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救援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4842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2
一种水陆两栖救援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属于特种车辆技术领域。水陆两栖救援车包括具有左、右行走轮的底盘和车体,车体的右端有驾驶室,车体的下部为浮体;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分动箱和螺旋桨驱动机构,发动机设在浮体腔的右端,分动箱设在浮体腔的中部,发动机与分动箱传动连接,分动箱与右行走轮的右驱动桥、左行走轮的左驱动桥以及螺旋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螺旋桨驱动机构设在浮体腔的左端,分动箱带动螺旋桨驱动机构的运动与分动箱通过右驱动桥带动右行走轮运动及同时通过左驱动桥带动左行走轮的运动是分开的。满足在水域浮渡状况下的救援车的推进运行模式的依需选择要求,体现良好的灵活性。体现良好的灵活性。体现良好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陆两栖救援车的动力传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特种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救援车的动力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上述水陆两栖救援车又称“水陆两用救援车”,其是兼备有车与船的功能,即结合了车辆与舟船的双重性能,既可象汽车如典型的越野车那样在陆地上行驶穿梭又能像舟船般地在水上浮渡。由于其具有卓越的水陆通行性能,可在行进中渡越江河湖海而不受桥梁或船的限制,因而在运输物资特别是运输救援物资方面能发挥特殊的作用,对军事、救灾、无码头的物资短驳等等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水陆两栖救援车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209305265U推荐的“水陆两栖车”通过设置防浪板,能使水陆两栖车在水中行驶时有效地阻挡风浪、减小阻力,又如CN109177668A提供有“一种6
×
6轻型水陆两栖车”具有在其说明书第0022至0024段记载的技术效果。
[0004]如业界所知,水陆两栖救援车的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合理与否往往会直接关系到陆地行驶以及水域浮渡效果,也就是说只有充分兼顾水上与陆地状况才得以良好地发挥预期效果。例如前述CN109177668A在其说明书第0037段提及了:当车辆在“水面浮渡”模式时,通过人为有序操作,使车轮迅速离开水面并使其处于折叠状态,以提高车辆在水中的时速,也有利于节省能源。但是,本申请人认为,该专利的动力传动装置会变得相对复杂,尤其存在顾此失彼的并且影响实际浮渡中的灵活选择的缺点,因为当在无桥梁、无码头并且水域宽度相对小的情况下,不一定启用螺旋桨推进,而可择用车轮划水,即使水域较宽,则也可使车轮与螺旋桨双双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并不会出现在浮渡中车轮产生干涉而引发阻力的问题,只要将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相对合理即可,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浮渡状态下对推进运行模式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并且结构简练以及操作控制方便的水陆两栖救援车的动力传动装置。
[0006]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水陆两栖救援车的动力传动装置,所述的水陆两栖救援车包括具有右行走轮和左行走轮的一底盘和一车体,该车体的右端构成有一驾驶室,车体的下部构成为浮体,该浮体的浮体腔的顶部与车体的车体腔的底部之间由铺设的拆卸式载物板分隔;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一发动机、一分动箱和一螺旋桨驱动机构,发动机设置在所述浮体腔的右端并且对应于所述驾驶室的下方,该发动机由线路与设置在驾驶室内的控制器电气连接,分动箱设置在所述浮体腔的中部,该分动箱与设置在驾驶室内的分动箱操纵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发动机与分动箱传动连接,而分动箱与右行走轮的右驱动桥、左行走轮的左驱动桥以及螺旋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螺旋桨驱动机构设置
在浮体腔的左端并且该螺旋桨驱动机构的左端伸展到浮体腔外,所述分动箱带动所述螺旋桨驱动机构的运动与分动箱通过右驱动桥带动右行走轮运动以及同时通过左驱动桥带动左行走轮的运动是分开的。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分动箱设置在分动箱座上,并且由该分动箱座连同分动箱固定在所述浮体腔的中部。
[0008]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分动箱具有一分动箱动力输入轴、一分动箱第一动力输出轴Ⅰ、一分动箱第二动力输出轴Ⅱ、一分动箱第三动力输出轴Ⅲ和一分动箱动力输入过渡轴,所述发动机具有一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该发动机动力输出轴朝向左并且通过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万向节与分动箱动力输入过渡轴的右端连接,而该分动箱动力输入过渡轴的左端通过分动箱动力输入过渡轴万向节与分动箱动力输入轴连接,分动箱第一动力输出轴Ⅰ通过分动箱第一动力输出轴万向节Ⅰ与右驱动桥连接轴的左端连接,而右驱动桥连接轴的右端与所述右行走轮的右驱动桥传动连接,而该右行走轮的右行走轮轴与右驱动桥连接,分动箱第二动力输出轴Ⅱ通过分动箱第二动力输出轴万向节Ⅱ与所述螺旋桨驱动机构连接,分动箱第三动力输出轴Ⅲ通过分动箱第三动力输出轴万向节Ⅲ与左驱动桥连接轴的右端连接,而左驱动桥连接轴的左端与所述左行走轮的左驱动桥传动连接,而该左行走轮的左行走轮轴与左驱动桥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桨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桨驱动齿轮箱、