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脱硫管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174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脱硫管道系统,包括一烟气管道:用于引导烟气输送方向;一分流板:固定设置于烟气管道中,并将烟气管道内部分长度的空间分隔为两个对称的过滤通道;一引流挡板:转动安装于分流板朝向进气方向的一端,所述引流挡板上设置有转动安装于分流板端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与分流板平行设置,且所述引流挡板远离分流板的一端始终与烟气管内壁抵接配合;一对过滤板组:垂直于分流板且滑动插接于过滤通道中,两个所述过滤板组分别位于分流板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两组课交替使用的废气引流通道,并且在过滤板组报废时自动弹出和切换废气引流通道,实现废气连续筛除杂质的目的,保证前端的连续生产。保证前端的连续生产。保证前端的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脱硫管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硫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脱硫管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脱硫,泛指燃烧前脱去燃料中的硫分以及烟道气排放前的去硫过程。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0003]现有的烟气脱硫主要是通过管道引导烟气流动,并在管道中增加过滤网板,首先将烟气中的混合的颗粒拦截,最后将烟气送入脱硫塔中,脱硫塔内喷洒处理液与烟气混合,从而实现烟气脱硫的目的。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0005]实际烟气脱硫过程中,为了提升脱硫效果,要尽可能的去除烟气中的颗粒进入脱硫塔中,减少颗粒与处理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并且有利于处理液的再回首利用,然而随着过滤网的长期使用,过滤网上的颗粒堆积,使得烟气的通过过滤网的效率降低,影响烟气脱离效率,而每次停机更换过滤网,也会导致一段时间无法进行烟气脱硫作业,会影响前端的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效脱硫管道系统,设置两组课交替使用的废气引流通道,并且在过滤板组报废时自动弹出和切换废气引流通道,实现废气连续筛除杂质的目的,保证前端的连续生产。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高效脱硫管道系统,包括
[0009]一烟气管道:用于引导烟气输送方向;
[0010]一分流板:固定设置于烟气管道中,并将烟气管道内部分长度的空间分隔为两个对称的过滤通道;
[0011]一引流挡板:转动安装于分流板朝向进气方向的一端,所述引流挡板上设置有转动安装于分流板端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与分流板平行设置,且所述引流挡板远离分流板的一端始终与烟气管内壁抵接配合;
[0012]一对过滤板组:垂直于分流板且滑动插接于过滤通道中,两个所述过滤板组分别位于分流板的两侧。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板组包括前框体和后框体,所述前框体与后框体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有推动前框提与后框体相背移动的趋势,所述前框体中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烟气管道上开设有用于插接过滤板组的开口,且所述烟气管道内设置有垂直于分流板且与开口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推动过滤板组向烟气管道外移动趋势的推力弹簧,所述滑槽内与前框体相对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锁定弹簧以及锁定销,所述锁定弹簧有推动锁定销向前框体移动的趋
势,所述前框体上开设有用于插接锁定销的锁定槽。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轴的下端贯穿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的下侧转动设置有与转轴轴线平行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同轴设置有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水平方向的对称两侧设置有被动齿条,所述不完全齿轮仅与其中一个被动齿条啮合,所述被动齿条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铰接有驱动杆,所述转轴下端延伸有受力杆,所述驱动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受力杆铰接,所述驱动杆两端的铰接轴线均平行于转轴的轴线,所述烟气管道中还设置有控制驱动轴转动与固定的控制组件。
[001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轴向上延伸至贯穿分流板以及烟气管道,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同轴设置于驱动杆上端的单向超越离合器,所述单向超越离合器外侧同轴设置有驱动齿轮,两个所述滑槽之间预设有间隔区,所述驱动轴位于间隔区内且位于两个滑槽的中间位置,所述后框体的上端固定有L形支撑架,所述L形支撑架朝向驱动齿轮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缓冲弹簧以及驱动齿条,所述缓冲弹簧有推动驱动齿条向驱动齿轮方向移动的趋势,且所述驱动齿条与齿轮之间啮合设置。
[001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烟气管道包括进入段、过滤段以及输出段,所述分流板设置于过滤段中,所述进入段的宽度大于过滤段的宽度,所述进入段与过滤段之间设置有引导段,所述引流挡板与引导段的内壁抵接配合。
