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注射器管路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注射器管路包括:液瓶托举装置,所述液瓶托举装置用于托举装有目标液体的液瓶,穿刺装置,所述穿刺装置用于刺入所述液瓶;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控所述液瓶中的所述目标液体的液面的位置信息,所述注射器管路还包括系统管路,所述系统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穿刺装置连接,所述系统管路的另一端用于向患者端输出所述目标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管路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系统管路上;处理单元,所述控制阀及所述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控制阀使得所述系统管路关闭或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会导致空气进入管路。进入管路。进入管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器管路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管路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医疗设备设计
技术介绍
[0002]无针筒式高压注射器无法检测造影剂瓶中的剩余容量。除了人工观察外,现有技术通过在造影剂瓶下方的管路中增加气泡传感器来进行检测,当气泡传感器检测到气泡时,证明造影剂瓶中的剩余容量为空,通过电磁阀关闭相应通道的管路。
[0003]这样会导致从穿刺器至气泡传感器管路中进入空气,在更换新的造影剂瓶时,首先需要排尽管路中的空气,造成造影剂的浪费。并且在造影剂瓶切换的过程中,由于管路中空气的存在,常导致注射中断,给临床使用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解决现有技术在造影剂瓶通道更换新的造影剂之后,需要将穿刺器至气泡传感器这一段气泡向外排出,会造成造影剂的浪费等难题,并且经常由于气泡进入管路的导致注射失败,很大程度上影响临床的诊断,提出一种注射器管路及其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射器管路,其包括:液瓶承载组件,所述液瓶承载组件包括:液瓶托举装置,所述液瓶托举装置用于托举装有目标液体的液瓶,穿刺装置,所述穿刺装置用于刺入所述液瓶;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控所述液瓶中的所述目标液体的液面的位置信息,所述注射器管路还包括系统管路,所述系统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穿刺装置连接,所述系统管路的另一端用于向患者输出所述目标液体;所述注射器管路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系统管路上;处理单元,所述控制阀及所述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控制阀使得所述系统管路关闭或连通。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液面高于所述穿刺装置的尖端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系统管路内液体可以通过,所述系统管路连通;当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液面低于或等于所述穿刺装置的尖端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系统管路内液体无法通过,所述系统管路关闭。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瓶承载组件数量为多个,所述系统管路靠近所述穿刺装置的一端的部分分成多条分别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的支路,每条所述支路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控制阀。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瓶托举装置的内侧,所述电容传感器信号接收点略高于所述穿刺装置顶点。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瓶托举装置底部或顶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监控所述液瓶中所述目标液体的液面到所述液瓶的深度信息及所述目标液体的液面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深度信息及所述位置信息传送至
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深度信息计算出当前液瓶液量,所述注射器管路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当前液瓶液量。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瓶托举装置内侧设有滑动轨道件,所述电容传感器沿所述滑动轨道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液瓶托举装置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瓶托举装置设有能上下滑动的杆,所述距离传感器通过所述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液瓶托举装置上。
[0012]本专利技术还包含一种注射器管路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将装有目标液体的液瓶用液瓶托举装置托举倒置固定,将穿刺装置刺入所述液瓶;
[0014]S2用于监控所述液瓶中的所述目标液体的液面的位置信息的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液瓶托举装置上,所述传感器监控所述液面高于所述穿刺装置的尖端时,所述传感器将所述液面的位置信息传递至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21;所述传感器监控所述液面低于或等于所述穿刺装置的尖端时,所述传感器将所述液面的位置信息传递至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22;
[0015]S21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穿刺装置对应的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系统管路内液体能通过并向患者端输出所述目标液体,所述系统管路连通,重复步骤S2;
[0016]S22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穿刺装置对应的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系统管路内液体无法通过,所述系统管路关闭,执行步骤S3;
[0017]S3更换所述液瓶,重复步骤S1。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瓶托举装置的内侧,所述电容传感器信号接收点略高于所述穿刺装置顶点。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瓶托举装置顶部或底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监控所述液瓶中所述目标液体的液面到所述液瓶的深度信息及所述目标液体的液面的位置信息。
[0020]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通过电容式传感器检测液位的方式,无需接触即可检测瓶中液体的液位,其安装高度必须高于穿刺器的顶点。第二,本专利技术不会导致空气进入管路,无需进行排气,减少造影剂浪费、节约时间以及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第三,本专利技术不再需要气泡传感器,无需将管路固定在气泡传感器中,节省系统管路安装时间。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射器管路的第一实施例的拓扑原理连接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射器管路的第二实施例的拓扑原理连接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器管路的局部外装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射器管路应用在无针筒式注射器的集成原理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射器管路应用在无针筒式注射器的管路原理图;
[0026]图中标记的含义:1
‑
注射器本体,2
‑
液瓶,3
‑
系统管路,4
‑
支路,5
‑
管路固定结构,6
‑
滚轮,7
‑
滚子泵,8
‑
患者端,800
‑
液瓶承载组件,801
‑
滑动轨道件,802
‑
液瓶托举装置;40
‑
外壁件;50
‑
第一压力传感器;51
‑
第二压力传感器;60
‑
粒子过滤器;70
‑
系统管路鲁尔接头;71
‑
鲁尔接头副;72
‑
患者管路;80
‑
气泡传感器;90
‑
用户管路鲁尔接头;100
‑
第一造影剂瓶;
300
‑
第二造影剂瓶;200
‑
生理盐水瓶;101
‑
第一电容传感器;201
‑
第二电容传感器;301
‑
第三电容传感器;102
‑
第一针式穿刺器;202
‑
第二针式穿刺器;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管路,其包括:液瓶承载组件,所述液瓶承载组件包括:液瓶托举装置,所述液瓶托举装置用于托举装有目标液体的液瓶,穿刺装置,所述穿刺装置用于刺入所述液瓶;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控所述液瓶中的所述目标液体的液面的位置信息,所述注射器管路还包括系统管路,所述系统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穿刺装置连接,所述系统管路的另一端用于向患者端输出所述目标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管路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系统管路上;处理单元,所述控制阀及所述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控制阀使得所述系统管路关闭或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管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液面高于所述穿刺装置的尖端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系统管路内液体可以通过,所述系统管路连通;当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液面低于或等于所述穿刺装置的尖端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系统管路内液体无法通过,所述系统管路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瓶承载组件数量为多个,所述系统管路靠近所述穿刺装置的一端的部分分成多条分别与所述液瓶承载组件连接的支路,每条所述支路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射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瓶托举装置的内侧,所述电容传感器信号接收点略高于所述穿刺装置顶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射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瓶托举装置底部或顶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监控所述液瓶中所述目标液体的液面到所述液瓶的深度信息及所述目标液体的液面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深度信息及所述位置信息传送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源,顾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捷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