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芯片埋入式封装模块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封装模块技术,具体为一种多芯片埋入式封装模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封装,是把集成电路装配为芯片最终产品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把铸造厂生产出来的集成电路裸片放在一块起到承载作用的基板上,把管脚引出来,然后固定包装成为一个整体。
[0003]现有技术中,为使封装后的模块占用空间较小,在进行多芯片的封装时,将多个芯片组从上至下堆叠在一起后封装在同一个模块内部,使集成电路板上模块元件占用的空间减小,不同的芯片组堆叠在一起后,当模块内部最下方芯片组发生损坏需进行更换时,需从上至下依次进行芯片组的拆除,耗费较多的时间,且易导致其他芯片组在拆装时发生损坏无法使用;为保证封装模块内部元件的散热效果多采用封装模块外侧连接散热片的方式来降低封装模块表面的温度,在热传递的作用下使封装模块内部温度得到降低,但散热片安装在封装模块外侧影响封装模块的密封性,且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空气传递给封装模块壳体上的散热片,热量传递效果较弱,对内部元件的散热效果较弱;封装模块内部芯片组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采用专用胶覆盖接口处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用专用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易因高温发生老化,使对芯片组引脚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封装模块在受到撞击或发生晃动时,易造成芯片组与电路板之间的错位,使芯片组无法接收到电信号进行工作,且专用胶老化后易对电路板上电路的导通造成不良影响。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芯片埋入式封装模块结构,包括封装模块壳体(1)、第一芯片组(5)和第二芯片组(6),所述封装模块壳体(1)内部设有第二芯片组(6),所述封装模块壳体(1)内部靠近所述第二芯片组(6)上方设有第一芯片组(5),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壳体(1)内部空间所述第二芯片组(6)下方设置有拆卸机构(3);所述拆卸机构(3)包括集成电路板一(32),所述集成电路板一(32)外侧壁设有集成电路板二(33),所述集成电路板一(32)与所述集成电路板二(33)对接位置处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34),所述连接槽(34)内侧壁连接有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3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插孔(36),所述插孔(36)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连接钉(35),所述连接钉(35)下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有连接块(39),所述连接块(39)外侧壁一侧一体成型有限位块(310),所述连接钉(35)连接的连接轴外侧壁上连接有驱动齿轮(311),所述驱动齿轮(311)下表面连接有限位弹簧(312),所述连接槽(34)内部下表面对应所述插孔(36)位置处开设有插槽(37),所述插槽(37)内侧壁下方对应所述限位块(310)位置处开设有限位环槽(38),所述连接板(31)上表面靠近所述插孔(36)的一侧开设有传动腔(314),所述传动腔(314)内部对应所述驱动齿轮(311)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313),所述传动齿轮(313)连接的转轴外侧壁上连接有传动带(3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芯片埋入式封装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壳体(1)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散热机构(4);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上表面连接有若干个伸缩弹簧(41),所述伸缩弹簧(41)上端设有水冷板(43),所述水冷板(43)上表面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片(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芯片埋入式封装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板一(32)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二芯片组(6)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机构(2);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组合槽(21),所述组合槽(21)内部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卡扣槽(22),所述集成电路板一(32)和所述集成电路板二(33)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一芯片组(5)和所述第二芯片组(6)引脚位置处开设有卡扣孔(25),所述第一芯片组(5)和所述第二芯片组(6)引脚上表面靠近所述卡扣孔(25)位置处开设有挡板槽(26),所述集成电路板一(32)和所述集成电路板二(33)上表面对应所述卡扣孔(25)位置处连接有限位框(24),所述限位框(24)下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卡扣(23),所述限位框(24)内侧壁两侧对应所述挡板槽(26)位置处一体成型有挡板(210),所述限位框(24)内侧壁靠近所述挡板(210)两侧通过转动座(29)转动连接有调节板(211),所述调节板(211)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滑槽(28),所述限位框(24)外侧壁两侧对应所述调节板(211)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调节杆(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芯片埋入式封装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313)连接用转轴外侧壁对应所述传动带(315)位置处开设有嵌合齿槽,所述传动带(315)内侧壁一体成型有嵌合齿,且嵌合齿与嵌合齿槽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芯片埋入式封装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2)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桂嶂,白海燕,张作易,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木林森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