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烘干装置与提高棉布中染料湿摩擦牢度和洗涤掉色牢度的印染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59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布料烘干装置与提高棉布中染料湿摩擦牢度和洗涤掉色牢度的印染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布料烘干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旋转连接有烘筒,烘筒内部设有导流腔,烘筒的两端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位于烘筒的中心轴处,进气管外接有蒸汽管,出气管外接有排气管;印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布料丝光处理;步骤二,布料染色;步骤三,将布料浸入放置有柔软剂、固色剂和湿摩擦提升剂的槽中;步骤四,采用烘干装置对布料进行接触式烘干;步骤五,定型、轧光、预缩和检验。预缩和检验。预缩和检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布料烘干装置与提高棉布中染料湿摩擦牢度和洗涤掉色牢度的印染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染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布料烘干装置与提高染料湿摩擦牢度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产品质量控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测试内容之一,其中皂洗牢度,特别是洗涤掉色牢度一直是困扰印染界的一大难题。
[0003]洗涤掉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皂洗后的皂液颜色,是考核染料对温处理作用的抵抗能力。
[0004]摩擦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摩擦后的掉色程度,是考核染料对机械摩擦作用的抵抗能力,分为干态摩擦和湿态摩擦。
[0005]洗涤掉色及湿摩擦牢度差的产品上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皮肤,甚至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提高洗涤掉色牢度一方面改善了纺织品的服用性能,使消费者穿着更加健康、安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此类纺织品的瓶颈问题,有助于提高国内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
[0006]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印染领域,尤其是一种全棉深色高洗涤掉色及湿摩擦牢度的印染工艺。
[0007]现有改善全棉深色洗涤掉色及湿摩擦牢度的方法主要有:丝光整理、加强皂洗、加固色剂、湿摩提升剂的方式。
[0008]但是,常规印染工艺中,再定型时将柔软剂与固色剂同浴进行加工,再定型机采用风机烘干时,定型机中的风机位于两侧,棉布在定型机中移动,风机位于棉布两侧,因此棉布两侧的风干速度快于棉布中间位置,因此棉布中的加固色剂、湿摩提升剂等会从面料的中间位置朝两侧移动,这是因为棉布在宽度方向干燥速率有较大差异造成的,使得染料泳移以及升华到织物表面。使得洗涤掉色牢度和湿摩擦牢度级别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烘干装置,烘筒内通入蒸汽,使得烘筒升温,然后烘筒给到布料接触式烘干,降低织物的含潮率,能降低因泳移造成的左中右色差现象。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1]一种布料烘干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旋转连接有烘筒,烘筒内部设有导流腔,烘筒的两端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位于烘筒的中心轴处,进气管外接有蒸汽管,出气管外接有排气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烘筒以水蒸气为热源,平幅湿织物以一定包角紧贴于烘筒,湿织物随烘筒旋转过程中,吸收筒面传导的热能气化水分,由于在烘筒旋转过程中,湿织物也就棉布是贴合在烘筒表面,因此棉布的宽度方向收入极为均匀,烘干速率也是几乎
相同的。
[0013]在湿织物烘干的过程中,水分子蒸发掉,柔软剂、固色剂和湿摩擦提升剂会留在织物上,形成均匀的小分子膜,减少其他非接触式烘干对织物表面小分子膜的破坏及氧化物对染料的影响。通过小分子膜提升湿摩擦牢度和洗涤掉色牢度的参数,使得洗涤掉色牢度可以达到4级以上、湿摩擦牢度3级以上。
[0014]在整个烘燥过程中,要尽量降低织物的含潮率,使其控制在20%左右时才进行打卷落布,这样才能降低因泳移造成的左中右色差现象。
[0015]优选的,烘筒两个外一组,且两个烘筒上下平行排布。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烘筒可以对布料进行有效烘干。
[0017]优选的,机架上设有2个调整布料进给方向和烘筒旋转方向为同向的导向辊,单个烘筒下方对应一个导向辊,导向辊位于烘筒下方。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辊位于烘筒下方,将布料从下方到上方贴合烘筒,使得布料的走料方向和水汽蒸发方向一致,均是向上,故可以提高烘干效率。接触式加热,热气流从尾部向前运动,与面料充分接触,热传导速率快,干燥效率高。
[0019]优选的,烘筒内设有设有绕烘筒中心轴螺旋布置的铜管,导流腔为铜管形成的螺旋腔。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布置使得蒸汽可贴合烘筒内壁流动,使得烘筒烘干用的筒体受热均匀。
[0021]优选的,烘筒内设有保温棉,保温棉固定在螺旋状铜管的内侧。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棉插入到螺旋状铜管中心,减少热能朝烘筒内部流动,使得热能朝烘筒外壁扩散的比例增加,提升烘干的效率。
[002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棉布中染料湿摩擦牢度和洗涤掉色牢度的印染工艺,烘筒给到布料接触式烘干,降低织物的含潮率,能降低因泳移造成的左中右色差现象,提高棉布中染料湿摩擦牢度和洗涤掉色牢度。
[002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25]提高棉布中染料湿摩擦牢度和洗涤掉色牢度的印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布料丝光处理;步骤二,布料染色;步骤三,将布料浸入放置有柔软剂、固色剂和湿摩擦提升剂的槽中;步骤四,采用烘干装置对布料进行接触式烘干;步骤五,定型、轧光、预缩和检验。
[0026]优选的,步骤三中,柔软剂、固色剂、和湿摩擦提升剂,三者混合的比例关系为柔软剂:5

