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埋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包括缝隙处对称开设坡边、内撑装置对管道的内径大小进行定位、外撑装置对管道外径大小进行定位、设置与管道内弧面相适配的内撑板、内撑板顶部铺满焊剂,利用调节组件调节内撑板的外弧面与管道内弧面相抵、从管道内侧对内撑板中心处进行降温处理;通过在管道内部缝隙处设置与管道内弧面相适配的内撑板,并利用调节组件调节内撑板与管道内弧面相抵,可以提高单面焊双面成型质量,焊接时,堆积在内撑板焊剂可以保证管道内部焊缝的连续性,通过在焊接过程中从管道内侧对内撑板中心处进行降温处理,可以避免背面焊缝余高过高,形成焊瘤或烧穿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双面成型质量。面成型质量。面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埋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埋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单面焊双面成型就是在一面焊接,同时能另一面焊缝也能够成型良好的焊接工艺,多用在管道焊接上。
[0003]在实际焊接过程中,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要求较高,焊接过程十分容易发生焊缝不连续以及不美观的问题,且焊接过程缺乏对管道的固定,无法保证缝隙在焊接过程中的保持度,进而影响焊接质量,同时焊接过程中背面焊缝余温过高,易导致形成焊瘤或发生烧穿现象。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埋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通过在管道内部缝隙处设置与管道内弧面相适配的内撑板,并利用调节组件调节内撑板与管道内弧面相抵,可以提高单面焊双面成型质量,焊接时,堆积在内撑板焊剂可以保证管道内部焊缝的连续性;通过设置内撑装置对管道的内径大小进行定位、设置外撑装置对管道外径大小进行定位,可以保证焊接过程中管道缝隙保持稳定,进而有利于提高单面焊双面成型质量,焊缝的美观度也可以大大提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埋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在管道的缝隙处对称开设坡边,并在坡边内侧开设三角槽,然后对坡边及三角槽进行预处理;
[0008]步骤二:设置内撑装置对管道的内径大小进行定位,设置外撑装置对管道外径大小进行定位;
[0009]步骤三:在管道内部缝隙处设置与管道内弧面相适配的内撑板;
[0010]步骤四:在内撑装置上对称设置调节组件,在调节组件上设有磁性片,利用所述磁性片吸附内撑板;
[0011]步骤五:在内撑板顶部铺满焊剂,利用调节组件调节内撑板的外弧面与管道内弧面相抵;
[0012]步骤六:从管道外侧采用埋弧焊对坡边之间的缝隙进行焊接;
[0013]步骤七:从管道内侧对内撑板中心处进行降温处理。
[0014]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坡边之间的夹角为45
‑
55
°
,所述三角槽角度为30
‑
35
°
,所述三角槽开设在坡边总长的2/3处。
[00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对坡边及三角槽进行预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对坡边及三角槽进行除杂和打磨,并利用除油清洗剂擦拭清理坡边及三角槽2
‑
3遍。
[00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撑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和侧撑组件,所述侧撑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组件上方,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内夹板、第一外夹板和安装座,所述第一内夹板设置在管道内部下方,所述第一外夹板设置在管道外壁下方,所述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内夹板上方,所述第一内夹板和第一外夹板两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001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撑组件包括可调节撑杆、安装架和内撑块,所述可调节撑杆对称设置在安装座的前后两端,所述安装架设置在可调节撑杆一端,所述内撑块可拆卸设置在安装架一端,所述内撑块用于对管道内部左右两侧进行定位。
[001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撑装置包括第二外夹板和支撑底座,所述第二外夹板对称设置在管道外侧,所述第二外夹板长度大于管道长度,所述第二外夹板的内侧面与管道外弧面适配,所述支撑底座设置在第二外夹板底部,两组所述第二外夹板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001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内夹板和第一外夹板长度均长于管道长度,所述第二外夹板长度大于管道长度。
