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8312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使用明胶包覆PMMA粉末,提升调和浆的粘度,同时提升骨水泥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促进骨水泥与组织融合;使用甘油改性骨水泥固化液,一方面能缩短低黏期、延长粘稠期,另一方面能降低PMMA骨水泥的弹性模量,减小临近椎体再发生压缩骨折的风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PMMA骨水泥具有粘稠期长、低聚合温度、固化时间合适的特点,能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的风险,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医用材料
的方法,具体是一种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病,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组织损坏为特征,易导致非外伤性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约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45%。经皮椎体成形术 (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 是最常用的治疗 OVCFs微创技术,目前PVP术中常用填充骨水泥为PMMA骨水泥,该骨水泥力学强度高,可填充修复承重骨的缺损。临床应用中,PMMA骨水泥渗漏是PVP术中一种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神经压迫、肺栓塞等严重后果,如何避免和减少骨水泥渗漏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骨水泥渗漏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包括缺损区域结构复杂、周围骨质破坏、椎体内压力过大等;也有材料因素,如PMMA骨水泥黏度过低、粘合性较差、固化时间过长等。控制PMMA骨水泥黏度,缩短低黏期、延长粘稠期、缩短硬化期,使其注射时呈较粘稠的状态,有利于PMMA骨水泥注射量的控制,防止骨水泥的渗漏。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背景与不足,提供了一种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调控骨水泥粉末配方和固化液成分,制备了一种高黏度、固化时间合适的防渗漏PMMA骨水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产品。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浓度为1%(g/mL)的明胶水溶液,PMMA粉末按0.1

1:1(g/mL)的比例加入明胶水溶液中,高速搅拌10min,用液氮冰冻,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后产物粉碎,得到明胶包覆的PMMA粉末;(2)PMMA骨水泥固相粉末由明胶包覆PMMA 94%、引发剂显影剂硫酸钡5%,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1%组成,以上百分比为质量分数,骨水泥固化液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55%

98.5%,甘油1%

30%,促聚剂N,N

二甲基对甲苯胺0.25%

7.5%,稳定剂对苯二酚0.25%

7.5%组成,以上百分比为质量分数;(3)将PMMA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按固液比1.5

2g/mL进行混合,得到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
[0008]步骤(1)所述的明胶水溶液的配制方法为50℃加热下搅拌溶解。
[0009]步骤(2)所述的骨水泥固相粉末的配制方式为将粉末用干法球混合,转速为120rpm;固化液的配制方式为室温下磁力搅拌或机械搅拌。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根据上述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水泥在制备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材料中的应用。
[0012]将PMMA粉末悬浮于明胶溶液中,进行冷冻干燥,得到明胶包覆的PMMA粉末,在此基础上加入显影剂硫酸钡、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配制得到PMMA骨水泥粉末;MMA单体、促进聚合剂、稳定剂与甘油按比例混合,制备骨水泥固化液。将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按一定液固比进行调和,即可得到固化时间合理、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
[0013]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浓度为1%(g/mL)的明胶水溶液,所述配制方法为50℃加热下搅拌溶解。
[0014]2、PMMA粉末按0.1

1:1(g/mL)的比例加入明胶水溶液中,高速搅拌10min,用液氮冰冻,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后产物粉碎,得到明胶包覆的PMMA粉末。
[0015]3、PMMA骨水泥固相粉末由明胶包覆PMMA 94%、引发剂显影剂硫酸钡5%,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1%组成,以上百分比为质量分数。
[0016]4、PMMA骨水泥固化液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55%

98.5%,甘油1%

30%,促聚剂N,N

二甲基对甲苯胺0.25%

7.5%,稳定剂对苯二酚0.25%

7.5%组成,以上百分比为质量分数,总和达到100%。
[0017]5、将PMMA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按固液比1.5

2g/mL进行混合,得到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该骨水泥具有粘稠期长、低聚合温度、固化时间合适的特点。
[0019]2、明胶能提升调和浆的粘度,同时提升骨水泥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促进骨水泥与组织融合;甘油一方面能缩短低黏期、延长粘稠期,另一方面能降低PMMA骨水泥的弹性模量,减小临近椎体再发压缩骨折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不同比例的甘油的成团时间和固化时间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实施例以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1一种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按以下步骤:(1)称取1g明胶溶于100mL超纯水中,50℃加热配制成浓度为1%(g/mL)的明胶水溶液,10g PMMA粉末加入明胶水溶液中,高速搅拌10min,用液氮冰冻,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后产物粉碎,得到明胶包覆的PMMA粉末;(2)PMMA骨水泥固相粉末按质量百分比计,由94%明胶包覆PMMA、5%引发剂显影剂硫酸钡,1%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组成;骨水泥固化液按质量百分比计,由94%甲基丙烯酸甲
酯单体、1%甘油、2.5%促聚剂N,N

二甲基对甲苯胺和2.5%稳定剂对苯二酚组成;(3)将PMMA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按固液比1.5g/mL进行混合,得到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
[0023]25℃室温下,固液混合开始计时,搅拌1分钟,于3分钟时呈面团状,参照标准ASTM C191测定初凝时间为8分钟。
[0024]实施例2一种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步骤(1)与实施例相同,且步骤(2)中骨水泥固相粉末配制方法如实施例1,按以下步骤制备:(1)称取1g明胶溶于100mL超纯水中,50℃加热配制成浓度为1%(g/mL)的明胶水溶液,10g PMMA粉末加入明胶水溶液中,高速搅拌10min,用液氮冰冻,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后产物粉碎,得到明胶包覆的PMMA粉末;(2)PMMA骨水泥固相粉末按质量百分比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浓度为1%(g/mL)的明胶水溶液,PMMA粉末按0.1

1:1(g/mL)的比例加入明胶水溶液中,高速搅拌10min,用液氮冰冻,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后产物粉碎,得到明胶包覆的PMMA粉末;(2)PMMA骨水泥固相粉末按质量百分比计,由94%明胶包覆PMMA、5%引发剂显影剂硫酸钡,1%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组成;骨水泥固化液按质量百分比计,由55%

98.5%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

30%甘油、0.25%

7.5%促聚剂N,N

二甲基对甲苯胺和0.25%

7.5%稳定剂对苯二酚组成;(3)将PMMA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按固液比1.5

2g/mL进行混合,得到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明胶水溶液的配制方法为50℃加热下搅拌溶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骨水泥固相粉末的配制方式为将粉末用干法球混合,转速为120rpm;固化液的配制方式为室温下磁力搅拌或机械搅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1)称取1g明胶溶于100mL超纯水中,50℃加热配制成浓度为1%(g/mL)的明胶水溶液,10g PMMA粉末加入明胶水溶液中,高速搅拌10min,用液氮冰冻,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后产物粉碎,得到明胶包覆的PMMA粉末;(2)PMMA骨水泥固相粉末按质量百分比计,由94%明胶包覆PMMA、5%引发剂显影剂硫酸钡,1%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组成;骨水泥固化液按质量百分比计,由94%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甘油、2.5%促聚剂N,N

二甲基对甲苯胺和2.5%稳定剂对苯二酚组成;(3)将PMMA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按固液比1.5g/mL进行混合,得到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高黏度防渗漏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1)称取1g明胶溶于100mL超纯水中,50℃加热配制成浓度为1%(g/mL)的明胶水溶液,10g PMMA粉末加入明胶水溶液中,高速搅拌10min,用液氮冰冻,进行冷冻干燥,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大祥杨迪诚朱君余将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