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子分子、该衔接子分子与生物分子结合而成的生物分子-衔接子分子复合体、生物分子分析装置和生物分子分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9394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4
更简便且切实地使生物分子在纳米孔内往复运动。一种衔接子分子,其与分析对象的生物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结合,且具有由单链核苷酸构成的立体结构形成区域。成的立体结构形成区域。成的立体结构形成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衔接子分子、该衔接子分子与生物分子结合而成的生物分子

衔接子分子复合体、生物分子分析装置和生物分子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分析中使用的衔接子分子、结合有该衔接子分子的生物分子

衔接子分子复合体、生物分子分析装置和生物分子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蛋白质、核酸分子等生物分子分别具有氨基酸、核苷酸这样的单体连接而成的结构。对于这些生物分子的蛋白质,使用自动进行埃德曼法的装置(被称为肽测序仪或蛋白质测序仪)来确定单体序列。作为确定核酸分子的单体序列(碱基序列)的装置,已知采用桑格法、Maxam

Gilbert法的第一代测序仪;使用将焦磷酸测序法、桥式PCR法与边合成边测序(sequence

by

synthesis,SBS)技术组合的方法的第2代测序仪。
[0003]另一方面,在下一代DNA测序仪的领域中,不进行延伸反应、荧光标记,以电的方式对DNA的碱基序列直接进行测定的方法受到关注。具体而言,关于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衔接子分子,其能够与分析对象的生物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结合,且具有由单链核苷酸构成的立体结构形成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具备:双链核酸区域,其由彼此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且具有与所述分析对象的生物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结合的一个端部;以及单链核酸区域,其与该双链核酸区域中的不同于所述一个端部的另一个端部连接、且具有所述立体结构形成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具备:双链核酸区域,其由彼此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且具有与所述分析对象的生物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结合的一个端部;以及一对单链核酸区域,其与该双链核酸区域中的不同于所述一个端部的另一个端部连接、且由彼此不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所述立体结构形成区域位于这一对单链核酸区域中具有5

末端的单链核酸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具备相对于所述立体结构形成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的立体结构形成抑制寡聚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形成抑制寡聚体与所述立体结构形成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了杂交,相比于立体结构形成抑制寡聚体进行了杂交的部分更靠近末端的一侧为单链。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单链核酸区域中端部为3

末端的单链核酸区域具备与所述生物分子的分析装置中的纳米孔的直径相比直径更大的防脱落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部为能与所述单链核酸区域结合的分子或在所述单链核酸区域内的互补区域形成的发夹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单链核酸区域中端部为3

末端的单链核酸区域具备可结合分子马达的分子马达结合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分子马达结合部的单链核酸区域具备使引物可在比该分子马达结合部更靠近3

末端的一侧进行杂交的引物结合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子马达结合部与所述引物结合部之间,具有无法结合所述分子马达的间隔区。11.一种衔接子分子,其为能与分析对象的生物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结合、且由单链核苷酸构成的衔接子分子,具有多个如下的组,所述组为可结合分子马达的分子马达结合部与使引物可在比该分子马达结合部更靠近3

末端的一侧进行杂交的引物结合部的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子马达结合部与所述引物结合部之间,具有无法结合所述分子马达的间隔区。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生物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结合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具备与所述生物分子的分析装置中的纳米孔的直径相比直径更大的防脱落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部为能与所述单链核酸区域结合的分子或在所述单链核酸区域内的互补区域形成的发夹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具备:双链核酸区域,其由彼此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且具有与所述分析对象的生物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结合的一个端部;以及单链核酸区域,其与该双链核酸区域中的不同于所述一个端部的另一个端部连接、末端为3

末端、且具有所述分子马达结合部和所述引物结合部的多个组。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具备:双链核酸区域,其由彼此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且具有与所述分析对象的生物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结合的一个端部;以及一对单链核酸区域,其与该双链核酸区域中的不同于所述一个端部的另一个端部连接、且由彼此不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所述分子马达结合部和所述引物结合部的多个组位于这一对单链核酸区域中具有3

末端的单链核酸区域内。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单链核酸区域中具有5

末端的单链核酸区域具有立体结构形成区域。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具备相对于所述立体结构形成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的立体结构形成抑制寡聚体。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形成抑制寡聚体与所述立体结构形成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了杂交,相比于立体结构形成抑制寡聚体进行了杂交的部分更靠近末端的一侧为单链。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单链核酸区域中具有5

末端的单链核酸区域具有与分子马达的结合力比所述生物分子低的分子马达脱离诱导部。21.一种衔接子分子,其能与分析对象的生物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结合,且具有与分子马达的结合力比所述生物分子低的分子马达脱离诱导部。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马达脱离诱导部为不具有磷酸二酯键的碳链或脱碱基序列部。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在相比于所述分子马达脱离诱导部更靠近5

末端的一侧进一步具有由单链核苷酸构成的立体结构形成区域。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具备:双链核酸区域,其由彼此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且具有与所述分析对象的生物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结合的一个端部;以及单链核酸区域,其与该双链核酸区域中的不同于所述一个端部的另一个端部连接、末端为5

末端、且具有所述分子马达脱离诱导部。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具备:双链核酸区域,其由彼此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且具有与所述分析对象的生物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结合的一个端部;以及一对单链核酸区域,其与该双链核酸区域中的不同于所述一个端部的另一个端部连接、且由彼此不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所述分子马达脱离诱导部位于这一对单链核酸区域中具有5

末端的单链核酸区域内。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具备相对于所述立体结构形成区
域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的立体结构形成抑制寡聚体。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衔接子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堀玲奈后藤佑介藤冈满柳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