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道加热器及热流道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87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热流道领域,公开了一种流道加热器及热流道安装结构。所述流道加热器包括:连接管件、加热套件和加热元件;所述连接管件内部竖直设有液流通道,所述加热套件呈管状,所述加热套件套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连接管件的外部,管腔的腔壁紧贴所述连接管件的外部设置;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对所述加热套件进行加热。所述流道加热器将连接管件和加热套件设置成分体式结构,使得所述连接管件和所述加热套件能独立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加热套件具有更高的通用性,所述加热套件能独立拆卸维修或更换,使得所述流道安装结构的应用成本更低,维修和安装更方便。维修和安装更方便。维修和安装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道加热器及热流道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热流道领域,特别是一种流道加热器及热流道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利用模具生产塑料件产品时,为了保证注塑料分流注塑时的温度会在注塑机的注嘴下连接个分流板,在分流板的底部根据模具的浇口位置竖直设置热咀和针阀。
[0003]在部分模具应用场景中,热咀是需要通过流道加热器连接的。现有流道加热器为一体式结构,在流道加热器内部设有供注塑料流动的通道结构,在流道加热器的外壁根据加热效果需要设置加热槽,加热槽内设置发热件,通过发热件的加热功能对通道结构内的注塑料进行加热;但是一体式结构的流道加热器内外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生产效果低,且当流道加热器内流道结构需要整个更换,导致模具的流道结构更换或维修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道加热器热流道安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热流道结构中流道加热器加工效率低和更换及维修不方便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流道加热器,其连接管件、加热套件和加热元件;所述连接管件和所述加热套件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连接管件内部竖直设有液流通道,所述液流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管件的顶端的端面和底端的端面;所述加热套件呈管状,其内部竖向贯穿设有管腔;所述加热套件套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连接管件的外部,所述管腔的腔壁紧贴所述连接管件的外部设置;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加热套件的外部,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对所述加热套件进行加热。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件的顶端的外壁设有限位凸沿,所述连接管件的底部的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可拆卸地卡合安装有弹簧卡环,所述弹簧卡环凸起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所述加热套件从所述连接管件的底部自下而上的套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外部;所述加热套件的顶端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凸的底面沿紧贴设置,所述加热套件的底端的端面与所述弹簧卡环的顶面紧贴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件的顶端的外壁设有限位凸沿,所述连接管件的底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管件的底部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地卡合安装锁紧环,所述锁紧环凸起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所述加热套件从所述连接管件的底部自下而上的套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外部;所述加热套件的顶端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凸的底面沿紧贴设置,所述加热套件的底端的端面与所述锁紧环的顶面紧贴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为电加热线;所述加热套件的外壁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加热线铺设于所述加热槽内。
[0010]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为石墨烯电热膜,所述石墨烯电热膜包裹于所述加热套件的外壁。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件的顶部设有嵌套部,所述嵌套部用于嵌入安装至所述分流板的嵌套孔内;所述液流通道的底部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用于与所述热咀的顶部对接。
[0012]一种热流道安装结构,其包括,分流板、热咀、针阀和如上所述的流道加热器;所述分流板内设有分流通道;所述分流板的顶面设有注液口,所述分流板底部设有嵌套孔,所述嵌套孔内竖直向下设有分液口;所述分流板水平设置,所述连接管件的顶部嵌入所述嵌套孔内,所述分流板的分液口与所述连接管件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热咀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件的底部,所述连接管件的出液口与所述热咀的进液端连通;所述针阀设置于所述分流板的顶部,所述针阀的顶针件能竖向穿过所述分流板和导流镶件,并延伸至所述流道加热器的连接管件中。
[0013]优选地,所述分流板的顶部设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驱动端竖向设置,并与所述针阀传动连接。
[0014]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0015]所述流道加热器将连接管件和加热套件设置成分体式结构,使得所述连接管件和所述加热套件能独立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流道加热器更换时,根据加工或维修需要可以灵活选择对应内径的所述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的外壁规格不变的,所述加热套件能紧密贴合组装在不同规格的连接管件上,所述加热套件具有更高的通用性,所述加热套件能独立拆卸维修或更换,使得所述流道安装结构的应用成本更低,维修和安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流道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道加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道加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道加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道加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流道加热器100,连接管件110,液流通道111,进液口112,出液口113,限位凸沿114,环形凹槽115,弹簧卡环116,嵌套部117,对接孔118,加热套件120,加热槽121,分流板130,热咀131,顶针件132,伸缩气缸133,注嘴1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热流道安装结构,其包括,分流板130、热咀131、针阀和流道加热器100;所述分流板130内设有分流通道;所述分流板130的顶面设有注液口,所述分流板130底部设有嵌套孔,所述嵌套孔内竖直向下设有分液口;所述分流板130水平设置,所述连接管件110的顶部嵌入所述嵌套孔内,所述分流板130的分液口与所述连接管件110的进液口112连通;所述热咀131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件110的底部,所述连接管件110的出液口113与所述热咀131的进液端连通;所述针阀设置于所述分流板130的顶部,所述针阀的顶针件132能竖向穿过所述分流板130和导流镶件,并延伸至所述流道加热器100的连接管件110中。
[0024]具体的,注塑机的注嘴134与所述分流板130的注液口对接,注塑料进入所述分流板130中被加热并沿着分流通道被分流至不同位置的所述分液口处;所述流道加热器100中的嵌套部117插入所述嵌套孔内,所述热咀131通过螺纹结构从下往上的与所述流道加热器100中的连接管件110的底端连接,且所述热咀131顶部的凸起端插入所述流道加热器100中的对接孔118内,使得所述热咀131与所述分流板130内的分流通道连通。所述流道加热器100使得所述热咀131稳定的连接于所述分流板130的下方,所述热咀131能向下延伸更长的距离,且所述热流加热器根据内部液流通道111的内径尺寸和注塑加工要,能实时对流经的注塑料进行加热保温操作,保证塑料件的成型质量。
[0025]所述流道加热器100,其包括:连接管件110、加热套件120和加热元件;所述连接管件110和所述加热套件120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连接管件110内部竖直设有液流通道111,所述液流通道111的进液口112和出液口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件、加热套件和加热元件;所述连接管件和所述加热套件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连接管件内部竖直设有液流通道,所述液流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管件的顶端的端面和底端的端面;所述加热套件呈管状,其内部竖向贯穿设有管腔;所述加热套件套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连接管件的外部,所述管腔的腔壁紧贴所述连接管件的外部设置;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加热套件的外部,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对所述加热套件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的顶端的外壁设有限位凸沿,所述连接管件的底部的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可拆卸地卡合安装有弹簧卡环,所述弹簧卡环凸起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所述加热套件从所述连接管件的底部自下而上的套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外部;所述加热套件的顶端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凸的底面沿紧贴设置,所述加热套件的底端的端面与所述弹簧卡环的顶面紧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的顶端的外壁设有限位凸沿,所述连接管件的底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管件的底部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地卡合安装锁紧环,所述锁紧环凸起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所述加热套件从所述连接管件的底部自下而上的套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外部;所述加热套件的顶端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凸的底面沿紧贴设置,所述加热套件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熠王桂林朱训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弗伦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