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粉气化废煤粉环保利用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173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粉气化废煤粉环保利用的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是基于废煤粉回收系统进行的工艺方法,所述废煤粉回收系统包括:惰性气体输送系统和两条相同的回收系统;所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惰性气体输送系统向其中一条回收系统的煤粉加料罐充压至0.9~1.2MPa,将对应的阀门投自动;S2、打开对应的阀门,使其中一条回收系统上的循环管线与另一条回收系统的煤粉袋式过滤器连通;S3、打开对应的阀门,使惰性气体输送系统与其中一条回收系统的循环管线连通,同时使煤粉加料罐的出口阀门开启,通过惰性气体将其中一条回收系统的煤粉向另一条回收系统排放。解决了粉煤排放不能实现密闭排放和废煤粉环保利用问题。实现密闭排放和废煤粉环保利用问题。实现密闭排放和废煤粉环保利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粉气化废煤粉环保利用的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粉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煤粉气化废煤粉环保利用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化的粉煤管线流量计标定完产生的废煤粉;或者在气化炉生产过程中,突然故障停车,需要系统停车至少72小时进行故障处理,系统内会积存200t左右的煤粉;而煤粉在系统内停留超过24小时,就会板结架桥,影响输送。上述这两种情况产生的废煤粉,如果等到系统恢复后重复使用废煤粉,则在系统内板结的煤粉会造成粉煤流量频繁波动以及粉煤管线频繁断煤的现象发生,从而造成气化炉再次跳车。而且频繁断煤会使气化炉存在过氧爆炸的风险。所以有必要对系统内产生的废煤粉进行有效处理。
[0003]现有废煤粉处理方法是在粉煤加料罐下方接临时管将废煤粉外排,由于微米级煤粉容易飘散到空间中且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接收废煤粉,排放过程中可能存在粉尘爆炸的风险,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且外排废煤粉得不到有效利用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煤粉气化废煤粉环保利用的工艺方法,以解决现有工艺方案中粉煤排放不能实现密闭排放和废煤粉环保利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粉气化废煤粉环保利用的工艺方法。通过将其中一条回收系统的废煤粉均匀的混合到另一条回收系统的新制煤粉中掺烧,以解决现有工艺方案中粉煤排放不能实现密闭排放和废煤粉环保利用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煤粉气化废煤粉环保利用的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是基于废煤粉回收系统进行的工艺方法,所述废煤粉回收系统包括:惰性气体输送系统和两条相同的回收系统;每条回收系统均包括气化炉、煤粉袋式过滤器、煤粉仓、煤粉锁斗和煤粉加料罐,且依次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煤粉袋式过滤器与所述煤粉加料罐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条循环管线;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系统通过两条管线分别与煤粉加料罐的入口和出口连接;其中一条回收系统上的循环管线通过连接管线与另一条回收系统上的煤粉袋式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每条管线上均设置有阀门;
[0007]所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惰性气体输送系统向其中一条回收系统的煤粉加料罐充压至0.9~1.2MPa,将对应的阀门投自动;
[0009]S2、打开对应的阀门,使其中一条回收系统上的循环管线与另一条回收系统的煤粉袋式过滤器连通;
[0010]S3、打开对应的阀门,使惰性气体输送系统与其中一条回收系统的循环管线连通,同时使煤粉加料罐的出口阀门开启,通过惰性气体将其中一条回收系统的煤粉向另一条回
收系统排放。
[0011]进一步,两条所述回收系统分别记为1#系统和2#系统;所述1#系统与所述2#系统之间连接有两条连接管线,两条连接管线分别记为连接管线一和连接管线二,所述连接管线一用于所述1#系统向所述2#系统排放粉煤;所述连接管线二用于所述2#系统向所述1#系统排放粉煤;所述连接管线一与所述连接管线二均设置有阀门。
[0012]更进一步,当所述1#系统向所述2#系统排放粉煤时,所述连接管线一的阀门开启,所述连接管线二上的阀门关闭;
[0013]或者,当所述2#系统向所述1#系统排放粉煤时,所述连接管线二的阀门开启,所述连接管线一的阀门关闭。
[0014]更进一步,所述1#系统上的循环管线记为循环管线一;所述2#系统的循环管线记为循环管线二;
[0015]所述1#系统上的煤粉袋式过滤器记为煤粉袋式过滤器一;所述2#系统的煤粉袋式过滤器记为煤粉袋式过滤器二;
[0016]所述1#系统上的煤粉加料罐记为煤粉加料罐一;所述2#系统上的煤粉加料罐记为煤粉加料罐二;
[0017]当所述1#系统向所述2#系统排放粉煤时,所述循环管线一、所述连接管线一与所述煤粉加料罐二之间的阀门开启;
[0018]或者,当所述2#系统向所述1#系统排放粉煤时,所述循环管线二、所述连接管线二与所述煤粉加料罐一之间的阀门开启。
[0019]更进一步,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系统通过惰性气体管线一与所述煤粉加料罐一的进口连接;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系统通过分支气体管线一与所述循环管线一靠近所述煤粉加料罐一的一端连接;
[0020]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系统通过惰性气体管线二与所述煤粉加料罐二的进口连接;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系统通过分支气体管线二与所述循环管线二靠近所述煤粉加料罐二的一端连接;
[0021]当所述1#系统向所述2#系统排放粉煤时,首先通过惰性气体管线一向所述煤粉加料罐一充压至0.9~1.2MPa,然后将性气体管线一上的阀门投自动;再通过分支气体管线一向所述循环管线一提供惰性气体;
[0022]或者,当所述2#系统向所述1#系统排放粉煤时,首先通过惰性气体管线二向所述煤粉加料罐二充压至0.9~1.2MPa,然后将性气体管线二上的阀门投自动;再通过分支气体管线二向所述循环管线二提供惰性气体。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两条回收系统上增设连接管线,通过惰性气体将其中一条回收系统的煤粉向另一条回收系统排放,并与另一条回收系统总新制的煤粉均匀混合,以解决现有工艺方案中粉煤排放不能实现密闭排放和废煤粉环保利用问题。
[0025]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废煤粉在密闭系统中的排放转移,进而实现了废煤粉的全部循环环保利用,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也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煤粉气化废煤粉环保利用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7]图中:1#系统;1

