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总成装配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822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装配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装配车辆的机舱的三维数据,生成与机舱对应的机舱装配体;获取待装配车辆的动力总成的三维数据,生成与动力总成对应的动力总成装配体,并将动力总成装配体置于机舱装配体之外的初始位置;根据吊装角度,模拟动力总成装配体自初始位置装配至机舱装配体内预设位置的装配过程;获取动力总成装配体模拟装配过程中任意部位与机舱装配体之间的装配间隙,判断装配间隙是否满足装配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车型投产装配过程中,动力总成无法下落,导致需要重新设计一个或多个零部件以消除动力总成无法下落的技术问题。总成无法下落的技术问题。总成无法下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总成装配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动力总成装配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卡车(轻卡、中重卡)通常采用纵置动力总成,在生产过程中,纵置动力总成吊装至底盘,吊装方法基本一致,即动力总成传送至对应工序时,吊具设备自动给动力总成吊装前一个向上仰角,操作工只能操控动力总成Z向、X向方向缓慢落入底盘机舱中。
[0003]然而,在新车型小批量上线投产时,时常出现动力总成在下落过程与周边部件产生干涉,导致动力总成无法下落装配至机舱内的预设位置,导致需要重新设计一个或多个零部件以消除动力总成无法下落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新车型的开发与上市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装配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车型投产装配过程中,动力总成无法下落,导致需要重新设计一个或多个零部件以消除动力总成无法下落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装配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历史车型的动力总成在总装线进行装配的历史装配数据,所述历史装配数据至少包括动力总成吊装至底盘前的吊装角度,其中,所述吊装角度为所述动力总成的动力线与XY平面的仰角;获取待装配车辆的机舱的三维数据,根据所述机舱的三维数据生成与所述机舱对应的机舱装配体;获取待装配车辆的动力总成的三维数据,根据所述动力总成的三维数据生成与所述动力总成对应的动力总成装配体,并在预设程序中将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置于所述机舱装配体之外的初始位置;根据所述吊装角度,模拟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自初始位置装配至所述机舱装配体内预设位置的装配过程;获取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模拟装配过程中任意部位与所述机舱装配体之间的装配间隙,判断所述装配间隙是否满足装配需求;若是,判定所述动力总成能够正确装配至所述机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装配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吊装角度,模拟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自初始位置装配至所述机舱装配体内预设位置的装配过程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吊装角度,生成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装配至所述机舱装配体内的轨迹线;沿所述轨迹线模拟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自初始位置装配至所述机舱装配体内的预设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装配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轨迹线模拟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自初始位置装配至所述机舱装配体内的预设位置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自初始位置沿Z轴下降并且沿X轴朝所述机舱装配体的内部移动,直至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的变速箱悬置紧固件对应第一车架横梁的连接孔;控制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沿Y轴向下转动,直至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的发动机悬置与第二车架横梁的顶面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装配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拟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自初始位置装配至所述机舱装配体内预设位置的装配过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的三维数据,确定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的第一边界框,并设置与所述第一边界框对应的第一颜色;根据所述机舱装配体的三维数据,确定所述机舱装配体的第二边界框,并设置与所述第二边界框对应的第二颜色,其中,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存在视觉差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总成装配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模拟装配过程中任意部位与所述机舱装配体之间的装配间隙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控制所述动力总成装配体沿Z轴、X轴移动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绍龙张小红叶赞行熊松徐鸿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