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溶菌酶并高效拮抗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的植物乳杆菌LP1Z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963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产溶菌酶并高效拮抗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的植物乳杆菌LP1Z及其应用。植物乳杆菌LP1Z,其于2022年2月2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56。(1)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益生菌能够产生有机酸、溶菌酶等多种活性抗菌物质,能够有效抑制胃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2)在胃部存活率高,能够在胃部定植,体内能够与致病菌竞争结合位点,有效降低胃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3)能够改善胃部病理状态,缓解炎症。因此,植物乳杆菌LP1Z在制备预防或治疗Hp尤其是多药耐药Hp感染的产品(如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产溶菌酶并高效拮抗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的植物乳杆菌LP1Z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以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株产溶菌酶并高效拮抗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的植物乳杆菌LP1Z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螺旋状细菌,其感染会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是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关键因素之一。1994年,Hp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第Ι类致癌因子,因此开展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0003]全球学者在2011年发布的马斯特里赫特/佛罗伦萨共识中指出,所有确诊Hp感染的患者均需要进行根除治疗。指南同时指出,HP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采用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治疗。虽然目前市场上不断涌现各类型新型抗生素,但目前只有六种抗生素被证明在体内有效,分别是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X)、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R)、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LVX)、甲硝唑(Metronidazole,MTZ)、四环素和利福平。然而由于安全性、副作用及治疗费用的问题,四环素和利福平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目前Hp对于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逐步增高,导致了Hp的预防和治疗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抗Hp感染方案,应对目前Hp广泛流行及多药耐药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000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益生菌制剂能够抑制Hp,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Hp感染的功能。
[0005]乳酸菌是一类具有长久安全食用历史的公认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GRAS)的食品级微生物,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制造,适用人群极广。如干酪乳杆菌能明显减少Hp阳性患者体内菌量,格氏乳杆菌具有抑制Hp生长的作用。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指出,益生菌通过多种机制拮抗Hp感染:(1)分泌乳酸、短链脂肪酸、过氧化氢以及细菌素等代谢物质抑制Hp生长;(2)抑制Hp尿素酶活性从而降低其在胃部的存活率;(3)增加胃粘膜黏液层厚度、促进粘膜表面粘蛋白及前列腺素E2的分泌等,保护胃肠粘膜;(4)通过调节机体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增强免疫细胞对Hp的清除作用。
[0006]但是,目前暂无研究明确指出益生菌能解决目前多药耐药Hp的感染问题。本专利就目前全球广泛流行的Hp多重耐药问题,开发了一株可分泌新型抗菌物质、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抗Hp尤其是多药耐药Hp的益生微生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P1Z及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植物乳杆菌LP1Z可通过拮抗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有效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部炎症。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P1Z,其于2022年2月2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56。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植物乳杆菌LP1Z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尤其是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尤其是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产品。
[0011]包括利用植物乳杆菌LP1Z制备成幽门螺杆菌尤其是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的抑制剂,或是制备成幽门螺杆菌尤其是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或是预防药物。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P1Z具有产溶菌酶并拮抗Hp标准菌株ATCC 43504的作用,还具有拮抗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GZ6B5(GDMCC No:61571)的作用。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P1Z在胃部存活率高,能够在胃部定植,体内能够与致病菌竞争结合位点,有效降低胃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P1Z能够改善胃部病理状态,缓解炎症。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P1Z除了能够在胃部与幽门螺杆菌竞争胃上皮细胞的结合位点,其还能够产生活性抑菌物质溶菌酶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特异识别植物乳杆菌LP1Z的靶标核苷酸序列,其如SEQ ID No.2所示。该靶标的特征在于其按实施方案操作,能特异区分该菌株与其它乳杆菌分离株。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鉴别植物乳杆菌LP1Z的引物组,具体为:5
’‑ꢀ
GCTGGCGCAAGTTCAGAGT
ꢀ‑3’
和5
’‑ꢀ
CTTCTCCTAGCCCCAACGTA
ꢀ‑3’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别植物乳杆菌LP1Z的方法,是以上述引物组作为扩增引物对待测菌进行PCR反应扩增,如果扩增出615bp的产物,则为植物乳杆菌LP1Z,如果没有扩增出615bp的产物,则不是植物乳杆菌LP1Z。
[0019]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植物乳杆菌LP1Z在产溶菌酶M1中的应用,溶菌酶M1具体序列为:MTKRQHYRPVYAKTRWARWRYRLGWLLVLLVIIGSVWGGLAWLRWRSDAVVSGFDVRGVAVSQNDGYLDFAALQNDGLKFVYLHATQGASYTDDNFASNYERIVGTSLGVGVIHTFSFSSTAAAQAAYFEKTVGDSIGNLPIAIQVQYYGDYTDQTIAVRKSRAKLKALVTTLTQDYNRSCVVWSTPAVAKQIVKPALKDTDLWLDTAKTHQQGRRVMFMHYSDRAVYRQNGTRQEFAGILFNGSVTAYNKVVAQGLN。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的益生菌来源于中国广东省梅州市世界长寿之乡,为本土来源的优良菌株。
[0021]2、与传统抗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对生态环境无毒副作用、无残留风险,绿色安全。
[0022]3、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幽门螺杆菌尤其是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具体体现为:(1)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益生菌能够产生有机酸、溶菌酶等多种活性抗菌物质,能够
有效抑制胃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2)在胃部存活率高,能够在胃部定植,体内能够与致病菌竞争结合位点,有效降低胃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3)能够改善胃部病理状态,缓解炎症。
[0023]因此,植物乳杆菌LP1Z在制备预防或治疗Hp尤其是多药耐药Hp感染的产品(如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P1Z,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56。2.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P1Z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幽门螺杆菌是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药耐药幽门螺杆菌是幽门螺杆菌GDMCC No:61571。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是食品、药品或保健品。6.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P1Z作为活性成分。7.一种特异识别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P1Z的靶标核苷酸序列,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平商燕燕李滢谢新强丁郁王涓薛亮陈谋通张菊梅叶青华吴诗陈惠元吴军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科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