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56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包括AR眼镜,所述AR眼镜包括框体和安装于框体两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分别设置于支撑件的上下两端,所述下板体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另一端滑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转轴贯穿支撑件与上板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支撑件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限位杆贯穿支撑件插设于上板体内,所述支撑件与框体之间设置有拓展组件,所述拓展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框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内,另一端与支撑件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佩戴有视力矫正眼镜的体验者再佩戴AR眼镜较为不便的问题。便的问题。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强现实
,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可穿戴装置产品应运而生,A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MR(介导现实,Mediated Reality)、XR等眼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0003]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0004]在展厅中体验AR眼镜时,普通体验者正常佩戴即可,但对于已佩戴有视力矫正眼镜的体验者来说,再佩戴AR眼镜较为不便,若不佩戴视力矫正眼镜直接佩戴AR眼镜,体验者的视线模糊,影响AR眼镜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解决佩戴有视力矫正眼镜的体验者再佩戴AR眼镜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包括AR眼镜,所述AR眼镜包括框体和安装于框体两侧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分别设置于支撑件的上下两端,所述下板体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另一端滑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转轴贯穿支撑件与上板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支撑件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限位杆贯穿支撑件插设于上板体内,所述支撑件与框体之间设置有拓展组件,所述拓展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框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内,另一端与支撑件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限位杆靠近下板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板体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板体于限位杆处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包覆于第一弹簧外。
[0009]进一步,所述框体内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块,所述限位杆外套设有摩擦套。
[0010]进一步,所述安装槽内于连接块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连接块侧面相接,所述限位件为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底部与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上下两端于球头柱塞的底部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球头柱塞的端部与连接块的侧面相接。
[0011]进一步,所述支撑件靠近连接块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转动连接于第一支
撑部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支撑部靠近第一支撑部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部自由端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块,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磁片。
[0013]进一步,还包括座体,所述AR眼镜放置于座体上,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固定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块和驱动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座体的表面,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所述驱动块上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两根导向条,两根所述导向条分别设置于驱动槽的两侧,且两根所述导向条由靠近限位杆一端向远离限位杆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槽,两根所述导向条与限位槽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齿条,所述齿条固定设置于驱动槽的一侧,所述下板体上固定设置有齿轮,所述齿条与齿轮配合设置,所述驱动槽的一侧于导向条和齿条之间开设有槽口,所述安装块上开设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内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环,两根所述限位环与限位杆配合设置,所述限位环远离槽口的一端开设有缺口。
[0014]进一步,所述驱动块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所述安装块远离框体的一侧开设有滑孔,两块挡板之间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穿设于滑孔内,所述滑杆上靠近齿条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块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座体上远离安装块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铰接端卡设于卡槽内。
[0016]进一步,所述座体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框体卡设于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远离框体的一侧设置有遮挡块。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的有益效果:
[0018]1.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固定组件,可将普通眼镜的支撑腿和AR眼镜的支撑件固定在一起,便于佩戴普通眼镜的体验者同时佩戴AR眼镜,且通过设置驱动组件,推动驱动块,即可实现普通眼镜与AR眼镜的固定,无需手动拉动限位杆和手动旋转下板体,简单、方便、快捷。
[0019]2.通过设置拓展组件,使用时,旋转连接块,即可将AR眼镜的支撑件向两侧展开,以便将普通眼镜放入AR眼镜两个支撑件之间,进行固定。
[0020]3.通过将支撑件设置为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当需要将AR眼镜和普通眼镜配合使用时,可将第二支撑部旋转至第一支撑不的收纳槽内,避免第二支撑部影响体验者佩戴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实施例一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实施例一中AR眼镜与普通眼镜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实施例一中AR眼镜固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图6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图7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框体1,弹性块11,安装槽12,限位件121,支撑件2,第一支撑部21,限位通孔211,第一限位块212,容纳槽213,第二支撑部22,第二限位块221,吸附块222,上板体31,下板体32,限位孔321,齿轮322,套筒323,限位杆4,限位板41,限位槽411,第一弹簧42,普通眼镜5,支撑腿51,连接块6,弧形槽61,座体7,安装块71,滑槽711,弧形滑槽712,限位环713,滑孔714,驱动块72,驱动槽721,槽口722,挡板723,滑杆724,第二弹簧725,支撑柱73,卡槽731,支撑座74,遮挡块75,导向条81,齿条82。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包括AR眼镜,所述AR眼镜包括框体和安装于框体两侧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分别设置于支撑件的上下两端,所述下板体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另一端滑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转轴贯穿支撑件与上板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支撑件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限位杆贯穿支撑件插设于上板体内,所述支撑件与框体之间设置有拓展组件,所述拓展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框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内,另一端与支撑件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靠近下板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板体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板体于限位杆处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包覆于第一弹簧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内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块,所述限位杆外套设有摩擦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于连接块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连接块侧面相接,所述限位件为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底部与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上下两端于球头柱塞的底部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球头柱塞的端部与连接块的侧面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靠近连接块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支撑部靠近第一支撑部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底部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兴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