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动态三维微裂纹扩展传感器制备方法、传感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静动态三维微裂纹扩展传感器制备方法、传感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传感器是实现结构健康监测的关键环节,将压阻材料(如石墨、炭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压电陶瓷(如钛酸铅、氧化锌、锆钛酸铅)等导电/压电材料掺入水泥混凝土中制成本征感知块材,水泥基压电感知块材则需要经过混合、压制、极化等一系列处理,并埋置或嵌入各类结构体系,操作复杂不适应实际施工。同时,随着传感功能材料的发展,电阻应变片(丝)、压电陶瓷、疲劳寿命丝、形状记忆合金、光纤光栅等相继出现,但面向工程领域的这些传感器件要么需埋入结构体系、埋入工艺复杂、成活率低,要么造价高、寿命短,要么抗干扰能力差、耐腐蚀性差,要么与混凝土相容性差,进而影响结构力学性能。
[0004]与上述本征感知块材相比,柔性感知薄膜可提前制备省去了现场制作环节,而且能很好的贴敷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动态三维微裂纹扩展传感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制压阻/压电感知功能材料分散料,并将其附着至纤维布基体表面,得到压阻/压电感知纤维布;预拉伸处理压阻/压电感知纤维布,产生三维微裂纹,得到压阻/压电感知三维微裂纹纤维布;微波烧蚀压阻/压电感知三维微裂纹纤维布,除去纤维布基体,形成三维卷曲骨架,得到压阻/压电感知三维微裂纹功能骨架;在压阻/压电感知三维微裂纹功能骨架两面分别涂覆导电层,进而形成电极;对表面形成电极的压阻/压电感知三维微裂纹功能骨架进行极化处理;用弹性体封装压阻/压电感知三维微裂纹功能骨架,得到静动态三维微裂纹扩展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动态三维微裂纹扩展传感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表面形成电极的压阻/压电感知三维微裂纹功能骨架进行极化处理的过程中,采用一块设定厚度且面积与涂覆银浆面积相等的导体叠覆在压阻/压电感知三维微裂纹功能骨架上面,一同放置在极化装置点接触电极与底部电极之间进行极化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动态三维微裂纹扩展传感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压阻/压电感知功能材料分散料的过程为:配制压电功能材料前驱液;利用超声表面活性剂方法,将具有压阻功能的材料混溶分散于压电功能材料前驱液中,得到压阻/压电感知功能材料分散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健林,周晓阳,聂华荣,高乙博,李治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