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耐高温含氟离型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69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离型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层耐高温含氟离型膜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氟离型膜包括第一离型层、结构层和第二离型层,离型膜通过多层共挤流延方式制成,结构层材料包括聚酯类聚合物、氟树脂和功能助剂,两层离型层包括含氟类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型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抗拉伸强度,结构层与离型层间不含粘结剂,制备工艺简单,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粘结剂对离型层的污染的问题,实现了离型膜的耐高温、抗拉、成型工艺简单的技术效果。成型工艺简单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耐高温含氟离型膜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膜
,特别涉及一种多层耐高温含氟离型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趋向于功能化和多样化,对离型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子配件的制作过程中,性能优异的离型膜是不可或缺的。
[0003]中国专利CN211106113(申请号为201921296084.2)提供一种环保PET离型膜,包括PET基层,两个抗拉伸层,两个耐磨层,PET离型层,但是耐温性及抗拉伸性能不足。普通的离型膜基材一般是PP、PE、PET等,通过等离子处理、涂氟处理、或将硅离型剂涂覆于基材表面的方式制备离型膜,通常具有延展率不足、耐温性不足、易污染电子器件等缺点。中国专利CN106042553A(申请号为201610408694.1)提供一种耐高温离型膜,其离型层为聚甲基戊烯类,支撑层为聚烯烃类物质,但是该薄膜弹性模量过高,容易在电子器件热成型中产生褶皱。含氟树脂通常耐温性能好,且拉伸性能优异,将其应用于离型膜的研究越来越多,中国专利CN111002667A(申请号为201911317773.1)提供一种含氟树脂和聚酯材料构建的离型膜,包括第一原料、第二原料和第三原料,第一原料为聚四氟乙烯、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和聚氟乙烯的至少一种,第二原料为粘结材料,第三原料为聚酯材料,通过三台挤出机共挤得到结构为离型层

粘结层

支撑层的ABC三层离型膜,此离型膜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低热收缩率,但是在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使用了粘结材料,并且需要层压步骤,制备的离型膜拉伸性能不足,限制了其在膜材料领域的应用。
[0004]综上所述,普通的离型膜基材具有延展率不足、耐温性不足、实用性差等缺点,并且离型膜中的含氟树脂层与聚酯层之间由于相容性一般较差,常需要有粘结层作为过渡层,粘结层易在离型层上残留,用于电子器件的生产加工时,可能会对电子器件造成污染,因此为了满足实际应用,需开发一种无需粘结层,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耐高温性能和环保性能的离型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含氟离型膜及制备方法,离型膜自下而上包括第一离型层、结构层和第二离型层,离型膜通过多层共挤流延方式制成,结构层材料包括聚酯类聚合物、氟树脂和功能助剂,两层离型层材料相同或不同,都为含氟类树脂,本专利技术的离型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抗拉伸强度,结构层与离型层间不含粘结剂,制备工艺简单,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粘结剂对离型层的污染的问题,实现了离型膜的耐高温、抗拉、成型工艺简单的技术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耐高温含氟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离型层、结构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结构层夹设在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中间,所述的第一离型层、结构层和第二离型层由多层共挤流延方式制成三层离型膜;离型膜总厚度为60

100μm,结构层厚
度比为60

75%,第一离型层厚度比为10

25%,第二离型层厚度比为10

25%;所述结构层包括按质量分数计的以下组分:聚酯类聚合物76

87wt%、氟树脂12

19wt%和相容剂1

5wt%,所述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包含相同或不同的氟树脂。
[0008]结构层中氟树脂的含量可根据其与聚酯类聚合物混合造粒后形成的混合树脂在熔融状态下的粘度来选择,氟树脂在结构层中的含量应在12%

19%范围内,过大的占比将导致混合树脂熔融挤出后的结构层的拉伸强度降低,延展性能下降;氟树脂含量太低将导致结构层与第一离型层、结构层与第二离型层之间的固着力变差。
[0009]优选的,所述聚酯类聚合物包括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聚酯类聚合物为PC或PET。
[0010]优选的,所述聚酯类聚合物的熔融指数为5

20g/10min,拉伸强度为40

70MPa,拉伸模量为400

800MPa。
[0011]优选的,所述氟树脂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或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
[0012]优选的,所述氟树脂的熔融指数为5

20g/10min,拉伸强度20

50MPa,拉伸模量为400

800MPa。研究表明,聚合物的分子量是影响其熔融指数的重要因素,聚合物分子量越大,熔融指数越高。对于乙烯

四氟乙烯聚合物而言,四氟乙烯单元在ETFE中的占比越大,ETFE聚合物的熔融指数越大。本专利技术中氟树脂的熔融指数控制在5

20g/10min范围内,过大的熔融指数导致加工愈加困难,并且成型膜的光滑度、平整度下降,加工成本增加。
[0013]聚酯类聚合物的熔融指数测量方法参照GB/T 3682

2000,测试条件为:测试温度300℃,标称负荷1.2kg;氟树脂的熔融指数测量方法与GB/T 3682

2000相同,测试条件为:测试温度297℃,标称负荷5kg。
[0014]氟树脂与大多数热塑性聚合物之间缺乏粘合性,以氟树脂为成份的第一离型层、第二离型层在与以聚酯类聚合物为主要成份的结构层的固着力较差,在结构层中添加相容剂可以有效提高结构层与离型层之间的固着力,避免成型后结构层与第一离型层、结构层与第二离型层在定型、冷却、牵引过程中出现剥离的问题。
[0015]所述相容剂包括环状酸酐型、酸酐型、环氧型、酰亚胺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相容剂为酰亚胺改性丙烯酸树脂。
[0016]在所述酰亚胺改性丙烯酸型树脂的存在下,将热塑性的聚酯类聚合物、氟树脂在高温下进行机械混练、造粒得到结构层粒料。使用该结构层粒料制备的多层耐高温含氟离型膜的结构层的拉伸强度明显提高。所述相容剂旨在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和通过改善聚酯类聚合物与氟树脂之间的相界面以及两者的粘合性来改善结构层的性能。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层耐高温含氟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8](1)将结构层各组分按质量比称量后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牵引造粒、烘干后得到结构层粒料。
[0019](2)准备三台挤出机A、B、C,向挤出机A、C中分别加入氟树脂,用于挤出离型膜的第一离型层、第二离型层,挤出机B中加入步骤(1)中的粒料,用于挤出离型膜的结构层,三层挤出机挤出的熔体进入并在流延模头内复合,复合后的多层熔体经定型、冷却、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耐高温含氟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离型层、结构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结构层夹设在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中间,所述的第一离型层、结构层和第二离型层由多层共挤流延方式制成三层离型膜;离型膜总厚度为60

100μm,结构层厚度比为60

75%,第一离型层厚度比为10

25%,第二离型层厚度比为10

25%;所述结构层包括按质量分数计的以下组分:聚酯类聚合物76

87wt%、氟树脂12

19wt%和相容剂1

5wt%,所述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包含相同或不同的氟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合物包括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合物的熔融指数为5

20g/10min,拉伸强度为40

70MPa,拉伸模量为400

800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树脂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或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树脂的熔融指数为5

20g/10min,拉伸强度20

50MPa,拉伸模量为400

800MPa。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环状酸酐型相容剂、酸酐型相容剂、环氧型相容剂、酰亚胺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相容剂为酰亚胺改性丙烯酸树脂。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冯威尹作新王浩棣陈泽坤鲁孟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