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46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包括:基材;设置于基材中间的中部光学区;设置于中部光学区内侧的鼻侧周边离焦光学区;设置于中部光学区外侧的颞侧周边离焦光学区;设置于基材内间隔均匀的蓝光吸收颗粒;设置于基材外侧的五氧化二铌层;设置于五氧化二铌层外侧的复合增透层,复合增透层包括氧化铟层和氧化铟锡层;设置于复合增透层上间隔均匀的纳米增透孔;设置于复合增透层外侧的抗污层;设置于抗污层外侧的抗辐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中部光学区、鼻侧周边离焦光学区和颞侧周边离焦光学区,促进远视眼球正视化过程,具有视野宽阔、配戴顺应性好等优点。配戴顺应性好等优点。配戴顺应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


[0001]本技术涉及镜片
,特别涉及一种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

技术介绍

[0002]儿童的眼球增长依赖着视网膜周边离焦调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促进眼球增长,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可以控制近视眼球增长。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延缓眼球增长,矫正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可以促进远视眼球正视化过程。
[0003]现有周边焦点防控眼镜片结构复杂,效果较差,并且该类镜片膜层单一,功能性单一,使用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通过设置中部光学区、鼻侧周边离焦光学区和颞侧周边离焦光学区,促进远视眼球正视化过程,具有视野宽阔、配戴顺应性好等优点;通过复合增透层,将复合增透层设置成氧化铟层和氧化铟锡层、设置在复合增透层上的纳米增透孔,有效减少或消除镜片光线反射,从而提升镜片的透光度。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设置于基材中间的中部光学区;设置于中部光学区内侧的鼻侧周边离焦光学区;设置于中部光学区外侧的颞侧周边离焦光学区;设置于基材内间隔均匀的蓝光吸收颗粒;设置于基材外侧的五氧化二铌层;设置于五氧化二铌层外侧的复合增透层,复合增透层包括氧化铟层和氧化铟锡层;设置于复合增透层上间隔均匀的纳米增透孔;设置于复合增透层外侧的抗污层;设置于抗污层外侧的抗辐射层。
[000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抗污层为氧化硅层。
[000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复合增透层的厚度为50

100μm。
[000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抗辐射层二氧化钛层。
[000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五氧化二铌层、复合增透层、抗污层和抗辐射层之间通过透明粘合剂粘合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1]1)通过设置中部光学区、鼻侧周边离焦光学区和颞侧周边离焦光学区,促进远视眼球正视化过程,具有视野宽阔、配戴顺应性好等优点;通过复合增透层,将复合增透层设置成氧化铟层和氧化铟锡层、设置在复合增透层上的纳米增透孔,有效减少或消除镜片光线反射,从而提升镜片的透光度。
[0012]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的剖面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基材10,中部光学区11,鼻侧周边离焦光学区12,颞侧周边离焦光学区13,蓝光吸收颗粒14,五氧化二铌层20,复合增透层30,氧化铟层31,氧化铟锡层32,纳米增透孔33,抗污层40,抗辐射层5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9]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的剖面图。如图所示,一种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10;设置于基材10中间的中部光学区11;设置于中部光学区11内侧的鼻侧周边离焦光学区12;设置于中部光学区11外侧的颞侧周边离焦光学区13;设置于基材10内间隔均匀的蓝光吸收颗粒14;设置于基材外侧的五氧化二铌层20;设置于五氧化二铌层20外侧的复合增透层30,复合增透层30包括氧化铟层31和氧化铟锡层32;设置于复合增透层30上间隔均匀的纳米增透孔33;设置于复合增透层30外侧的抗污层40,抗污层40为氧化硅层;设置于抗污层40外侧的抗辐射层50,抗辐射层50二氧化钛层。
[0020]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将基材10中间设置成中部光学区11,在中部光学区11内侧设置鼻侧周边离焦光学区12,在中部光学区11外侧设置成颞侧周边离焦光学区13,促进远视眼球正视化过程,使镜片具有视野宽阔、配戴顺应性好等优点。在基材10内设置间隔均匀的蓝光吸收颗粒14,使镜片阻挡绝大部分有害蓝光。在基材10外侧设置五氧化二铌层20,增强基材10整体的强度和密度。在五氧化二铌层20外侧设置复合增透层30,复合增透层30包括氧化铟层31和氧化铟锡层32,通过氧化铟层31和氧化铟锡层32、设置在复合增透层30上间隔均匀的纳米增透孔33,有效减少或消除镜片光线反射,从而提升镜片的透光度。在复合增透层30外侧设置抗污层40,避免油污污染。在抗污层40外侧设置抗辐射层50,避免静电辐射干扰。
[0021]值得一提的是,复合增透层30为50

100μm,五氧化二铌层20、复合增透层30、抗污层40和抗辐射层50之间通过透明粘合剂粘合连接。五氧化二铌层20、复合增透层30、抗污层40和抗辐射层50之间通过透明粘合剂,连接十分紧密。
[0022]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蓝光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设置于所述基材中间的中部光学区;设置于所述中部光学区内侧的鼻侧周边离焦光学区;设置于所述中部光学区外侧的颞侧周边离焦光学区;设置于所述基材内间隔均匀的蓝光吸收颗粒;设置于所述基材外侧的五氧化二铌层;设置于所述五氧化二铌层外侧的复合增透层,所述复合增透层包括氧化铟层和氧化铟锡层;设置于所述复合增透层上间隔均匀的纳米增透孔;设置于所述复合增透层外侧的抗污层;设置于所述抗污层外侧的抗辐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公兴
申请(专利权)人: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