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入轴、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出轴和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出轴支承轴承套,螺旋桨驱动齿轮箱设置在所述浮体腔的左端并且通过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座与所述底盘固定,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入轴的右端通过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入轴万向节与过渡连接轴的左端连接,所述分动箱第二动力输出轴万向节Ⅱ与该过渡连接轴的右端连接,并且该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入轴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一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入轴支承轴承座上,该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入轴支承轴承座位于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入轴万向节的左方并且在所述浮体腔的左端与所述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入轴支承轴承座支座固定,而该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入轴支承轴承座支座与所述底盘固定,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出轴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出轴支承轴承套上,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出轴的左端伸展到所述浮体腔外,所述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出轴支承轴承套与支承轴承套固定架固定,该支承轴承套固定架通过支承轴承套固定架支座与所述底盘固定,在所述螺旋桨驱动齿轮箱动力输出轴的左端固定有一螺旋桨。
[0010]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分动箱带动螺旋桨驱动机构的运动与通过右驱动桥带动右行走轮运动以及同时通过左驱动桥带动左行走轮的运动是分开的,因而有助于满足在水域浮渡状况下的救援车的推进运行模式的依需选择要求,体现良好的灵活性;由于在浮渡状况下相对于已有技术无需将左、右行走轮折叠,并且左、右行走轮不会产生阻力,因而使结构得以达到优异的简练程度并且操作控制相对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暨应用例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所示的冷却水箱追加冷却机构与发动机以及冷却水箱连接的详细结构
图。
[0013]图3为图1的前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
[0015]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16]请参见图1,示出了水陆两栖救援车的结构体系的具有右行走轮11和左行走轮12的一底盘1和一车体2,该车体2的右端构成有一驾驶室21,车体2的下部构成为浮体22,该浮体22的浮体腔的顶部与车体2的车体腔的底部之间由铺设的拆卸式载物板23分隔;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救援车的动力传动装置,所述的水陆两栖救援车包括具有右行走轮(11)和左行走轮(12)的一底盘(1)和一车体(2),该车体(2)的右端构成有一驾驶室(21),车体(2)的下部构成为浮体(22),该浮体(22)的浮体腔的顶部与车体(2)的车体腔的底部之间由铺设的拆卸式载物板(23)分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一发动机(3)、一分动箱(4)和一螺旋桨驱动机构(5),发动机(3)设置在所述浮体腔的右端并且对应于所述驾驶室(21)的下方,该发动机(3)由线路与设置在驾驶室(21)内的控制器电气连接,分动箱(4)设置在所述浮体腔的中部,该分动箱(4)与设置在驾驶室(21)内的分动箱操纵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发动机(3)与分动箱(4)传动连接,而分动箱(4)与右行走轮(11)的右驱动桥、左行走轮(12)的左驱动桥以及螺旋桨驱动机构(5)传动连接,螺旋桨驱动机构(5)设置在浮体腔的左端并且该螺旋桨驱动机构(5)的左端伸展到浮体腔外,所述分动箱(4)带动所述螺旋桨驱动机构(5)的运动与分动箱(4)通过右驱动桥带动右行走轮(11)运动以及同时通过左驱动桥带动左行走轮(12)的运动是分开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救援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4)设置在分动箱座(41)上,并且由该分动箱座(41)连同分动箱(4)固定在所述浮体腔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救援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4)具有一分动箱动力输入轴(42)、一分动箱第一动力输出轴Ⅰ(43)、一分动箱第二动力输出轴Ⅱ(44)、一分动箱第三动力输出轴Ⅲ(45)和一分动箱动力输入过渡轴(46),所述发动机(3)具有一发动机动力输出轴(32),该发动机动力输出轴(32)朝向左并且通过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万向节(321)与分动箱动力输入过渡轴(46)的右端连接,而该分动箱动力输入过渡轴(46)的左端通过分动箱动力输入过渡轴万向节(461)与分动箱动力输入轴(42)连接,分动箱第一动力输出轴Ⅰ(43)通过分动箱第一动力输出轴万向节Ⅰ(431)与右驱动桥连接轴(4311)的左端连接,而右驱动桥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佳白刘金山王兴欧阳冬夏志翔周杰季俊玮李非吾李靖宇朱健王铖顾敏康姚佳綮郭张祺陈溪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