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合成嘧啶-2-胺的N-芳基化衍生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69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合成嘧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合成嘧啶
‑2‑
胺的N

芳基化衍生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化学
,涉及一种利用亚铜配合物催化合成嘧啶
‑2‑
胺的N

芳基化衍生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Buchwald

Hartwig偶联反应是直接构建C

N键合成相关含氮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其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中。其中,由于嘧啶
‑2‑
胺是许多抗肿瘤药物(例如伊马替尼碱)中的常见结构,其衍生物的Buchwald

Hartwig偶联反应尤其重要,该反应可实现嘧啶
‑2‑
胺结构的引入,并可应用于嘧啶
‑2‑
胺的修饰,为药物合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然而,目前该催化工艺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贵金属、高用量配体、反应条件苛刻以及低催化剂转化数等(J.Org.Chem.2017,82,12603;2019,84,15079)。此外,利用异相催化剂实现该类反应也有报道,如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合成嘧啶
‑2‑
胺的N

芳基化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以N,N

配位的含间位碳硼烷配体的亚铜配合物为催化剂,以嘧啶
‑2‑
胺类化合物及卤代芳烃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室温下发生偶联反应,得到嘧啶
‑2‑
胺的N

芳基化衍生物;所述的N,N

配位的含间位碳硼烷配体的亚铜配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为硼氢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合成嘧啶
‑2‑
胺的N

芳基化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将N,N

配位的含间位碳硼烷配体的亚铜配合物、嘧啶
‑2‑
胺类化合物及卤代芳烃类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之后在室温下反应6

10h,分离纯化后,即得到所述的嘧啶
‑2‑
胺的N

芳基化衍生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合成嘧啶
‑2‑
胺的N

芳基化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嘧啶
‑2‑
胺类化合物为N

甲基嘧啶
‑2‑
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合成嘧啶
‑2‑
胺的N

芳基化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代芳烃类化合物为碘苯、4

甲基氯苯、4

甲氧基溴苯、4

硝基溴苯、2

甲基氯苯、2

甲氧基溴苯、2

溴萘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合成嘧啶
‑2‑
胺的N

芳基化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合成嘧啶
‑2‑
胺的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苏阳孙迎新高永红卞明刘振江姚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