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式采集线束的对插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73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0
一种可更换式采集线束的对插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模组,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通过将插接部设计成主体和加强板的双层结构,使插接部厚度增加,即增强了插接部的结构强度,使插接部更加耐插拔;插接部插入插接腔,弹性支撑部会抵于插接腔的内壁上提供弹性支撑力,弹性支撑部增强了第一弹片的抗疲劳度,使第一弹片弹力更大,从而将插接部稳固的插接在插接腔内,且第一防退部和第二防退部的配合连接下,有效避免插接部从插接腔中退出,进而使插接部与插接腔更加稳固的接触,从而解决了因振动导致母端子和公端子接触电阻出现跳变的问题。于按压开口处按压插接部,以使第二防退部脱离第一防退部,将插接部于插接腔中拔出,更换新的母端子或公端子即可。母端子或公端子即可。母端子或公端子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更换式采集线束的对插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式采集线束的对插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因CTP/CTC无模组化的PACK相较传统的小模组PACK,在后期售后的报废成本急剧拉高。相较采集线束在传统小模组和CTC PACK上的成本占比明显降底,但是造成模组返修或报废最高的也是来自于采集线束的采压/采温异常导致整个电池模组或PACK则只能返厂维修或报废。而可更换式采集对插公母端子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可靠性皆不能满足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应用需求。
[0003]目前市场上的对插公母端子的接触电阻较大且接触电阻因整车的运行带来的振动导致接触电阻跳变,从而导致BMS采集电压信号时出现电压信号跳变,从而不能真实的判别电池模组/PACK的电量真实性和电池/PACK的安全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式采集线束的对插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模组,旨在解决对插公母端子因振动导致接触电阻跳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更换式采集线束的对插连接结构,包括:
[0006]母端子,前端具有插接腔,后端具有第一焊接部;所述插接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防退部和开设有按压开口;
[0007]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前端连接所述母端子的前端,所述第一弹片后端向所述插接腔方向延伸悬于所述插接腔内,并靠近所述按压开口,所述第一弹片后端的尾部折弯形成有弹性支撑部;以及,
[0008]公端子,后端具有插接部,前端具有第二焊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表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第二防退部;
[0009]对插状态下,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接腔内,所述主体抵于所述第一弹片上,促使所述第一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且所述弹性支撑部抵于所述插接腔的内壁上提供弹性支撑力;所述第二防退部到达所述第一防退部位置时,再所述第一弹片的弹力作用下和所述弹性支撑部的弹性支撑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防退部与所述第一防退部配合连接,以防止所述插接部退出所述插接腔,以及,所述加强板的外表面与所述插接腔的内壁接触;
[0010]分离状态下,于所述按压开口处按压所述加强板,促使所述第一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第二防退部脱离所述第一防退部,将所述插接部于所述插接腔中拔出。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母端子的前端两侧均冲切形成有第一挡板,各所述第一挡板包括于所述母端子前端侧面向上折弯90
°
的竖直挡边部以及于所述竖直挡边部的末端向内折弯90
°
的水平挡边部,两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插接腔;两所述水平挡边
部之间形成所述按压开口;各所述水平挡边部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防退部。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为两个,两所述加强板分别于所述主体的两侧面向上折弯180
°
形成,各所述加强板上均设有所述第二防退部,对插状态下,各所述第二防退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防退部连接。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侧面相抵触。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退部为卡槽,对应的,所述第二防退部为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于所述加强板上冲切形成,插接状态下,所述第二弹片抵于所述插接腔内壁上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弹片到达所述卡槽位置时,所述第二弹片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弹入所述卡槽中,并与所述卡槽卡扣。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加强板的前端面冲切后向上折弯形成。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水平挡边部的后端均向下折弯形成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插接腔的后端开口处。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后端两侧面均设有导向斜边,各所述导向斜边呈135
