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介面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02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传输介面连接器,其包括前壳罩、绝缘本体、端子组、后塞、隔地片、组合于后塞的上下压条以及后壳罩,该前壳罩一体成型,其具有一套接部,该套接部各端面向外凸伸出固定片,该固定片分别与绝缘本体和后塞固定扣合,该后壳罩包括上壳罩和下壳罩,该上壳罩卡合在前壳罩上,下壳罩嵌接卡扣在上壳罩上,通过上下壳罩二侧壁所设置的扣合机构使上、下壳罩牢固接合,该前后壳罩将该连接器其它各部件完全包覆其中,可有效屏蔽外界电磁波干扰,提高电信号传输质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传输介面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的电子产品不断问世,电子产品装置之间与外围设备的连接需求更为严格。目前,液晶显视已广泛应用在电脑和电视产品开发上,由于液晶显视是用于数字传输讯号,各平面显视和视听能清晰传送到使用者中,此种高新技术现已成为各大生产厂家开发的主流。高解析多媒体数码传输介面线缆式(HDMI)连接器即可为同时解决音频视频最佳效果使用的连接器,此种连接器为一种全新样式连接器,所述的HDMI连接器除兼容DVI连接器所具有的优点外且克服DVI连接器所存在的缺陷,在结构设计上大幅度缩小了其连接介面之体积,使得HDMI连接器更为方便的置放于不同的视听产品之内,因此开发HDMI连接器现已成为业界研发主题。但在目前所研发的HDMI连接器遮蔽构件采用由金属片以抽拉方式形成整体外壳,这种加工方式往往在精度上难以达到,而且加工较为困难,不利于生产效率提高,必须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介面连接器,其制作简便,可实现快速组装,其结构更加牢固,使用更安全,并能将连接器的其它各部件完全包覆,可有效屏蔽外部的电磁波干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藉由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传输介面连接器,包括前壳罩、绝缘本体、端子组、后塞、隔地片、组合于该后塞的上下压条、后壳罩,其特征在于该前壳罩为金属板体一体成型,具有一套接部,该套接部各表面分别向后延伸设有凸出的与绝缘本体和后塞固定结合的固定片;该绝缘本体设有一矩形部,该矩形部上表面设有一凹槽,该凹槽设有至少一个凸部,同时,在该矩形部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部;该后塞二侧分别设有与前壳罩固定扣合的凸部;该后壳罩包括上壳罩和下壳罩,该上壳罩、下壳罩各设有一板体,各板体二侧凸伸出侧壁,该各侧壁分别设有相互卡合的扣合机构,通过扣合机构使上壳罩与下壳罩接合。通过上下壳罩二侧侧壁卡合机构达到牢固接合,将连接器其它部件完全包覆其中,可有效屏蔽外界电磁波干扰,提高电信信号连接质量。本技术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前壳罩套接部上下表面延伸出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该上、下固定片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该绝缘本体对应凸部卡合的扣合穿孔;该套接部二侧面分别延伸出侧固定片,该侧固定片上设有与该后塞二侧的凸部对应扣合的穿孔,在该侧固定片上还设有另一穿孔,在该二穿孔之间设有一自固定片上表面凹入的缺口,在该固定片的下表面设有一支撑脚。所述的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下固定片与该套接部上、下表面之间形成一弯折部,该上固定片横向宽度与该绝缘本体凹槽宽度相等,该下固定片横向宽度则与该前壳罩套接部下表面宽度相等。所述的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后壳罩的下壳罩后端向后延伸出一导线座,在下壳罩前端边缘向上凸设一挡片;该下壳罩二侧壁各设有一组扣合穿孔,在扣合穿孔之间设有自各侧壁上表面凹入向底部延伸内凹外凸的”U”形引槽。所述的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后壳罩的上壳罩板体前端边缘向下设有一挡片;该上壳罩的二侧壁前端向内设有一与前壳罩侧壁固定片扣合穿孔抵接的抵部,该抵部后侧向内弯折设有插入该前壳罩的侧固定片的缺口的垂直弹片,另于该上壳罩的侧壁上设有二向外凸出与该后壳罩的下壳罩扣合穿孔相卡合的凸部,在该二凸部之间偏上设有一导引凸部,该导引凸部呈”U”形,该导引凸部对应置于该下壳罩侧壁的引槽中,使该上壳罩可准确地扣合于该下壳罩上。