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干烧传感器,包括小杯、微动开关系统、传感器热盖系统、安装底板、弹簧、热敏电阻系统和外连导线系统,所述微动开关系统设于小杯内部,所述传感器热盖系统设于微动开关系统顶端,所述安装底板设于小杯底部,所述弹簧一端相抵于弹簧限位环底端,另一端相抵于安装底板顶部,所述热敏电阻系统设于微动开关系统内部,所述外连导线系统连接于微动开关系统底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防止微动开关的按钮被卡死而出现不回弹现象的防干烧传感器。干烧传感器。干烧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干烧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干烧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电饭煲微电脑防干烧传感器的结构,其工作原理:当放下内锅时,传感器整体向下活动,弹簧被压缩,安装底板压住微动开关按钮向下,当按钮向下时,在杠杆的作用下,触动可动片,触发动簧片的动作,使可动片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使微动开关的常闭端子与支架端子断电,连接在常开端子与支架的热敏电阻开始工作;当取出内锅时,传感器整体向上活动,可动片恢复原来的状态,安装底板松开按钮,当按钮向上恢复时,可动片自动在杠杆的作用下,使可动片的动触点重新与静触点接通,微动开关常闭端子与支架端子通电,连接在常开端子与支架端子的热敏电阻不工作,采用上述结构的微电脑电饭煲防干烧传感器,其缺点是安装底板的按到底部小杯的顶端时,将微动开关的按钮完全按至底部,微动开关的按钮没有一定的位移空间,在高温的条件下,容易把微动开关内部的可动片按变形,开关的可动片与动簧片弹不起来,造成微动开关接触不良或按钮不回弹而影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底板设计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将底板设计有凹槽的结构,正向安装,目的是使按钮有一定的位移空间,防止微动开关的按钮被卡死而出现不回弹现象,另一种是安装底板根据不同的需求可设计成三个凸点,安装时,凸点向上反向安装,同样目的是使按钮有一定的位移空间,防止微动开关的按钮被卡死而出现不回弹现象的防干烧传感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防干烧传感器,包括:
[0006]小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弹簧限位环、开关限位环和定位卡脚;
[0007]微动开关系统,设于小杯内部,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软托和微动开关,所述软托包括开于中央处的承托镂空槽;
[0008]传感器热盖系统,设于微动开关系统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导热盖和绝缘硅胶贴;
[0009]安装底板,设于小杯底部;
[0010]弹簧,一端相抵于弹簧限位环底端,另一端相抵于安装底板顶部;
[0011]热敏电阻系统,设于微动开关系统内部,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热敏电阻和硅胶垫;
[0012]外连导线系统,连接于微动开关系统底端。
[0013]进一步,所述定位卡脚与小杯呈现切角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安装底板包括开关凹槽、卡脚契合孔和底板外连孔,所述底板外连孔分别设于安装底板外侧,所述开关凹槽和卡脚契合孔分别设于安装底板中央处,且所述卡
脚契合孔分别与定位卡脚相配合。
[0015]进一步,所述安装底板还包括设于中央处的限位凸点。
[0016]进一步,所述微动开关包括面盖、后座、端子片总成和限位按钮,所述端子片总成设于后座内部,包括常开端子、常闭端子、支架端子、可动片、动簧片和杠杆,所述常开端子、常闭端子和支架端子从右到左分别卡插于后座前端,所述杠杆一端与支架端子相抵,所述动簧片一端与支架端子相抵,所述杠杆和动簧片的另一端分别与可动片相抵,所述限位按钮设于杠杆底端,且所述限位按钮由杠杆驱动,所述面盖和后座包括分别设于外侧的承托头,且所述承托头分别与承托镂空槽相配合。
[0017]进一步,所述微动开关的长度大于开关限位环的直径,所述常开端子和支架端子顶端分别外凸于微动开关顶部,且分别与热敏电阻左右两端相抵。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将安装底板设计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将底板设计有凹槽的结构,正向安装,目的是使按钮有一定的位移空间,防止微动开关的按钮被卡死而出现不回弹现象,另一种是安装底板根据不同的需求可设计成三个凸点,安装时,凸点向上反向安装,同样目的是使按钮有一定的位移空间,防止微动开关的按钮被卡死而出现不回弹现象。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之一;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之二;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之三;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之四;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1]根据图1
‑
图10所示:
[0032]防干烧传感器,包括:
[0033]小杯1,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弹簧限位环11、开关限位环12和定位卡脚13;
[0034]微动开关系统2,设于小杯1内部,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软托21和微动开关22,所述软托21包括开于中央处的承托镂空槽211;
[0035]传感器热盖系统3,设于微动开关系统2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导热盖31和绝缘硅胶贴32;
[0036]安装底板4,设于小杯1底部;
[0037]弹簧5,一端相抵于弹簧限位环11底端,另一端相抵于安装底板4顶部;
[0038]热敏电阻系统6,设于微动开关系统2内部,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热敏电阻61和硅胶垫62;
[0039]外连导线系统7,连接于微动开关系统2底端。
[0040]因为所述定位卡脚13与小杯1呈现切角连接,所以当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定位卡脚13能使得小杯1与安装底板4紧密连接在一起。
[0041]因为所述安装底板4包括开关凹槽41、卡脚契合孔42和底板外连孔43,所述底板外连孔43分别设于安装底板4外侧,所述开关凹槽41和卡脚契合孔42分别设于安装底板4中央处,且所述卡脚契合孔42分别与定位卡脚13相配合,所述安装底板4还包括设于中央处的限位凸点9,所述微动开关22包括面盖221、后座222、端子片总成223和限位按钮224,所述端子片总成223设于后座222内部,包括常开端子2231、常闭端子2232、支架端子2233、可动片2234、动簧片2235和杠杆2236,所述常开端子2231、常闭端子2232和支架端子2233从右到左分别卡插于后座222前端,所述杠杆2236一端与支架端子2233相抵,所述动簧片2235一端与支架端子2233相抵,所述杠杆2236和动簧片2235的另一端分别与可动片2234相抵,所述限位按钮224设于杠杆2236底端,且所述限位按钮224由杠杆2236驱动,所述面盖221和后座222包括分别设于外侧的承托头8,且所述承托头8分别与承托镂空槽211相配合,所以当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如图1
‑
图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干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小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弹簧限位环、开关限位环和定位卡脚;微动开关系统,设于小杯内部,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软托和微动开关,所述软托包括开于中央处的承托镂空槽;传感器热盖系统,设于微动开关系统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导热盖和绝缘硅胶贴;安装底板,设于小杯底部;弹簧,一端相抵于弹簧限位环底端,另一端相抵于安装底板顶部;热敏电阻系统,设于微动开关系统内部,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热敏电阻和硅胶垫;外连导线系统,连接于微动开关系统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脚与小杯呈现切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包括开关凹槽、卡脚契合孔和底板外连孔,所述底板外连孔分别设于安装底板外侧,所述开关凹槽和卡脚契合孔分别设于安装底板中央处,且所述卡脚契合孔分别与定位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克和,颜天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