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爱龙专利>正文

通用安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542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通用安全插座,特别适用于电工产品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插座本体,电极等组成,电极静片固定在本体上,电极动片与动片滑板连接,动片滑板通过螺杆与调节旋钮相连;接地E电极两侧有E极夹紧滑块,所述的E极夹紧滑块紧靠动片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插拔方便、使用自如,安全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通用安全插座,特别适用于电工产品领域。普通插座的插孔及电源正、负极和接地极都是固定的,插头与插座的连接是靠正、负极和接地极的金属弹片接触连接。其缺点是接触弹片松了会接触不良,紧了则插、拔不易;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且插座因金属接触弹片弹性失效而缩短其使用寿命。此外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插座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插孔内的金属弹片会带电,即使插座上有开关,也有可能断开的只是电源的负极,而插座上的金属弹片仍有电,因此存在安全隐患。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插拔方便、使用自如,安全可靠,而生产成本跟普通插座相差无几的安全插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由插座本体,电极等组成,电极静片固定在本体上,电极动片与动片滑板连接,动片滑板通过螺杆与调节旋钮相连;接地E电极两侧有E极夹紧滑块,所述的E极夹紧滑块紧靠动片滑板。本技术还可以将L极和N极的插孔分成L极静片、L极动片、N极静片、N极动片四部分,L、N极静片和普通通用插座一样,只是靠动片一侧被切除,留下一缺口。L、N极动片呈倒n形,左上角有一触点与各自的静片相连,左侧用来加紧插头,右侧是连接各自引线的触点。E极插孔金属弹片呈U形,左右各有一个滑块;动片滑板的前端内侧有两个斜面分别两个滑块的外侧斜面相接触,动片滑板通过螺杆与调节旋钮相连。调节旋钮两侧有突出的啮合齿,与胶壳上的齿圈啮合,啮合齿有一定的弹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插拔方便、使用自如,安全可靠等优点。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非工作(安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作(通电)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调节旋钮的端面视图。图4是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2的B-B向剖面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通用安全插座的具体结构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由插座本体(胶壳)1、电极2、4、5、6、7、动片滑板12、滑块10和11、调节旋钮14组成。L极(火线)和N极(零线)的插孔分成L极静片4、L极动片6、N极静片5、N极动片7四部分,L、N极静片和普通通用插座一样,只是靠动片一侧被切除,留下一缺口。L、N极动片呈倒n形,左上角有一触点与各自的静片相连,左侧用来加紧插头,右侧是连接各自引线8、9的触点。L极静片4和N极静片5固定在插座本体1上,L极动片6和N极动片7固定在动片滑板12上。E极2插孔金属弹片呈U形,左右各有一个滑块10和11。动片滑板12的前端内侧有两个斜面分别两个滑块10和11的外侧斜面相接触,动片滑板12通过螺杆与旋钮14相连。旋钮的结构如附图三所示,两侧有突出的啮合齿,与胶壳上的齿圈啮合,使旋钮不能自由转动。啮合齿有一定的弹性,受力后径向变形,与齿圈脱离,使旋钮可自由转动。通用安全插座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非工作状态,L极、N极的动、静片分开,L极、N极动片与各自的引线分离,E极金属弹片自然张开,此时插孔内金属弹片都不带电(附图1所示)。当插头插入插孔后,逆时针转动调节旋钮,调节螺杆推动动片滑板向前移动,使L极动片、N动片与各自的静片接触,夹紧插头。动片滑板内侧斜面与滑块的斜面产生相对运动,推动E极左右滑块10和11向中间平行移动,挤压E极插孔内金属弹片,夹紧地线插头。同时,动片滑板上L、N极动片的引线触点与各自的引线接触,指示灯亮,表明插座金属弹片有电,并构成回路,插座进入工作状态(附图2所示)。拔插头前,顺时针转动调节旋钮,调节螺杆带动动片滑板向后退,使L极、N极动片与各自的静片分开,并与各自的引线脱离,插座金属弹片无电,指示灯熄灭。同时E极夹紧滑块失去作用力,自然松开。插座进入非工作状态。此时由于插孔内金属弹片处于松弛状态,电源插头可以很轻松地拔出或插入。旋转调节旋钮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旋钮两侧的啮合齿,使之与胶壳上的齿圈脱离,旋转到位后,松开手指,旋钮的齿圈又回到啮合状态,锁定旋钮的位置。因此插座无论在工作状态下,还是在非工作状态下都能锁定动片滑板,这样保证插座在工作状态下,插头与插座良好接触,非工作状态下,插座金属弹片不带电。本技术的技术特征是1、非工作状态下,插孔内金属弹片不带电,安全性好。2、非工作状态下,插孔呈松弛状,插拔插头无需用力。使用方便,插拔时不会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3、工作状态下,插孔内金属弹片呈夹紧状态,插头不移动、不松动,接触效果更好。4、旋钮调节装置既起到开关的作用,又能夹紧插头。其自锁装置,既保证了可靠性,又能防止儿童的误操作。本技术既可以做成通用型多功能插座,也可以稍加修改用在专用型插座上,还可以用在壁式固定插座上。它的使用及安全性能好,加工简便,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投资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安全插座,由插座本体,电极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极静片(4)、(5)固定在本体(1)上,电极动片(6)、(7)与动片滑板(12)连接,动片滑板(12)通过螺杆与调节旋钮(14)相连;接地E电极(2)两侧有E极夹紧滑块(10)、(11),所述的E极夹紧滑块(10)、(11)紧靠动片滑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L极和N极的插孔分成L极静片(4)、L极动片(6)、N极静片(5)、N极动片(7)四部分,L、N极静片和普通通用插座一样,只是靠动片一侧被切除,留下一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用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L、N极动片呈倒n形,左上角有一触点与各自的静片相连,左侧用来加紧插头,右侧是连接各自引线的触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E极(2)插孔金属弹片呈U形,左右各有一个滑块(10),(11);动片滑板(12)的前端内侧有两个斜面分别两个滑块(10),(1)的外侧斜面相接触,动片滑板(12)通过螺杆与旋钮(14)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调节旋钮(14)两侧有突出的啮合齿,与胶壳上的齿圈啮合,啮合齿有一定的弹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通用安全插座,特别适用于电工产品领域。本技术由插座本体,电极等组成,电极静片固定在本体上,电极动片与动片滑板连接,动片滑板通过螺杆与调节旋钮相连;接地E电极两侧有E极夹紧滑块,所述的E极夹紧滑块紧靠动片滑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插拔方便、使用自如,安全可靠等优点。文档编号H01R13/40GK2388730SQ99243458公开日2000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施爱龙, 陶胜龙 申请人:施爱龙, 陶胜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安全插座,由插座本体,电极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极静片(4)、(5)固定在本体(1)上,电极动片(6)、(7)与动片滑板(12)连接,动片滑板(12)通过螺杆与调节旋钮(14)相连;接地E电极(2)两侧有E极夹紧滑块(10)、(11),所述的E极夹紧滑块(10)、(11)紧靠动片滑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爱龙陶胜龙
申请(专利权)人:施爱龙陶胜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