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WFB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46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泵制造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WFB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包括水泵本体,水泵本体整体纵向设置,所述水泵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另一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水泵本体的中心位置自上而下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设置在水泵本体上半部分的电机装置进行驱动,所述水泵本体分为电控部分、泵体部分及叶轮组件,所述水泵本体配合设置有底座,各部分依次安装于底座上,所述转轴还配合设置有联轴器,所述泵体部分配合设置有分离装置。该装置在使用时震动小、噪音低、拆卸方便、易于安装并且采用泵用连环式多面离心密封装置,革除了传统水泵的盘根密封,具有优越的自控功能,可与高科技领域和自动化系统配套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WFB无密封自控自吸泵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泵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自吸泵。

技术介绍

[0002]WFB系列无密封自控自吸泵,是填补国内空白的首创产品,该产品具有耐温、耐压、耐磨、“一次引流,终身自吸”等多种功能,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自吸泵,其专利申请号为:CN200620073627.0,申请日为:20060609,公布号为CN2916199,公布日为:20070627,该技术申请公开一种无密封自吸泵,包括电机、连接支架、泵体、出液管、进液管,泵体采用分体结构,由工作室和储水室组成,工作室与储水室之间由紧固件连接,工作室与连接支架之间有紧固件连接,该技术内部不具有过滤功能,在使用个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普通卧式自吸泵难以适应,并且效率低下,特别对于介质含固体颗粒等介质而言,容易造成内部损坏且后期维修保养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WFB无密封自控自吸泵,该装置具有节能效果显著、防缠绕、无堵塞、自动安装和自动控制等特点,在使用时震动小、噪音低、拆卸方便、易于安装并且采用泵用连环式多面离心密封装置,革除了传统水泵的盘根密封,具有优越的自控功能,可与高科技领域和自动化系统配套使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WFB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包括水泵本体(1),水泵本体(1)整体纵向设置,所述水泵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另一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水泵本体(1)的中心位置自上而下贯穿设置有转轴(2),所述转轴(2)通过设置在水泵本体(1)上半部分的电机装置(3)进行驱动,所述水泵本体(1)分为电控部分、泵体部分及叶轮组件,所述水泵本体(1)配合设置有底座(4),各部分依次安装于底座(4)上,所述转轴(2)还配合设置有联轴器(9),所述泵体部分配合设置有分离装置(19)。
[0005]本技术工作时,将电控部分、泵体部分及叶轮组件依次安装于底座(4)上,工作人员通过电控部分的电控阀(5)对水泵本体(1)进行驱动,在工作时,通过电机装置(3)使得转轴(2)进行旋转,同时带动主叶轮(7)与副叶轮(8)进行转动,在转动时,由于密封压板(6)、密封模块(13)的存在使得主叶轮(7)与副叶轮(8)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从而产生离心力,将介质通过进液口,进入到水泵本体(1)内部,在由出液口,将介质送出,当介质在水泵本体(1)内部时,会经由分离装置(19)过滤,分离装置(19)上的若干微孔(23)将会过滤掉介质中存在的杂质,并将介质由出液口排出,至此工作完成,在使用时需注意,不可将出液管道的重量支撑在水泵出液口的法兰上,输送浓硫酸等介质时禁止用水做引流,排注有结晶或沉淀物质时,应周期性的排液一次,以防止结晶或沉淀物滞留在泵内。
[0006]本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WFB无密封自控自吸泵,该装置具有节能效果显著、防缠绕、无堵塞、自动安装和自动控制等特点,在使用时震动小、噪音低、
拆卸方便、易于安装并且采用泵用连环式多面离心密封装置,革除了传统水泵的盘根密封,具有优越的自控功能,可与高科技领域和自动化系统配套使用。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实现水泵本体(1)的自控功能,便于后期操作更为简单;所述电控部分包括设置于进液口处上端的电控阀(5)及设置于水泵本体(1)上端的电机装置(3),所述电控阀(5)与电机装置(3)之间通过信号线进行连接,所述电机装置(3)的下方配合设置有密封压板(6),所述密封压板(6)通过螺栓与泵体部分的上端进行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水泵本体(1)内部的离心力,增加工作效率;所述泵体部分设置于水泵本体(1)的中部位置且配合设置有主叶轮(7)及副叶轮(8),所述主叶轮(7)与副叶轮(8)皆套装于转轴(2)外部并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副叶轮(8)配合设置有联轴器(9),所述联轴器(9)位于泵体部分的上方并与副叶轮(8)及主叶轮(7)之间通过隔板(10)隔开,所述主叶轮(7)与副叶轮(8)的叶片呈35