1、气化炉一;1

2、煤粉袋式过滤器一;1

3、煤粉仓一;1

4、煤粉锁斗一;1

5、煤粉加料罐一;1

6、循环管线一;循环管线A;循环管线B;循环管线C;1

7、连接管线一;
[0028]2#系统;2

1、气化炉二;2

2、煤粉袋式过滤器二;2

3、煤粉仓二;2

4、煤粉锁斗二;2

5、煤粉加料罐二;2

6、循环管线二;循环管线A

;循环管线B

;循环管线C

;2

7、连接管线二;
[0029]3、惰性气体输送系统;31、惰性气体缓冲罐;32、净化压缩机;33、惰性气体管线;331、惰性气体管线一;332、惰性气体管线二;34、分支气体管线;341、分支气体管线一;342、分支气体管线二;
[0030]阀门

;阀门

;阀门

;阀门

;阀门

;阀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粉气化废煤粉环保利用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方法是基于废煤粉回收系统进行的工艺方法,所述废煤粉回收系统包括:惰性气体输送系统和两条相同的回收系统;每条回收系统均包括气化炉、煤粉袋式过滤器、煤粉仓、煤粉锁斗和煤粉加料罐,且依次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煤粉袋式过滤器与所述煤粉加料罐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条循环管线;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系统通过两条管线分别与煤粉加料罐的入口和出口连接;其中一条回收系统上的循环管线通过连接管线与另一条回收系统上的煤粉袋式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每条管线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惰性气体输送系统向其中一条回收系统的煤粉加料罐充压至0.9~1.2MPa,将对应的阀门投自动;S2、打开对应的阀门,使其中一条回收系统上的循环管线与另一条回收系统的煤粉袋式过滤器连通;S3、打开对应的阀门,使惰性气体输送系统与其中一条回收系统的循环管线连通,同时使煤粉加料罐的出口阀门开启,通过惰性气体将其中一条回收系统的煤粉向另一条回收系统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气化废煤粉环保利用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回收系统分别记为1#系统和2#系统;所述1#系统与所述2#系统之间连接有两条连接管线,两条连接管线分别记为连接管线一和连接管线二,所述连接管线一用于所述1#系统向所述2#系统排放粉煤;所述连接管线二用于所述2#系统向所述1#系统排放粉煤;所述连接管线一与所述连接管线二均设置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粉气化废煤粉环保利用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1#系统向所述2#系统排放粉煤时,所述连接管线一的阀门开启,所述连接管线二上的阀门关闭;或者,当所述2#系统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自恩杨岚张胜梅张庆雷尚敏
申请(专利权)人: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