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及哑光涂层辐照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55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4
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及哑光涂层辐照固化方法,涉及装饰材料领域;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分:丙烯酸树脂50~100份;高官能团丙烯酸树脂20~100份;活性单体0.1~200份;光引发剂0.5~15份;紫外线吸收剂0.5~10份;聚合性离型材料2~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加入一定量的具有高收缩率能量的高官能团丙烯酸树脂,在固化时涂层表面收缩产生小尺寸的表面不光滑褶皱,小尺寸的表面不光滑褶皱对入射光线产生漫反射,进而产生细腻低光泽度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哑光涂层辐照固化方法,采用覆膜工艺和两次辐照技术,得到细腻度高和耐刮性高的哑光涂层。高和耐刮性高的哑光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及哑光涂层辐照固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及哑光涂层辐照固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辐射固化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金属、石材、水泥制品、织物、皮革等基材的涂装中;传统的辐射固化材料包括:低粘度含活性官能团的合成树脂、活性稀释剂、UV光能引发剂和助剂等成分;通过UV辐射使分子交联固化形成固化涂层。
[0003]专利号为202011353990.9,名称为一种涂层辐射固化方法及该方法所生产的产品,在低聚物在内的传统辐照固化涂料中添加能与低聚物聚合的,且含有与传统辐照固化涂料不相溶的离型基团的聚合性离型材料及紫外线吸收剂,并采用两次辐照固化的步骤,形成具有既能避免表面氧阻聚的发生,解决杂点的技术问题;但是该涂层为高光膜,其表面光滑,反光严重,而且高光膜出现细小的划痕后容易破坏整体的美观性。
[0004]目前,哑光的固化涂层通过添加消光粉,在涂料中迅速固化,使连续相的固化较慢的树脂流平和反应受到阻碍,最终使固化涂膜失去光泽,形成哑光面,但是该哑光面的机械强度低,耐刮性低,而且容易分布不均匀。另一部分哑光的固化涂层,加入高支化的固化树脂,但是该哑光的固化涂层在光源下,某些侧面角度上看像高光膜一样,非常光亮,甚至反光的问题。因此,现在技术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常规短波UV固化形成的细腻的低光泽的涂层产品在大入射角(大于60
°
)时出现高光泽度(10GU以上)的问题,或,常规添加消光粉的在大入射角时呈较低光泽的UV固化涂层产品,往往存在低入射角时整体光泽度偏高、不够细腻、耐刮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其在大入射角时能维持较低光泽度,细腻度高,耐刮性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的一种哑光涂层辐照固化方法,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哑光属性,且不添加消光粉,具有优秀的耐刮性能。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分:
[0009][0010]进一步地,所述高官能团丙烯酸树脂中官能团的数量为6~10个。
[0011]进一步地,所述活性单体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2

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异壬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2

羟乙基)异氰尿酸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聚合性离型材料为可聚合的有机硅树脂和/或可聚合的有机氟树脂。
[0013]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和/或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0014]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发剂为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丙酮、二苯基乙酮、二苯甲酮、2,4

二羟基二苯甲酮、α,α

二甲氧基

α

苯基苯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惰性溶剂0.1~200份,所述惰性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苯、甲苯、二甲苯、丁酯、硝基苯、醋酸乙酯、四氯化碳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7]一种哑光涂层辐照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将配方量的丙烯酸树脂、高官能团丙烯酸树脂、活性单体、光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和聚合性离型材料加入惰性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辐照固化涂料;
[0019]S2,将辐照固化涂料涂覆于基材表面,使聚合性离型材料的离型基团汇集于辐照固化涂料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得到一级涂层;
[0020]S3,通过第一次UV光辐照使所述一级涂层发生聚合反应,聚合性离型材料中与涂层材料主要成分不相容的基团富集于一级涂层表面并在一级涂层表面形成离型面,得到二级涂层;
[0021]S4,在所述二级涂层的离型面上覆盖磨砂膜,得到三级涂层;
[0022]S5,通过第二次UV光辐照或电子束辐照使所述三级涂层完全固化,形成哑光的辐照固化涂层。
[0023]进一步地,步骤S2中,还包括对涂覆于基材表面后形成的一级涂层进行烘干处理,
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0

100℃,烘干时间为5~60s。
[0024]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辐照固化涂料的涂布量为8~20g/m2;
[0025]步骤S3中,第一次UV光辐照的能量为10~30mJ/cm2;
[0026]步骤S5中,第二次UV光辐照的能量为200~500mJ/cm2,或电子束辐照的辐照剂量为5~50kGy。
[002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加入一定量的具有高收缩率能量的高官能团丙烯酸树脂与丙烯酸树脂混合,在固化时涂层表面收缩产生小尺寸的表面不光滑褶皱,小尺寸的表面不光滑褶皱对入射光线产生漫反射,进而产生细腻低光泽度的效果;采用聚合性离型材料,聚合性离型材料中由于存在不相容基团,涂覆后不相容基团一端会尽可能远离涂层主成分,从而不相容基团一端会富集于表面,增强覆膜可剥离性。且本专利技术不添加任何消光粉组分,而加入高官能团丙烯酸树脂和光引发剂,在UV光作用下各组分之间交联固化提高耐刮性,得到的固化涂层在大入射角时能维持较低光泽度,细腻度高,耐刮性高。
[002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哑光涂层辐照固化方法,采用穿透力弱的第一次UV光辐照配合涂层配方中的紫外吸收剂,进一步减弱了涂层内部紫外线强度,使接近表面的各种原料组分之间发生聚合,大幅提升涂层表面粘度,使聚合性离型材料难于再次迁移进入涂层内部而富集于涂层表面,由此得到表面预聚合的涂层;其中,高收缩率能量的高官能团丙烯酸树脂,在固化时涂层表面收缩产生小尺寸的表面不光滑褶皱,小尺寸的表面不光滑褶皱对入射光线产生漫反射,进而产生细腻低光泽度的效果。然后,在表面预聚合涂层表面覆盖经压花的低光泽度的磨砂膜,磨砂膜优选为CPET膜、CPP膜,通过第二次UV光辐照或低能的电子束辐照进行固化工序,对涂层进一步固化,得到细腻度高和耐刮性高的哑光涂层。
[0030]进一步地,由于涂层表面富集聚合性离型材料形成离型面,涂层表面失去与磨砂膜的附着力,在后续剥离时,可以轻易完整剥离,不破坏涂层。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高官能团丙烯酸树脂和两级辐照固化工艺的协同作用,提高哑光性能;加入具有高收缩率的高官能团丙烯酸树脂,在固化时涂层表面收缩产生小尺寸的表面不光滑褶皱,小尺寸的表面不光滑褶皱对入射光线产生漫反射,进而产生细腻低光泽度的效果;预辐照涂层上覆盖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官能团丙烯酸树脂中官能团的数量为6~10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单体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2

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异壬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2

羟乙基)异氰尿酸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性离型材料为可聚合的有机硅树脂和/或可聚合的有机氟树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和/或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丙酮、二苯基乙酮、二苯甲酮、2,4

二羟基二苯甲酮、α,α

二甲氧基

α

苯基苯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的辐照固化涂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樑张华荣周春发蒙礼杰谭志文曾考能周子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