°
至45
°
倾斜设置且每组叶片上皆设有加强筋(24)。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泵体部分内部的密封性;所述主叶轮(7)设置于转轴(2)的底部并通过吊紧螺栓(11)进行固定,所述吊紧螺栓(11)主叶轮(7)之间还设置有垫片(12),所述副叶轮(8)设置于主叶轮(7)的上方并通过联轴器(9)与转轴(2)相连接,所述副叶轮(8)与隔板(10)之间设置有密封模块(13),所述密封模块(13)通过圆螺母(14)与转轴(2)相固定并密封,所述密封模块(13)对应主叶轮(7)与副叶轮(8)倾斜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联轴器(9)的使用寿命以及便于后期更换及保养;所述联轴器(9)分为上联部分(15)及下联部分(16),所述上联部分(15)与下联部分(16)之间还配合设置有若干组薄膜片(17),所述薄膜片(17)之间互相叠加且错开设置,所述薄膜片(17)的端部还配合设置有穿孔(18),各薄膜片(17)之间通过穿孔(18)进行连接,所述上联部分(15)、下联部分(16)及薄膜片(17)皆采用圆角设计,所述联轴器(9)采用防飞设计。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水泵本体(1)内部发生堵塞;所述分离装置(19)呈圆形设置,所述分离装置(19)分为上端进液面(20)及侧端进液孔(22),所述上端进液面(20)上设置有若干组微孔(23),所述微孔(23)在分离装置(19)内部形成一个空腔。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离装置(19)的过滤效率;所述上端进液面(20)上的若干组微孔(23)在空腔体内是互通的且各个微孔(23)均匀分布,大小相等。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提升水泵本体(1)的输送水效率;所述加强筋(24)设置于叶片的表面且共设有4组,所述加强筋(24)与叶片一体成型且预设有3.5至4.5cm的高度,该加强筋还可对介质形成扰流作用。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密封模块(13)与副叶轮(8)之间发生打断等意外;所述密封模块(13)对应副叶轮(8)的倾斜角度呈L形设置并与副叶轮(8)的上端相固定,所述水泵本体(1)采用聚丙烯等多种材质制造。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联轴器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薄膜片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分离装置示意图一。
[0019]图5为本技术分离装置示意图二。
[0020]图6为本技术叶轮示意图。
[0021]其中,1水泵本体、2转轴、3电机装置、4底座、5电控阀、6密封压板、7主叶轮、8副叶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WFB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包括水泵本体(1),水泵本体(1)整体纵向设置,所述水泵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另一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水泵本体(1)的中心位置自上而下贯穿设置有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通过设置在水泵本体(1)上半部分的电机装置(3)进行驱动,所述水泵本体(1)分为电控部分、泵体部分及叶轮组件,所述水泵本体(1)配合设置有底座(4),各部分依次安装于底座(4)上,所述转轴(2)还配合设置有联轴器(9),所述泵体部分配合设置有分离装置(19),所述分离装置(19)呈圆形设置,所述分离装置(19)分为上端进液面(20)及侧端进液孔(22),所述上端进液面(20)上设置有若干组微孔(23),所述微孔(23)在分离装置(19)内部形成一个空腔,所述上端进液面(20)上的若干组微孔(23)在空腔体内是互通的且各个微孔(23)均匀分布,大小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WFB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部分包括设置于进液口处上端的电控阀(5)及设置于水泵本体(1)上端的电机装置(3),所述电控阀(5)与电机装置(3)之间通过信号线进行连接,所述电机装置(3)的下方配合设置有密封压板(6),所述密封压板(6)通过螺栓与泵体部分的上端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WFB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部分设置于水泵本体(1)的中部位置且配合设置有主叶轮(7)及副叶轮(8),所述主叶轮(7)与副叶轮(8)皆套装于转轴(2)外部并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副叶轮(8)配合设置有联轴器(9),所述联轴器(9)位于泵体部分的上方并与副叶轮(8)及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启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同纪电力水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