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式三陶瓷柱塞渣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54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泵制造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新型立式三陶瓷柱塞渣浆泵,水泵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水泵本体的中心横向设置有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的一端设置叶轮组件,所述主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水泵本体中设置有吸入腔,该吸入腔与轴向吸入口、径向排出口相通,所述叶轮组件位于吸入腔内并通过主传动轴进行转动工作,所述水泵本体内部还设置有泵体部分,所述泵体部分与吸入腔之间设置有前端密封装置,该装置采用大柱塞、长冲程、低泵速运行模式,解决了卧式泥浆泵使用寿命短、密封易磨损的弊端,另采用超强度、硬度、超级耐磨性的陶瓷柱塞,使柱塞的使用寿命延长数倍以上。延长数倍以上。延长数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立式三陶瓷柱塞渣浆泵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泵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渣浆泵。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潜水泵,其专利申请号为:CN200620033359.X,申请日为:20060309,公布号为CN2874902,公布日为:20070228,该技术申请公开一种防爆潜水泵,该防爆潜水泵包括电机、水泵和连接体,电机的带绕组铁心与机座过盈连接,电机上盖内有固定在上轴承座上的至少六个铜接线柱,其上端与铜连接板和电缆成星型或三角连接,下端和电机绕组连接,该技术在恶劣情况下使用时,容易被夹杂泥沙或其他颗粒介质的水质造成密封失效,导致水泵的寿命减少,同时在工作时,其泵腔压力大,轴向力也大,轴承容易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立式三陶瓷柱塞渣浆泵,该装置采用大柱塞、长冲程、低泵速运行模式,解决了卧式泥浆泵使用寿命短、密封易磨损的弊端,另采用超强度、硬度、超级耐磨性的陶瓷柱塞,使柱塞的使用寿命延长10倍以上。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立式三陶瓷柱塞渣浆泵,包括水泵本体(1),所述水泵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轴向吸入口,水泵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径向排出口,水泵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所述水泵本体(1)的中心横向设置有主传动轴(2),所述主传动轴(2)的一端设置叶轮组件,所述主传动轴(2)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水泵本体(1)中设置有吸入腔,该吸入腔与轴向吸入口、径向排出口相通,所述叶轮组件位于吸入腔内并通过主传动轴(2)进行转动工作,所述水泵本体(1)内部还设置有泵体部分,所述泵体部分与吸入腔之间设置有前端密封装置。
[0005]本技术工作时,将叶轮(16)固定于主传动轴(2)的底部并通过叶轮螺母(14)固定,将垫片(15)设置于叶轮(16)与叶轮螺母(14)之间,将轴套(5)套装于主传动轴(2)的外侧,将第一机械密封(6)于轴套(5)的外侧相固定,将机密压块(7)与轴套(5)的一端相固定,将隔油环(8)安装于机密压块(7)的凹槽内,将阻挡件(10)设置于轴套(5)的阶梯(9)内并固定,将第二密封组件(11)与轴套(5)的一端相固定,至此安装完成;在使用时,通过浮球、隔膜、柱塞等工作件在泵体内作往复运动,使泵体内若干个工作腔容积产生周期性地变化,而交替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0006]本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一种新型立式三陶瓷柱塞渣浆泵,该装置采用大柱塞、长冲程、低泵速运行模式,解决了卧式泥浆泵使用寿命短、密封易磨损的弊端,另采用超强度、硬度、超级耐磨性的陶瓷柱塞,使柱塞的使用寿命延长10倍以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水泵本体(1)的使用寿命;所述泵体部分包括壳体(4)和设置在壳体(4)中心的主传动轴(2),所述壳体(4)内还分别设置有前端安装