[001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引流挡板的一端设置有磁铁一,所述引导段的内壁设置有与磁铁一相互吸引配合的磁铁二。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前框体与后框体之间相背一侧且远离分流板的一端延伸有挡条。
[001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前框体与后框体之间相对一侧且远离分流板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层。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1]1.烟气管道中分流板以及引流挡板的设置形成两个独立废气除杂通道,通过两个除杂通道的交替使用,实现连续废气除杂的目的,无需停机更换过滤板组,从而保证前端连续生产的目的;
[0022]2.当过滤板组报废被推出烟气管道的同时,会自动的驱动引流挡板的转动,切换废气的流动方向,提升废气处理过程中的自动化处理。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一种高效脱硫管道系统的总装示意图;
[0024]图2是用于体现烟气管道内部结构以及分流板和引流挡板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3是用于体现控制引流挡板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过滤板组与引流挡板之间联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过滤板组在烟气管道内锁定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过滤板组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7是L形支撑架与被动齿条之间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30]图中,1、烟气管道;11、进入段;12、引导段;13、过滤段;14、输出段;15、开口;16、滑槽;17、推力弹簧;18、安装槽;19、锁定弹簧;20、锁定销;2、分流板;3、引流挡板;31、转轴;
32、受力杆;33、磁铁一;4、过滤板组;41、前框体;42、后框体;43、过滤网;44、锁定槽;45、导杆;46、复位弹簧;47、挡条;48、密封层;5、L形支撑架;51、缓冲槽;52、缓冲弹簧;53、驱动齿条;6、驱动轴;61、不完全齿轮;62、被动齿条;63、固定杆;64、驱动杆;65、单向超越离合器;66、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如图1

3所示,一种高效脱硫管道系统,包括烟气管道1以及脱硫塔,其中脱硫塔采用现有技术故不再多做赘述,烟气管道1用于引导废气集中进入脱硫塔中,并且在烟气管道1中设置过滤板组4,通过过滤板组4将废气中的固体颗粒预先筛除,从而提升脱硫塔内的脱硫效率以及脱硫液的使用效率。
[0033]烟气管道1包括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进入段11、引导段12、过滤段13以及输出段14,其中进入段11的宽度大于过滤段13的宽度,引导段12的一端大一端小分别与进入段11和过滤段13连接,在过滤段13中设置有竖直方向延伸的分流板2,分流板2将过滤段13内的空间分隔呈左右对称两个通道,在两个通道内均设置有可拆装的过滤板组4,同时在分流板2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脱硫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烟气管道(1):用于引导烟气输送方向;一分流板(2):固定设置于烟气管道(1)中,并将烟气管道(1)内部分长度的空间分隔为两个对称的过滤通道;一引流挡板(3):转动安装于分流板(2)朝向进气方向的一端,所述引流挡板(3)上设置有转动安装于分流板(2)端部的转轴(31),所述转轴(31)与分流板(2)平行设置,且所述引流挡板(3)远离分流板(2)的一端始终与烟气管内壁抵接配合;一对过滤板组(4):垂直于分流板(2)且滑动插接于过滤通道中,两个所述过滤板组(4)分别位于分流板(2)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脱硫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组(4)包括前框体(41)和后框体(42),所述前框体(41)与后框体(42)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有推动前框提与后框体(42)相背移动的趋势,所述前框体(41)中设置有过滤网(43),所述烟气管道(1)上开设有用于插接过滤板组(4)的开口(15),且所述烟气管道(1)内设置有垂直于分流板(2)且与开口(15)连通的滑槽(16),所述滑槽(16)中设置有推动过滤板组(4)向烟气管道(1)外移动趋势的推力弹簧(17),所述滑槽(16)内与前框体(41)相对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内设置有锁定弹簧(19)以及锁定销(20),所述锁定弹簧(19)有推动锁定销(20)向前框体(41)移动的趋势,所述前框体(41)上开设有用于插接锁定销(20)的锁定槽(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脱硫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1)的下端贯穿烟气管道(1),所述烟气管道(1)的下侧转动设置有与转轴(31)轴线平行的驱动轴(6),所述驱动轴(6)上同轴设置有不完全齿轮(61),所述不完全齿轮(61)水平方向的对称两侧设置有被动齿条(62),所述不完全齿轮(61)仅与其中一个被动齿条(62)啮合,所述被动齿条(62)之间设置有固定杆(63),所述固定杆(63)上铰接有驱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金山矿产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