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21494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包括电机和固定连接在电机端部的主转轴,所述电机靠近主转轴的一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卡接柱,所述主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弹性凸块,所述卡接柱远离电机的一侧卡接有空心柱,所述弹簧凸块卡接有连接柱块,所述连接柱块的外侧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磨砂条块、方形滑腔和半弧挡块等的设置和共同协作,使得可以通过及时且高效的更换磨砂条块来提高本装置在抛光过程中的使用效率,由于磨砂条块的内层为软体层,软体层受热膨胀会导致其深深嵌入空心弧槽,极大的增加了磨砂条块的稳定性,避免了抛光效率因磨砂条块在弧壳体内蠕动而降低。块在弧壳体内蠕动而降低。块在弧壳体内蠕动而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
,尤其涉及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原煤仓是电厂制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锅炉燃烧提供一个暂存空间,保障给煤的连续性,在保障生产、稳定发电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保证原煤斗内口的平滑尤其重要,可有效降低原煤斗发生堵煤的概率,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0003]对比相关文件,公开号为CN108942607B,公开了一种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工作台,在抛光工作台的上方设有传送工件的流水线,在流水线上设有工件固定装置,工件上端固定在该工件固定装置上并随流水线一起运动,工件固定装置上设有对工件向下施加弹性压力的施压装置,在抛光工作台的进料一侧设有过桥装置,该过桥装置为一倾斜设置的支撑架,该支撑架的上表面一端高一端低,且高的一端靠向抛光工作台设置。
[0004]对比文件中,通过设置工件固定装置和过桥装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在整个抛光过程中施压平均,使工件能够很平稳的在抛光机上运行,避免了工件进入抛光过程中撞击抛光机,对抛光机起到一定的保护,但是,首先,由于原煤斗内口位置的自然稳定且不易移动,该抛光机并不适宜对原煤斗内口的抛光,其次,该抛光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屑不能及时清理,影响了抛光效率,同时,该抛光机不易拆卸,不利于及时检修与维修,且结构复杂,运行成本较高,综上所述,该抛光机还有很大的提升抛光效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包括电机和固定连接在电机端部的主转轴,所述电机靠近主转轴的一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卡接柱,所述主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弹性凸块,所述卡接柱远离电机的一侧卡接有空心柱,所述弹性凸块卡接有连接柱块,所述连接柱块的外侧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连接柱块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抛光的抛光机构。
[0008]优选地,所述抛光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杆一端的弧壳体,所述弧壳体的外弧面中段设有连接槽口,所述连接槽口通过螺栓和螺帽固定连接有扇把手。
[0009]优选地,所述弧壳体两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空心弧槽,所述空心弧槽与弧壳体连接的侧面为开口,所述弧壳体与空心弧槽的连接处设有贯穿口,所述贯穿口位于空心弧槽的开口内。
[0010]优选地,所述弧壳体的一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短轴,所述短轴转动连接有半弧挡块。
[0011]优选地,所述弧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形滑腔,所述方形滑腔与弧壳体的连接处为开口,所述方形滑腔远离弧壳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方形滑腔内底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挡板。
[0012]优选地,所述弧壳体的侧面靠近方形滑腔的一端内嵌有甩油腔体,所述甩油腔体靠近方形滑腔的一端设有添油口,所述甩油腔体远离方形滑腔的一端设有单向阀口,所述弧壳体的内侧面靠近单向阀口处设有出油孔。
[0013]优选地,所述弧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磨砂条块,所述磨砂条块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软体层,所述外层为磨砂层,所述贯穿口的下边缘低于软体层的下边缘,所述出油孔低于磨砂层。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连接柱块前后两侧的第一伸缩杆滑动连接有扫刷。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通过将卡接柱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有利于电机在运行时保持稳定,降低由于本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对于抛光质量的影响,弹性凸块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可以组装使用,同时便于拆卸、检修和更换部分零件,降低了本装置的占地面积,增加了储存本装置的灵活性,扩大了本装置的使用场景。
[0017]2、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具有可伸缩性,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杆的长度,从而使得本装置可以对不同口径的原煤斗内口进行抛光,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效率,节约了企业的抛光成本。
[0018]3、通过抛光机构与扫刷的间歇设置与共同协作,使得本装置在抛光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清理抛光产生的废屑、颗粒和灰尘,极大的降低了废屑、颗粒和灰尘对于抛光的影响,提高了抛光质量,显著提高抛光效率。
[0019]4、通过将扇把手设置为扁平状,当本装置在抛光的过程中,扇把手会跟随连接柱块一起转动,进而产生风力,促进对于抛光过程中产生的废屑、小颗粒和灰尘的清理,协助扫刷进行清理,有利于提高清理效率,降低废屑、小颗粒和灰尘对于抛光的影响,同时,当本装置对原煤斗内口进行抛光后,内口处若出现小瑕疵,可以通过手握扇把手手动进行精细抛光,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和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的立体结构展示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展示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中抛光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中抛光机构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的半边立体结构展示
图。
[0026]图中:1、电机;101、卡接柱;102、主转轴;103、弹性凸块;104、连接柱块;105、空心柱;106、扫刷;2、第一伸缩杆;201、第二伸缩杆;202、弧壳体;203、扇把手;204、螺栓;205、空心弧槽;206、半弧挡块;207、短轴;208、磨砂条块;209、方形滑腔;210、滑挡板;211、弹簧;212、螺帽;213、添油口;214、单向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参照图1所示,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包括电机1和固定连接在电机1端部的主转轴102,电机1靠近主转轴102的一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卡接柱101,需要说明的是,卡接柱101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有利于电机1在运行时保持稳定,降低由于本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对于抛光质量的影响,主转轴102远离电机1的一端设有弹性凸块103,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凸块103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可以组装使用,同时便于拆卸、检修和更换部分零件,降低了本装置的占地面积,增加了储存本装置的灵活性,扩大了本装置的使用场景,卡接柱101远离电机1的一侧卡接有空心柱105,需要说明的是,空心柱105的外侧面设置有增大摩擦力的粗糙层,使用本装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包括电机(1)和固定连接在电机(1)端部的主转轴(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靠近主转轴(102)的一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卡接柱(101),所述主转轴(102)远离电机(1)的一端设有弹性凸块(103);所述卡接柱(101)远离电机(1)的一侧卡接有空心柱(105),所述弹性凸块(103)卡接有连接柱块(104),所述连接柱块(104)的外侧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所述第一伸缩杆(2)远离连接柱块(104)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201);所述第二伸缩杆(201)远离第一伸缩杆(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抛光的抛光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杆(201)一端的弧壳体(202),所述弧壳体(202)的外弧面中段设有连接槽口,所述连接槽口通过螺栓(204)和螺帽(212)固定连接有扇把手(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壳体(202)两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空心弧槽(205),所述空心弧槽(205)与弧壳体(202)连接的侧面为开口,所述弧壳体(202)与空心弧槽(205)的连接处设有贯穿口,所述贯穿口位于空心弧槽(205)的开口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为保证平滑的原煤斗内口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壳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壮王超朱仓海李照扩张亚攀刘贺佳赵磊李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邯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