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改进型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车局部路径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车自动驾驶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改进型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车局部路径规划方法,用于自动驾驶技术自主决策。
技术介绍
[0002]路径规划是智能网联背景下汽车实现无人驾驶的重要技术。其基本原理为运用车载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在对获取的环境数据经过一系列处理后,通过某种算法规划出一条能够让车辆安全行驶避免碰撞的路径。其中,人工势场法以其计算简单,实时性高等优点广泛运用于无人车的局部路径规划中。但是,在虚拟的势场中,无人车常会因为陷入局部最优解而导致路径规划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改进型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车局部路径规划方法,能够实现无人车的车道保持,同时在考虑车辆自身转向约束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人工势场法极易出现的局部最优解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基于改进型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车局部路径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A、把实际的道路空间转化成虚拟的势场环境,确定车身位置P,目标点位置P
g
和各障碍物位置P
obs
和障碍物影响范围ρ0其中目标对无人车产生引力F
att
,设置障碍物的影响范围ρ0,在影响范围内,障碍物对无人车产生斥力F
rep
;
[0007]步骤B、建立可以实现车道保持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改进型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车局部路径规划方法,用于自动驾驶无人车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在局部路径规划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把实际的道路空间转化成虚拟的势场环境,确定车身位置P,目标点位置P
g
和各障碍物位置P
obs
和障碍物影响范围ρ0,其中,设定目标对无人车产生引力F
att
,在影响范围内,障碍物对无人车产生斥力F
rep
;步骤B、建立可以实现车道保持的道路边界势场,限定无人车的横向运动,道路边界对无人车产生斥力F
road
;步骤C、按以下公式:F
total
=F
att
+F
rep
+F
road
获得无人车受到的合力,无人车在合力的作用下运动至下一位置;步骤D、假设车辆在某一点处所受的引力大小和斥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车辆所受的合力为零,但此时车辆并未到达目标点,车辆就会陷入局部最优解,当车辆陷入局部最优解时,进入步骤E,否则进入步骤M;步骤E、记车辆该时刻的坐标为A(x0,y0),将车辆视为质点,将车辆质心与目标点之间的连线作为参考线,在参考线方向上分别取角度θ,同时初始化车辆与目标点间的连线正方向上角度变化次数n=1,角度θ应满足以下公式:θ2=320*n车辆在参考线上变化的角度值小于等于40
°
,由数学推导,n的值应小于等于5,然后进入步骤F;步骤F、在两个角度θ的方向上,按如下公式:获取前进步长,得到两个点,坐标记为B(x1,y1)和C(x2,y2),分别计算车辆位于A,B,C位置时的势场值记为U(x0),U(x1)和U(x2),然后进入步骤G;步骤G、判断U(x0),U(x1)和U(x2)的大小,如果满足U(x0)<U(x1)且U(x0)<U(x2),即A点处的势场值最低,则进入步骤H,如果不满足U(x0)<U(x1)且U(x0)<U(x2),即A点处的势场值非最低,则进入步骤L;步骤H:增加一次车辆与目标点间的连线正方向上角度变化次数,然后进入步骤I;步骤I、判断车辆与目标点间的连线正方向上角度变化次数n是否大于5,是则进入步骤J,不是则进入步骤K;步骤J、车辆后退ρ(P,P
obs
)的长度,然后进入步骤E;步骤K、再次计算变化的角度θ,然后进入步骤F;步骤L、判断U(x1)和U(x2)的大小,若U(x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绍轶,田劲,李波,周鑫烨,周丹,高陈诚,朱芸海,胡宏振,倪曦,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