30g/L,固色剂:5

30g/L,湿摩提升剂:5

60g/L。
[0027]优选的,步骤四,烘干装置有两组,且前后布置,在前的烘干装置控制布料的烘干脱水率达到80

85%,在之后的烘干装置控制布料的烘干脱水率达到95

99%。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烘燥是给予被烘织物一定的热能,使被烘织物上的水分汽化蒸发掉,接触式烘干就是应用这种热传导原理使被烘织物与高温金属表面攀触,从而获得热量,汽化其中的水分,并从织物表面蒸发逸出。由于被烘织物与金属间的热阻很小,且热量传递方向与水分蒸发方向相同,因此,它具有热效率高、烘燥速度快、机械结构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实施例1中布料在烘干装置时的示意图;
[0031]图3是实施例1中烘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机架;
[0034]2、烘筒;21、铜管;22、保温棉;
[0035]3、导流腔;
[0036]41、进气管;42、出气管;
[0037]51、蒸汽管;52、排气管;
[0038]6、导向辊;
[0039]71、第一辊;72、第二辊;
[0040]8、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2]实施例1,一种布料烘干装置,参照图1

图3,包括机架1,机架1上旋转连接有烘筒2,烘筒2两个外一组,且两个烘筒2上下平行排布。机架1上设有2个调整布料8进给方向和烘筒2旋转方向为同向的导向辊6,单个烘筒2下方对应一个导向辊6,导向辊6位于烘筒2下方。
[0043]机架1的底部设有旋转座,旋转座设置平行布置的第一辊71和第二辊72,图2中布料8从依次经过第一辊71、第二辊72、下方的导向辊6后缠绕在最下方的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烘干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机架(1)上旋转连接有烘筒(2),烘筒(2)内部设有导流腔(3),烘筒(2)的两端设有进气管(41)和出气管(42),进气管(41)和出气管(42)位于烘筒(2)的中心轴处,进气管(41)外接有蒸汽管(51),出气管(42)外接有排气管(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烘干装置,其特征是:烘筒(2)两个外一组,且两个烘筒(2)上下平行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机架(1)上设有2个调整布料进给方向和烘筒(2)旋转方向为同向的导向辊(6),单个烘筒(2)下方对应一个导向辊(6),导向辊(6)位于烘筒(2)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烘干装置,其特征是:烘筒(2)内设有设有绕烘筒(2)中心轴螺旋布置的铜管(21),导流腔(3)为铜管(21)形成的螺旋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烘干装置,其特征是:烘筒(2)内设有保温棉(22),保温棉(22)固定在螺旋状铜管(21)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化钟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维科特阔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