°
排布。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于所述插接腔的前端面底部冲切折弯形成,所述第一弹片包括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折弯连接部、导向斜边部、水平防振压紧部以及所述弹性支撑部;插接状态下,所述插接部于所述导向斜边部的导向作用下过渡到所述水平防振压紧部,并在所述弹片的自身弹力作用下,所述水平防振压紧部紧压所述插接部底面,以使所述插接部的顶面与所述插接腔的内壁紧密抵接;所述弹性支撑部于所述水平防振压紧部的后端向下折弯并朝向所述折弯连接部形成。
[0019]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所述的可更换式采集线束的对插连接结构。
[002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插接部设计成主体和加强板的双层结构,使插接部的厚度增加,即增强了插接部的结构强度,使插接部更加耐插拔;插接部插入插接腔并抵于第一弹片上,由于插接部为双层结构,使第一弹片发生的弹性变形更大,即第一弹片的弹力越大,同时,弹性支撑部会抵于插接腔的内壁上提供弹性支撑力,弹性支撑部增强了第一弹片的抗疲劳度,提高了第一弹片的使用寿命,且使第一弹片弹力更大,从而将插接部非常稳固的插接在插接腔内,且在第一防退部和第二防退部的配合连接下,有效避免插接部从插接腔中退出,进而使插接部与插接腔更加稳固的接触,从而解决了因振动导致母端子和公端子接触电阻出现跳变的问题,保证了采集数据的真实性。
[0021]当母端子和公端子中其一出现损坏后,于按压开口处按压插接部,促使第一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以使第二防退部脱离第一防退部,将插接部于插接腔中拔出,更换新的母端子或公端子即可。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母端子和公端子分离状态下的第一角度立体图;
[002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母端子和公端子分离状态下的第二角度立体图;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母端子和公端子插接状态下的立体图;
[002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母端子和公端子插接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母端子的立体图;
[002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公端子的立体图。
[002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0]10、母端子
ꢀꢀꢀꢀꢀꢀꢀꢀꢀꢀ
11、插接腔
[0031]12、第一焊接部
ꢀꢀꢀꢀꢀꢀ
13、第一防退部(卡槽)
[0032]14、按压开口
ꢀꢀꢀꢀꢀꢀꢀꢀ
15、第一挡板
[0033]151、竖直挡边部
ꢀꢀꢀꢀꢀ
152、水平挡边部
[0034]153、第二挡板
ꢀꢀꢀꢀꢀꢀꢀ
20、第一弹片
[0035]21、弹性支撑部
ꢀꢀꢀꢀꢀꢀ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式采集线束的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端子,前端具有插接腔,后端具有第一焊接部;所述插接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防退部和开设有按压开口;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前端连接所述母端子的前端,所述第一弹片后端向所述插接腔方向延伸悬于所述插接腔内,并靠近所述按压开口,所述第一弹片后端的尾部折弯形成有弹性支撑部;以及,公端子,后端具有插接部,前端具有第二焊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表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第二防退部;对插状态下,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接腔内,所述主体抵于所述第一弹片上,促使所述第一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且所述弹性支撑部抵于所述插接腔的内壁上提供弹性支撑力;所述第二防退部到达所述第一防退部位置时,再所述第一弹片的弹力作用下和所述弹性支撑部的弹性支撑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防退部与所述第一防退部配合连接,以防止所述插接部退出所述插接腔,以及,所述加强板的外表面与所述插接腔的内壁接触;分离状态下,于所述按压开口处按压所述加强板,促使所述第一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第二防退部脱离所述第一防退部,将所述插接部于所述插接腔中拔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式采集线束的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的前端两侧均冲切形成有第一挡板,各所述第一挡板包括于所述母端子前端侧面向上折弯90
°
的竖直挡边部以及于所述竖直挡边部的末端向内折弯90
°
的水平挡边部,两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插接腔;两所述水平挡边部之间形成所述按压开口;各所述水平挡边部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防退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更换式采集线束的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为两个,两所述加强板分别于所述主体的两侧面向上折弯180
°
形成,各所述加强板上均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