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化可控的两栖车智能转向舵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化可控的两栖车智能转向舵板装置,属于水陆两栖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水陆两栖平台是一种既具有陆上机动能力,又具有水上航行能力,同时具 有自行实施由陆入水、由水登陆能力的特种平台,是不需要长时间技术准备就 可以依靠自身浮渡能力通过水障碍的平台,常见的平台有两栖装甲车等。正因 为两栖平台所具有的特点,使其受到世界主要军事装备生产国的广泛关注和大 力发展。两栖武器装备在很多领域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如水利与水电部门、防 汛救灾部门、野外勘测或水上作业的石油地质部门、环保部门、近海及淡水养 殖以及水陆运输部门、水上旅游行业等。目前,高速性、机动性、智能性逐渐 成为了水陆两栖装备的重要发展趋势。
[0003]对于水陆两栖车辆,转向舵一直是关系到车辆灵活机动性的核心关键装置。 专利技术专利CN110053752A公布了一种舵面空化效应抑制装置,该专利技术专利结构 包括气泵和通气管,气泵安装在船体内部,通气管位于挂舵臂和舵叶之间的缝 隙处,通气管的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化可控的两栖车智能转向舵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翼A(1)、水翼B(2)、中部固定螺钉(3)、头部固定螺钉(4)、压电传感器(5)、密封胶垫(6)、连接轴固定螺钉(7)、连接轴(8)、六轴力传感器(9)、转轴(10)、转轴固定螺钉(11)、车体(12)、高压射流控制器(13)、传动结构(14)以及射流接头(15);所述水翼A(1)与所述水翼B(2)通过所述中部固定螺钉(3)、所述头部固定螺钉(4)固定连接,组成为转向舵板;所述水翼A(1)、所述水翼B(2)上安装压电传感器(5);所述水翼A(1)上方通过所述连接轴固定螺钉(7)安装有所述连接轴(8),所述连接轴(8)与所述水翼A(1)之间设有密封胶垫(6);所述车体(12)内部设有所述传动机构(14),所述传动机构(14)下方连接有所述转轴(8),所述转轴(8)远离所述车体(12)的一侧通过转轴固定螺钉(7)安装所述六轴力传感器(9),所述六轴力传感器(9)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轴螺钉(11)连接;所述连接轴(8)上设有射流接头(15),所述车体(12)内部设有高压射流控制器(13),所述高压射流控制器(13)通过水管与所述射流接头相连接;所述水翼A(1)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轴连接的水翼A法兰(1
‑
1),所述水翼A(1)上设有水翼A输入主流道(1
‑
2),所述水翼A输入主流道(1
‑
2)靠近前缘的一侧设有水翼A缓冲槽(1
‑
4),所述水翼A缓冲槽(1
‑
4)与所述水翼A输入主流道(1
‑
2)之间设有水翼A分流道(1
‑
3),所述水翼A缓冲槽(1
‑
4)前侧通过流道与水翼A射流水槽(1
‑
5)相连,所述水翼A射流水槽(1
‑
5)内均匀设有水翼A射流孔(1
‑
6),所述水翼A(1)上设有与所述水翼B(2)配合安装的台阶,所述水翼A(1)设有与所述中部固定螺钉螺纹连接的水翼A中部螺纹孔(1
‑
9),所述水翼A(1)设有与所述头部固定螺钉(4)螺纹连接的水翼A头部螺纹孔(1
‑
8),所述水翼A(1)头部设有与所述压电传感器安装的水翼A压电传感器安装孔(1
‑
7);所述水翼B(2)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轴连接的水翼B法兰(2
‑
1),所述水翼B(1)上设有水翼B输入主流道(2
‑
2),所述水翼B输入主流道(2
‑
2)靠近前缘的一侧设有水翼B缓冲槽(2
‑
4),所述水翼B缓冲槽(2
‑
4)与所述水翼B输入主流道(2
‑
2)之间设有水翼B分流道(2
‑
3),所述水翼B缓冲槽(2
‑
4)前侧通过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孟杰,王美靖,徐中一,何靖仪,杨志勇,汤治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