的馈线彼此连接,天线辐射体为介质基板顶层的金属覆铜,地平面为介质基板底层的金属覆铜。辐射体为中心对称。两组正交的双圆环天线彼此连接。天线辐射体采用同轴馈电。
[0038]水平圆环(第一辐射体)的内半径为Rin1=1.75mm,外半径为Rout1=2.7mm。竖直圆环(第二辐射体)的内半径为Rin2=1.55mm,外半径为Rout2=2.7mm。
[0039]两组圆环的馈线部分长度分别为L1=2.6mm,L2=1.8mm;馈电部分的宽度分别为W1=0.98mm,W2=0.9mm;馈线之间的间距g均为0.3mm。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为馈线。L1表示第一连接线的长度,L2表示第二连接线的长度。W1表示第二连接线的宽度,W2表示第一连接线的宽度。L1和L2长度不同以形成圆极化辐射。
[0040]天线辐射体采用差分双端口同轴馈电。探针为两个,探针位于两组正交圆环连接处,穿过介质基板,用于辐射激励。差分馈电等幅,第一端口激励0度,第二端口激励180度。探针与圆环相连,穿过介质基板,用于差分馈电激励;探针的直径d=0.4mm。馈电探针为旋转对称,提供差分馈电。
[0041]介质基板的厚度t=0.787mm,介质基板为正方形,介质基板的边长Sl=20mm,介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辐射体、介质基板、地平面;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于介质基板上表面;所述地平面设置于介质基板下表面;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组件和第二辐射组件,且第一辐射组件和第二辐射组件正交;所述第一辐射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辐射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线,且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能够调整;所述天线辐射体采用差分馈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体、地平面分别平行于介质基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平面包括覆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馈电的圆极化微带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辐射体,且第一辐射体和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辐射组件包括多个第二辐射体,且第二辐射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光辉朱传明杨利霞黄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