部分及后端润滑部分,所述前端安装部分与后端安装部分之间设有中间密封,所述后端安装部分与驱动组件之间设有后端密封,所述前端安装部分与吸入腔之间通过前端密封装置进行密封。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水泵本体(1)内部的密封效果;所述前端密封装置包括设置于主传动轴(2)两侧的轴套(5),所述轴套(5)的外侧配合设置有第一机械密封(6),所述轴套(5)呈L形设置并套装于主传动轴(2)的外侧,所述轴套(5)的一端配合设置有机密压块(7),所述机密压块(7)呈方形并与轴套(5)及第一机械密封(6)的一侧相固定,所述机密压块(7)预设有凹槽,该凹槽处配合设置有隔油环(8)。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阻挡件(10)的固定;所述轴套(5)的另一端预设有阶梯(9),所述阶梯(9)处配合设置有阻挡件(10),所述阻挡件(10)的一侧固定于轴套(5)的阶梯(9)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增加密封效果;所述前端密封装置的顶部还配合设置第二密封组件(11),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1)与轴套(5)的一端相连接且固定,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1)内共设置有两组密封块。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密封包括设置于后端润滑部分两侧的第三机械密封(12),所述第三机械密封(12)设置于后端润滑部分的内侧并固定,所述第三机械密封(12)还配合设置有第二隔油环(13),所述第二隔油环(13)位于第一机械密封(6)的内侧。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使用效率;所述叶轮组件的叶轮(16)表面呈55
°
倾斜设置,所述叶轮螺母(14)设置于叶轮(16)的下方套装于主传动轴(2)上并固定,所述叶轮(16)与叶轮螺母(14)之间配合设置有垫片(15)。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
[0015]其中,1水泵本体、2主传动轴、3底座、4壳体、5轴套、6第一机械密封、7机密压块、8隔油环、9阶梯、10阻挡件、11第二密封组件、12第三机械密封、13第二隔油环、14叶轮螺母、15垫片、16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

2所示,一种新型立式三陶瓷柱塞渣浆泵,包括水泵本体1,所述水泵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轴向吸入口,水泵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径向排出口,水泵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所述水泵本体1的中心横向设置有主传动轴2,所述主传动轴2的一端设置叶轮组件,所述主传动轴2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水泵本体1中设置有吸入腔,该吸入腔与轴向吸入口、径向排出口相通,所述叶轮组件位于吸入腔内并通过主传动轴2进行转动工作,所述水泵本体1内部还设置有泵体部分,所述泵体部分与吸入腔之间设置有前端密封装置,所述泵体部分包括壳体4和设置在壳体4中心的主传动轴2,所述壳体4内还分别设置有前端安装部分及后端润滑部分,所述前端安装部分与后端安装部分之间设有中间密封,所述后端安装部分与驱动组件之间设有后端密封,所述前端安装部分与吸入腔之间通过前端
密封装置进行密封,所述前端密封装置包括设置于主传动轴2两侧的轴套5,所述轴套5的外侧配合设置有第一机械密封6,所述轴套5呈L形设置并套装于主传动轴2的外侧,所述轴套5的一端配合设置有机密压块7,所述机密压块7呈方形并与轴套5及第一机械密封6的一侧相固定,所述机密压块7预设有凹槽,该凹槽处配合设置有隔油环8,所述轴套5的另一端预设有阶梯9,所述阶梯9处配合设置有阻挡件10,所述阻挡件10的一侧固定于轴套5的阶梯9内,所述前端密封装置的顶部还配合设置第二密封组件11,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1与轴套5的一端相连接且固定,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1内共设置有两组密封块,所述中间密封包括设置于后端润滑部分两侧的第三机械密封12,所述第三机械密封12设置于后端润滑部分的内侧并固定,所述第三机械密封12还配合设置有第二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立式三陶瓷柱塞渣浆泵,包括水泵本体(1),所述水泵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轴向吸入口,水泵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径向排出口,水泵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本体(1)的中心横向设置有主传动轴(2),所述主传动轴(2)的一端设置叶轮组件,所述主传动轴(2)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水泵本体(1)中设置有吸入腔,该吸入腔与轴向吸入口、径向排出口相通,所述叶轮组件位于吸入腔内并通过主传动轴(2)进行转动工作,所述水泵本体(1)内部还设置有泵体部分,所述泵体部分与吸入腔之间设置有前端密封装置,所述泵体部分包括壳体(4)和设置在壳体(4)中心的主传动轴(2),所述壳体(4)内还分别设置有前端安装部分及后端润滑部分,所述前端安装部分与后端安装部分之间设有中间密封,所述后端安装部分与驱动组件之间设有后端密封,所述前端安装部分与吸入腔之间通过前端密封装置进行密封;所述前端密封装置包括设置于主传动轴(2)两侧的轴套(5),所述轴套(5)的外侧配合设置有第一机械密封(6),所述轴套(5)呈L形设置并套装于主传动轴(2)的外侧,所述轴套(5)的一端配合设置有机密压块(7),所述机密压块(7)呈方形并与轴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启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同纪电力水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