所述的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后壳罩的下壳罩前端边缘的挡片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嵌接于该前壳罩套接部上。从以上叙述可知,本技术的传输介面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1.与习知技术相对比,该前后壳罩采用金属片从二边折边冲压一体成型,其制作简单快捷,符合简化制造程序的需求。2.本技术的屏蔽构件即该前壳罩及后壳罩的上下壳罩在相互扣合时其均采用多重扣合机构,以达到更稳固接合。3.本技术的该前壳罩及后壳罩的上下壳罩屏蔽构件可将其它组合部件完全包覆其中,以有效屏蔽外界信号干扰作用。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与构造能让熟悉此项技术人员能更加理解明了,特配合附图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组装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所举之实施例为高解析多媒体数码传输介面线缆式(HDMI)连接器50,该连接器包括前壳罩1、绝缘本体2、端子组3、后塞4、隔地片5、组合于后塞4的上压条6和下压条7以及后壳罩8。请继续参阅图1、2所示,该连接器50中,其前壳罩1为金属板体折边一体冲压成型,该等前壳罩1包括一套接部10,该套接部10为一标准式HDMI插接口,该等套接部10上表面、下表面各自向外延伸凸出上、下固定片11、12,其中该上固定片11横向宽度与绝缘本体2的凹槽23宽度相等,而下固定片12横向宽度与套接部10对应的下表面横向宽度基本相等,该等固定片11、12与各自对应表面间形成一弯折部111、121,在该上、下固定片11、12上各设有至少一个扣合穿孔112、122;在该套接部10二侧向外水平延伸出侧固定片13、14,该二侧固定片结构相同,在每一侧固定片13、14上设有扣合穿孔131、141、132、142,在侧固定片13的扣合穿孔131、132和侧固定片14扣合穿孔141、142之间各设有一缺口133、143,在各侧固定片13、14下端面设有支撑脚134、144。绝缘本体2具有一矩形部21以及自该矩形部21前端面延伸凸出的对接部22,在矩形部2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凹槽23,该凹槽23横向宽度与前壳罩1固定片11横向宽度相当,在该等凹槽23端面设有与固定片11扣合穿孔112相扣合的凸部231,另在该矩形部21下表面设有与固定片12扣合穿孔122相扣合的凸部211。端子组3、连接于绝缘本体2的后塞4、夹于绝缘本体2与后塞4之间的隔地片5以及组设于后塞4的上压条6和下压条7等构件,已于其他专利申请案中做过揭示,在此不再作具体描述,但需对后塞4作简要说明,在后塞4二侧面上设有与前壳罩1侧固定片扣合穿孔131、141相卡合的凸部41、42;其将上所述的全部构件组合后套接于前壳罩1内,通过前壳罩1各表面延伸出的固定片之扣合穿孔与对应的绝缘本体凸部及后塞二侧凸部相扣合达到固定,以形成一体。后壳罩8包括上、下壳罩82、81,每一壳罩均由一金属板体折边冲压一体成型。其中下壳罩81含有一板体811,该板体811末端向后延伸一导线座812,该导线座812供一缆线跨越,在该板体811前端边缘向上设有一挡片813,此挡片813卡合在前壳罩1弯折部121位置,二侧壁814、815,各自该板体811前端二侧向上径向凸伸,令该二侧壁814、815各自设有一组扣合穿孔8141、8142及8151、8152以对应扣接该上壳罩82侧壁的凸部,在各组扣合穿孔之间自侧壁上表面凹入向底部延伸设有内凹外凸呈”U”形结构引槽8143、8153,该等引槽8143、8153以导引上壳罩导引凸部8245、8255,可使上下壳罩准确扣合。上壳罩82设有一板体821,该板体821后端向后连伸出一线夹座822,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输介面连接器,包括前壳罩、绝缘本体、端子组、后塞、隔地片、组合于该后塞的上下压条、后壳罩,其特征在于:该前壳罩为金属板体一体成型,具有一套接部,该套接部各表面分别向后延伸设有凸出的与绝缘本体和后塞固定结合的固定片;该绝缘本体设有一矩形部,该矩形部上表面设有一凹槽,该凹槽设有至少一个凸部,同时,在该矩形部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部;该后塞二侧分别设有与前壳罩固定扣合的凸部;该后壳罩包括上壳罩和下壳罩,该上壳罩、下壳罩各设有一板体,各板体二侧凸伸出侧壁,该各侧壁分别设有相互卡合的扣合机构,通过扣合机构使上壳罩与下壳罩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