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263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待优化路段的路面数据和车辆在待优化路段行驶时的历史车辆数据;S2:提取不同速度下的历史车辆数据,根据历史车辆数据和路面数据获取不同速度下的客观舒适性的上限值和下限值;S3:获取车辆在待优化路段不同速度下行驶的乘客的历史主观舒适性数据;S4:将不同速度下的历史主观舒适性数据与客观舒适性的上下限值进行比对,获取待优化路段的最优速度范围;S5:获取行驶在待优化路段车辆的实时速度信息,根据最优速度范围对车辆速度进行提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准确性高、优化效果好、效率高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规划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和居民出行量快速增长。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出行质量,对乘车的舒适性和及时性进行坚持不懈的改善,现有的评估乘车舒适度的数据处理一般是由人工实现的,即通过采集试乘人员试乘记录下的乘车感受信息,采用人工方式对大量乘车感受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车辆的舒适度。
[0003]然而,人工分析舒适度的方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且数据处理流程繁琐,处理效率不高,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更加追求高效、便捷、舒适的乘车体验,这需要从交通运营、支付、调度等各方面进行有效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及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获得待优化路段的路面数据和车辆在待优化路段行驶时的历史车辆数据;
[0008]S2:提取不同速度下的历史车辆数据,根据历史车辆数据和路面数据获取不同速度下的客观舒适性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0009]S3:获取车辆在待优化路段不同速度下行驶的乘客的历史主观舒适性数据;
[0010]S4:将不同速度下的历史主观舒适性数据与客观舒适性的上下限值进行比对,获取待优化路段的最优速度范围;
[0011]S5:获取行驶在待优化路段车辆的实时速度信息,根据最优速度范围对车辆速度进行提醒。
[0012]优选地,所述的客观舒适度上限值为道路平整度均方差值:
[0013][0014]其中,为道路平整度均方差值,v为行驶速度,L为路面波长,A为路面幅值。
[0015]优选地,所述的客观舒适性的下限值为车辆的加权加速度有效值:
[0016][0017]其中,a
w
为车辆的加权加速度有效值,a
wx
为车辆的X轴加速度均方根值,a
wy
为车辆的Y轴加速度均方根值,a
wz
为车辆的Z轴加速度均方根值。
[0018]优选地,所述的X轴加速度均方根值为:
[0019][0020]其中,K1为X轴的加权系数,T为振动统计时间,a
wx
(t)为t时刻的X轴加速度;
[0021]所述的Y轴加速度均方根值为:
[0022][0023]其中,K3为Y轴的加权系数,a
wy
(t)为t时刻的Y轴加速度;
[0024]Z轴加速度均方根值为:
[0025][0026]其中,K3为Z轴的加权系数,a
wz
(t)为t时刻的Z轴加速度。
[0027]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3通过MaaS系统统计乘客的主观舒适性反馈结果。
[0028]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4的具体步骤包括:
[0029]S41:获取历史主观舒适性数据的不同速度的主观舒适性值;
[0030]S42:根据主观舒适性值中低于客观舒适性下限值、属于客观舒适性上下限间、高于客观舒适性上限值的比例;
[0031]S43:根据主观舒适性值的比例分布判断最优速度范围。
[0032]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43具体包括:
[0033]S431:对不同车速进行舒适性判定,判断主观舒适性值中高于客观舒适性上限值的比例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判定当前车速过高,否则进入步骤S432;
[0034]S432:判断主观舒适性值中低于客观舒适性下限值的比例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是,判定当前车速可提升,否则判定当前车速为合适车速;
[0035]S433:重复步骤S431~S432至完成对不同车速判定,选取合适车速的范围为最优速度范围。
[0036]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5具体包括:
[0037]获取行驶在待优化路段车辆的实时速度信息;
[0038]判断实时速度信息是否处于最优速度范围内,若超过最优速度范围则向所述车辆发送减速提醒,若低于最优速度范围则向所述车辆发送可提速提醒。
[0039]优选地,所述的历史车辆数据包括在路段行驶时的X轴、Y轴和Z轴加速度及GPS信息数据。
[0040]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客观舒适度计算模块、主观舒适度提取模块、最优速度范围获取模块、提醒模块,
[0041]所述的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待优化路段的路面数据和车辆在待优化路段行驶时的历史车辆数据,所述的历史车辆数据包括在路段行驶时的X轴、Y轴和Z轴加速度及GPS信息数据;
[0042]所述的客观舒适度计算模块用于提取不同速度下的历史车辆数据,根据历史车辆数据和路面数据获取不同速度下的客观舒适性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0043]所述的主观舒适度提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在待优化路段不同速度下行驶的乘客的历史主观舒适性数据;
[0044]所述的最优速度范围获取模块用于将不同速度下的历史主观舒适性数据与客观舒适性的上下限值进行比对,获取待优化路段的最优速度范围;
[0045]所述的提醒模块用于获取行驶在待优化路段车辆的实时速度信息,根据最优速度范围对车辆速度进行提醒。
[00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47](1)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获取车辆的车辆数据,基于车辆数据获取客观舒适度,并通过与主观舒适度进行对比判断,获取路段最优速度范围,对行驶车辆的速度进行指导优化,能够有效改善乘客的乘车舒适度,整体提升公共交通的出行满意度、提高公众绿色出行的良好体验,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0048](2)本专利技术基于主观舒适性值与客观舒适性值的比例比对,准确对不同车速的舒适性进行判断,无需人工统计分析,有效提高优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0049](3)本专利技术的客观舒适度上限值采用道路平整度均方差值,客观舒适性的下限值采用车辆的加权加速度有效值,能够准确高效的反映出车辆行驶舒适度情况,降低数据处理难度,提高优化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5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注意,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实质上的例示,本专利技术并不意在对其适用物或其用途进行限定,且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52]实施例1
[0053]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54]S1:获得待优化路段的路面数据和车辆在待优化路段行驶时的历史车辆数据,路面数据包括待优化路段的路面波长和路面幅值,由路面谱测量车预先测得。L的取值范围从0.1

100m,A的取值范围一般从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待优化路段的路面数据和车辆在待优化路段行驶时的历史车辆数据;S2:提取不同速度下的历史车辆数据,根据历史车辆数据和路面数据获取不同速度下的客观舒适性的上限值和下限值;S3:获取车辆在待优化路段不同速度下行驶的乘客的历史主观舒适性数据;S4:将不同速度下的历史主观舒适性数据与客观舒适性的上下限值进行比对,获取待优化路段的最优速度范围;S5:获取行驶在待优化路段车辆的实时速度信息,根据最优速度范围对车辆速度进行提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观舒适度上限值为道路平整度均方差值:其中,为道路平整度均方差值,v为行驶速度,L为路面波长,A为路面幅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观舒适性的下限值为车辆的加权加速度有效值:其中,a
w
为车辆的加权加速度有效值,a
wx
为车辆的X轴加速度均方根值,a
wy
为车辆的Y轴加速度均方根值,a
wz
为车辆的Z轴加速度均方根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轴加速度均方根值为:其中,K1为X轴的加权系数,T为振动统计时间,a
wx
(t)为t时刻的X轴加速度;所述的Y轴加速度均方根值为:其中,K3为Y轴的加权系数,a
wy
(t)为t时刻的Y轴加速度;Z轴加速度均方根值为:其中,K3为Z轴的加权系数,a
wz
(t)为t时刻的Z轴加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通过MaaS系统统计乘客的主观舒适性反馈结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舒适性的车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的具体步骤包括:S41:获取历史主观舒适性数据的不同速度的主观舒适性值;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栋蒋盛川曹静沈煜杜豫川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