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连接器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986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扣锁装置,该扣锁装置由一活动扣体与一座体组成,所述活动扣体的前方设有向前突出的靠压接口卡一端的靠压机构,所述活动扣体的后方设有一向上突出的推柄部,所述活动扣体的后方的下表面设有一钩环,所述活动扣体的两侧设置凸轨,所述凸轨与座体两侧设置的凹槽对应插合,拉力簧的一端钩固在座体的钩柱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扣体的钩环钩接形成回拉力,通过推拉所述推柄部及与所述拉力簧的回拉力配合,使所述活动扣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所述靠压机构靠压或释放所述接口卡的一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扣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直接推压接口卡进入定位即可扣合固定的扣锁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电脑不断地进步,为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电脑组件的精密度、体积及结构不断地研发出新的变化。如图1所示,其中电脑连接器10可供电脑接口卡20一端插合,而接口卡20的另一端由连接器10的扣簧装置30扣合固定;如图2所示,该扣簧装置30最主要的特性结构,为一具弹性的簧臂301,并在两侧设有扣块301a,以扣簧装置30的簧臂301的中心为固定轴。在使用时,如图1~3,连接器10供接口卡20的一端插固,再用两手向后推掰扣簧装置30簧臂301两侧的扣块301a,令簧臂301呈弧状,以形成较大的开口可供接口卡20的另一端置入,再放开双手,簧臂301即可弹回定位,并以其两侧的扣块301a扣合固定接口卡20;当欲取出接口卡20时,即以双手推掰扣簧装置30簧臂301两侧的扣块301a,则簧臂301呈弧状,使扣块301a脱离接口卡20即可取出。但,该结构需通过双手才能将簧臂301两侧的扣块301a推掰开,使下压接口卡20进入定位的操作极为不便,而且,还需借助小工具固定两扣块301a防止弹回,才能顺利地将接口卡20压入定位,确实有不便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扣锁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直接推压接口卡进行定位实现扣合固定的扣锁装置,可以实现方便快速组合的功效。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扣锁装置,该扣锁装置由一活动扣体与一座体组成,所述活动扣体的前方设有向前突出的靠压接口卡一端的靠压机构,所述活动扣体的后方设有一向上突出的推柄部,所述活动扣体的后方的下表面设有一钩环,所述活动扣体的两侧设置凸轨,所述凸轨与座体两侧设置的凹槽对应插合,拉力簧的一端钩固在座体的钩柱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扣体的钩环钩接形成回拉力,通过推拉所述推柄部及与所述拉力簧的回拉力配合,使所述活动扣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所述靠压机构靠压或释放所述接口卡的一端。所述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扣体两侧处的凸片。所述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扣体两侧处的、向上弯折具有倾斜面的靠压部,当安装接口卡时,通过下压接口卡,使接口卡的端面依靠压部的倾斜面向后推动所述活动扣体,接口卡定位后,所述活动扣体通过所述拉力簧的回拉力向前移动,所述靠压部的下表面靠压在所述接口卡的一端的上方。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的连接器与接口卡插合示意图;图2为公知的连接器扣锁装置简易示意图;图3为公知的连接器扣锁装置掰开简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活动扣体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活动扣体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连接器的扣锁装置使用状态变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扣锁装置50,请参照图4~图7,该扣锁装置50由一活动扣体501与一座体502所组成,其中,活动扣体501的前方两侧设有凸片501e和具有向上弯折倾斜面的靠压部501a,另,在活动扣体501的后方弯折设置一推柄部501b,在活动扣体501的后方的下表面设置一钩环501c,活动扣体501的两侧设置凸轨501d,与设置在座体502两侧的凹槽502a对应插合,拉力簧60的一端钩固于座体502的钩柱502b,另一端钩接在活动扣体501的钩环501c上,使活动扣体501形成向前的回拉力,且活动扣体501可在推拉所述推柄部及与所述拉力簧的回拉力配合下往复活动,并防止接口卡脱落;其中,所述活动扣体501的凸片501e与靠压部501a可仅选择其一设置。图7为本技术连接器的扣锁装置使用状态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接口卡20倾斜插入连接器40,接口卡20的另一端靠在活动扣体501的靠压部501a倾斜面上,直接下压接口卡20,其下压的力量会通过靠压部501a的倾斜面形成向后推动的力量,使活动扣体501后退,接口卡20逐渐下降定位于座体502的顶置部502c,活动扣体501受到拉力簧60的回拉定位,并以靠压部501a的底面与两侧凸片501e的底面靠压固定接口卡20,以防止其位移;当欲取出接口卡20时,仅需以手指推动活动扣体501的推柄部501b,令活动扣体501后退即可顺利取出。在活动扣体501仅设置凸片501e而无设置靠压部501a的情况下,接口卡20的置入或取出,均需以手指推动活动扣体501的推柄部501b,令活动扣体501后退,以完成接口卡20的置入或取出。本技术的结构可实现单手快速控制操作的功效,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它根据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扣锁装置,该扣锁装置由一活动扣体与一座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扣体的前方设有向前突出的靠压接口卡一端的靠压机构,所述活动扣体的后方设有一向上突出的推柄部,所述活动扣体的后方的下表面设有一钩环,所述活动扣体的两侧设置凸轨,所述凸轨与座体两侧设置的凹槽对应插合,拉力簧的一端钩固在座体的钩柱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扣体的钩环钩接形成回拉力,通过推拉所述推柄部及与所述拉力簧的回拉力配合,使所述活动扣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所述靠压机构靠压或释放所述接口卡的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连接器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扣体两侧处的凸片。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的连接器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扣体两侧处的、向上弯折具有倾斜面的靠压部,当安装接口卡时,通过下压接口卡,使接口卡的端面依靠压部的倾斜面向后推动所述活动扣体,接口卡定位后,所述活动扣体通过所述拉力簧的回拉力向前移动,所述靠压部的下表面靠压在所述接口卡的一端的上方。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扣锁装置,该扣锁装置由一活动扣体与一座体组成,所述活动扣体的前方设有向前突出的靠压接口卡一端的靠压机构,所述活动扣体的后方设有一向上突出的推柄部,所述活动扣体的后方的下表面设有一钩环,所述活动扣体的两侧设置凸轨,所述凸轨与座体两侧设置的凹槽对应插合,拉力簧的一端钩固在座体的钩柱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扣体的钩环钩接形成回拉力,通过推拉所述推柄部及与所述拉力簧的回拉力配合,使所述活动扣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所述靠压机构靠压或释放所述接口卡的一端。文档编号H01R13/639GK2791949SQ20052000019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游万益 申请人: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扣锁装置,该扣锁装置由一活动扣体与一座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扣体的前方设有向前突出的靠压接口卡一端的靠压机构,所述活动扣体的后方设有一向上突出的推柄部,所述活动扣体的后方的下表面设有一钩环,所述活动扣体的两侧设置凸轨,所述凸轨与座体两侧设置的凹槽对应插合,拉力簧的一端钩固在座体的钩柱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扣体的钩环钩接形成回拉力,通过推拉所述推柄部及与所述拉力簧的回拉力配合,使所述活动扣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所述靠压机构靠压或释放所述接口卡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万益
申请(专利权)人: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