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多通道电活性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36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多通道电活性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丝线的二次脱胶;以二次脱胶丝线作为原料制备丝素蛋白溶液;多通道丝素蛋白冷冻凝胶的制备;多通道导电冷冻凝胶的制备;仿生多通道导电神经支架的制备;PVDF/PLCL薄膜的制备;将仿生多通道导电神经支架和PVDF/PLCL薄膜通过手术缝线固定,得到仿生多通道电活性神经导管。该神经导管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和降解性能,其四通道结构能够限制轴突的弥散,防止轴突再生到错误的分支,导电作用能刺激雪旺细胞的成熟和轴突的髓鞘化,压电作用能提供体内的电刺激,进一步促进轴突的髓鞘化进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再生。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多通道电活性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和再生医学的
,尤其是指一种仿生多通道电活性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据保守估计,全球每年新增周围神经损伤超过500万例,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很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感觉运动功能丧失。自体神经移植作为临床治疗的黄金标准,受到供体来源不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亟需一种有效的替代物。因此,研发能够恢复受损神经形态连续性、为神经再生提供合适微环境的神经导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市售的神经导管主要包括两种形态,一种为可直接代替神经缺损的管状,另一种为术后用作受损神经保护装置的膜状,但由于当前的产品难以模拟周围神经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再生微环境,人工神经导管还难以应用在长距离神经缺损的修复。
[0003]目前的神经导管大多为单通道管状,这是由于这种结构便于制造而且有利于生长因子的集中,但由于神经再生周期较长,简单的管状结构容易在体内发生坍塌,从而阻碍神经的再生,而且单通道设计难以模仿周围神经复杂的多束状结构,无法对雪旺细胞的迁移和轴突的延伸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多通道电活性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蚕丝置于碳酸氢钠溶液中煮沸后用去离子水清洗以完全脱去丝胶,得到二次脱胶的丝线,烘干待用;2)将步骤1)中得到的二次脱胶的丝线溶于9.3M溴化锂溶液,透析后高速离心去除杂质,得到丝素蛋白溶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丝素蛋白溶液注入模具中,盖紧盖子以保证密封性,将模具放置在

20℃

80℃下冷冻浓缩,之后将模具转移到

4℃

6℃以实现丝素蛋白的自交联过程,脱模后得到多通道丝素蛋白冷冻凝胶;4)将步骤3)中得到的多通道丝素蛋白冷冻凝胶置于过硫酸铵溶液中浸泡2

4小时,之后转移到3,4

乙烯二氧噻吩溶液中浸泡2

4小时以进行原位聚合,得到多通道导电冷冻凝胶;5)将步骤4)中得到的多通道导电冷冻凝胶置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中充分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仿生多通道导电神经支架;6)将PVDF和PLCL分别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得到PVDF溶液和PLCL溶液,将两种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倒入玻璃皿中,在50℃

60℃下烘干,并使用无水乙醇洗去残余溶剂,得到PVDF/PLCL薄膜;7)将步骤5)中得到的仿生多通道导电神经支架和步骤6)中得到的PVDF/PLCL薄膜通过手术缝线固定,得到仿生多通道电活性神经导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为0.5wt%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东高会场马莹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