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36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总主控模块和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电池,壳体的正侧面设有第一无线充电位,壳体内设有与第一无线充电位对应的第一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一主控模块,第一主控模块与总主控模块连接;壳体的背侧面设有第二无线充电位,壳体内设有与第二无线充电位对应的第二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二主控模块,第二主控模块与总主控模块连接;壳体上还设有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充电装置在壳体内由充电电池对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供电,能对处于第一充电位和第二充电位的电子终端无线充电,又能利用充电接口充电,重量减轻,便于携带。携带。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是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人们使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耗电量越来越大,故而需要频繁对电子产品充电。在外出时,一般都是采用充电宝对电子产品充电。然而,现有的充电宝都是通过充电接口,连接充电线对电子产品充电,这样的充电方式,效率较低,并且必须随时携带充电线;另外,现有的充电宝,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能为电子终端提供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简单方便,便于携带。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总主控模块和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电池,壳体的正侧面设有第一无线充电位,壳体内设有与第一无线充电位对应的第一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一主控模块,第一主控模块与总主控模块连接;壳体的背侧面设有第二无线充电位,壳体内设有与第二无线充电位对应的第二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二主控模块,第二主控模块与总主控模块连接;壳体上还设有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接口。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底部设有第一隔磁片;第二感应线圈底部设有第二隔磁片。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外和第二线圈外都设有吸附磁铁。
[0007]更优选地,所述吸附磁铁由多个磁铁单元组成环绕形成。
[0008]更优选地,所述吸附磁铁呈环圈型或圆弧型。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开关控制键,开关控制键与总主控模块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指示灯,指示灯与总主控模块连接。
[0011]更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与底壳配合的面壳,第一无线充电位设置在面壳上,第二无线充电位设置在底壳的背面上。
[0012]更优选地,所述面壳上安放有防滑硅胶垫。
[0013]更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携带的穿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在壳体内由充电电池对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供电,这样可对分别处于第一充电位和第二充电位的电子终端无线充电,并且又能利用充电接口接线为电子终端充电,从而能为电子终端提供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简单方便,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0017]图1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该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内设有总主控模块20和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电池30,壳体10的正侧面设有第一无线充电位101,壳体10内设有与第一无线充电位101对应的第一感应线圈41,第一感应线圈41连接有第一主控模块40,第一主控模块40与总主控模块20连接;壳体的背侧面设有第二无线充电位102,壳体内设有与第二无线充电位102对应的第二感应线圈51,第二感应线圈51连接有第二主控模块50,第二主控模块50与总主控模块20连接;壳体10上还设有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接口13;在使用时,在两个电子终端分别处于第一充电位101和第二充电位102时,可由充电电池30分别向第一感应线圈41和第二感应线圈51供电,壳体10上的充电接口13在通过外接线外接电源时,可向充电电池30充电;也可采用充电接口接线为电子终端充电,这样能为电子终端提供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简单方便,便于携带。
[0018]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电子终端为手机、耳机和手表;能无线充电的电子终端放置在第一无线充电位101和第二无线充电位102进行充电,不能无线充电的电子充电可通过充电接口接线充电。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无线充电位101对应无线充电的电子终端为手机和具有耳机仓的耳机;第二无线充电位102对应无线充电的电子终端为手表。
[0019]所述第一感应线圈41底部设有第一隔磁片42;第二感应线圈51底部设有第二隔磁片52,第一隔磁片42和第二隔磁片52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具有导磁、挡磁、导热的作用。
[0020]所述第一线圈41外和第二线圈51外都设有吸附磁铁60,在电子终端放置在第一充电位101和第二充电位102时,吸附磁铁60吸附电子终端,防止电子终端移位。根据设计构思,所述吸附磁铁可以呈环圈型,所述吸附磁铁也可以呈圆弧型。所述吸附磁铁60由多个磁铁单元61环绕形成,由磁铁单元61组合成环圈型或圆弧型。
[0021]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开关控制键70,开关控制键70与总主控模块20连接,当开关控制键70接通时,充电电池向第一感应线圈41和第二感应线圈51供电;当开关控制键70断开时,充电电池停止向第一感应线圈41和第二感应线圈51供电。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指示灯80,指示灯80与总主控模块20连接。指示灯80包括4个电量指示灯和1个无线充指示灯,电量指示灯可以显示充电电池的电量,而无线充指示灯可在手机和耳机充电时显示充电状态。
[0022]所述壳体10包括底壳11和与底壳配合的面壳12,第一无线充电位101设置在面壳12上,第二无线充电位102设置在底壳11的背面上,充电电池30、总主控模块20、第一感应线圈41、第一主控模块40、第二感应线圈51和第二主控模块50都设置在底壳11与面壳12之间。所述面壳12上安放有防滑硅胶垫121,以防止电子终端滑动。
[0023]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用于携带的穿孔14,可采用带绳穿过穿孔14,以方便携带。
[00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且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总主控模块和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电池,壳体的正侧面设有第一无线充电位,壳体内设有与第一无线充电位对应的第一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一主控模块,第一主控模块与总主控模块连接;壳体的背侧面设有第二无线充电位,壳体内设有与第二无线充电位对应的第二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二主控模块,第二主控模块与总主控模块连接;壳体上还设有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底部设有第一隔磁片;第二感应线圈底部设有第二隔磁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外和第二线圈外都设有吸附磁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玄蜂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