[002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六中采用埋弧焊对坡边之间的缝隙进行焊接前,还包括对缝隙进行点焊定位,进行点焊定位时,首先测量管道壁厚,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合理设定点焊间距。
[002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对内撑板中心处进行降温处理时,采用风冷式降温工艺,利用外部风源均匀直吹内撑板,避免内撑板上对应焊缝位置处余温过高。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管道内部缝隙处设置与管道内弧面相适配的内撑板,并利用调节组件调节内撑板与管道内弧面相抵,可以提高单面焊双面成型质量,焊接时,堆积在内撑板焊剂可以保证管道内部焊缝的连续性;
[0023]通过设置内撑装置对管道的内径大小进行定位、设置外撑装置对管道外径大小进行定位,可以保证焊接过程中管道缝隙保持稳定,进而有利于提高单面焊双面成型质量,焊缝的美观度也可以大大提升;
[0024]通过在焊接过程中从管道内侧对内撑板中心处进行降温处理,可以避免背面焊缝余高过高,形成焊瘤或烧穿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双面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施工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8]其中:1、坡边;2、三角槽;3、第一内夹板;4、第一外夹板;5、安装座;6、可调节撑杆;7、安装架;8、内撑块;9、第二外夹板;10、支撑底座;11内撑板;12、磁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30]根据图1
‑
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埋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一:在管道的缝隙处对称开设坡边1,并在坡边1内侧开设三角槽2,两个所述
坡边1之间的夹角为50
°
,所述三角槽2角度为35
°
,所述三角槽2开设在坡边1总长的2/3处,然后对坡边1及三角槽2进行预处理,具体操作为:对坡边1及三角槽2进行除杂和打磨,并利用除油清洗剂擦拭清理坡边1及三角槽23遍;
[0032]步骤二:设置内撑装置对管道的内径大小进行定位,设置外撑装置对管道外径大小进行定位;
[0033]所述内撑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和侧撑组件,所述侧撑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组件上方,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内夹板3、第一外夹板4和安装座5,所述第一内夹板3设置在管道内部下方,所述第一外夹板4设置在管道外壁下方,所述安装座5设置在第一内夹板3上方,所述第一内夹板3和第一外夹板4两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0034]所述侧撑组件包括可调节撑杆6、安装架7和内撑块8,所述可调节撑杆6对称设置在安装座5的前后两端,所述安装架7设置在可调节撑杆6一端,所述内撑块8可拆卸设置在安装架7一端,所述内撑块8用于对管道内部左右两侧进行定位;
[0035]所述外撑装置包括第二外夹板9和支撑底座10,所述第二外夹板9对称设置在管道外侧,所述第二外夹板9长度大于管道长度,所述第二外夹板9的内侧面与管道外弧面适配,所述支撑底座10设置在第二外夹板9底部,两组所述第二外夹板9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管道的缝隙处对称开设坡边,并在坡边内侧开设三角槽,然后对坡边及三角槽进行预处理;步骤二:设置内撑装置对管道的内径大小进行定位,设置外撑装置对管道外径大小进行定位;步骤三:在管道内部缝隙处设置与管道内弧面相适配的内撑板;步骤四:在内撑装置上对称设置调节组件,在调节组件上设有磁性片,利用所述磁性片吸附内撑板;步骤五:在内撑板顶部铺满焊剂,利用调节组件调节内撑板的外弧面与管道内弧面相抵;步骤六:从管道外侧采用埋弧焊对坡边之间的缝隙进行焊接;步骤七:从管道内侧对内撑板中心处进行降温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坡边之间的夹角为45
‑
55
°
,所述三角槽角度为30
‑
35
°
,所述三角槽开设在坡边总长的2/3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对坡边及三角槽进行预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对坡边及三角槽进行除杂和打磨,并利用除油清洗剂擦拭清理坡边及三角槽2
‑
3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和侧撑组件,所述侧撑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组件上方,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内夹板、第一外夹板和安装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梅,屠涛雄,汪文华,易武强,马则兴,吴昌武,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高熔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