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728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的策略调度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S1、边缘计算服务器建立模块装载框架;步骤S2、边缘计算服务器实时获取云端演进、更新的最新处理策略及模型,通过本地高效的编译系统将最新处理策略及模型进行编译并通过模块装载框架加载到数据处理模块;步骤S3、边缘计算服务器实时获取终端应用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模块中编译后的处理策略对终端不同种类的应用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可以动态更换数据处理方法和策略,让后端开发独立于部署,同时能让用户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对同一套数据进行分析,做到产品研发、发布和演进一体化,通过云端长期演进的模型和策略适配边缘端不同场景的应用处理和数据交互。用处理和数据交互。用处理和数据交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边缘计算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延迟,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放置到物联网的节点侧。通过在源位置处理数据,边缘计算能帮助实时应用程序实现无延迟或无停机地运行。但同时因为边缘侧的弱计算能力,无法处理不同种类和更复杂的数据,无法应对不同用户、不同业务场景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大大约束边缘计算系统的整体能力和效率。
[000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边缘计算方案是采用计算中心云服务与边缘侧服务协同、针对不同的业务和应用对边缘节点进行即时部署发布,可随时根据需要动态适配性发布及根据长期演进优化策略调整。从而能够动态适应不同的用户或业务数据,在不同时期和场景下可能存在的不同需求,极大地提升边缘计算系统的整体能力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及系统,能够动态加载策略。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边缘计算服务器建立模块装载框架;步骤S2、边缘计算服务器实时获取云端发送的最新处理策略及模型,通过本地编译器将所述最新处理策略及模型进行编译并通过所述模块装载框架加载到数据处理模块;步骤S3、边缘计算服务器实时获取终端应用数据,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编译后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终端应用数据进行针对具体场景的高效处理
[0006]进一步地,所有上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接口为统一接口,适应边缘端不同场景和类别、不同复杂度的数据处理。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由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高效获取不同传输协议和不同接口的终端应用数据;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编译后的处理策略针对所述不同终端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并转化,得到不同分类、统一数据格式的已处理应用数据;通过数据统一上报模块将统一数据格式的已处理应用数据上传到云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统一数据格式为适应高效传输、匹配、调度、处理或计算、分类存储和管理的JSON格式,数据格式可为特定结构,也可以自动协商和根据特有分类信息自定义。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对所述终端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控制命令就近下发给终端。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
系统,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用于建立模块装载框架; 实时获取云端发送的最新处理策略及模型,通过本地编译器将所述最新处理策略及模型进行编译并通过所述模块装载框架加载到数据处理模块;实时获取终端应用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编译后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终端应用数据进行针对具体场景的高效处理。
[0011]进一步地,所有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接口为统一接口,适应边缘端不同场景和类别、不同复杂度的数据处理。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还包括数据统一上报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高效获取不同传输协议和不同接口的终端应用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编译后的处理策略针对所述不同终端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并转化,得到不同分类、统一数据格式的已处理应用数据;所述数据统一上报模块,用于将统一数据格式的已处理应用数据上传到云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统一数据格式为适应高效传输、匹配、调度、处理或计算、分类存储和管理的JSON格式,数据格式可为特定结构,也可以自动协商和根据特有分类信息自定义。
[0014]进一步地,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还用于对所述终端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控制命令就近下发给终端设备,边缘集群的终端间可按一定的安全和策略控制分享新的更新。
[0015]本项专利技术通过预先建立模块装载框架,在前期数据应用不明朗的时候可以提供几个基本策略供边缘处理服务器进行执行,之后需求增加,可以在云端开发新的策略,以动态加载到边缘处理服务器中使得边缘处理服务器使用新的策略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可以动态更换数据处理方法和策略,让后端开发独立于部署,同时能让用户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对同一套数据进行分析,做到产品研发、发布和演进一体化,通过云端长期演进的模型和策略适配边缘端不同场景的应用处理和数据交互。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8]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19]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边缘计算服务器建立模块装载框架;其中,边缘计算作为一个良好的执行器,其具有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功能,其中
数据处理相对于云端来说只是具有弱计算能力。
[0020]步骤S2、边缘计算服务器实时获取云端发送的最新处理策略及模型,通过本地编译器将最新处理策略及模型进行编译并通过模块装载框架加载到数据处理模块;其中,在前期数据应用不明朗的时候,云端可以提供几个基本策略给边缘计算服务器进行计算,之后需求增加,可以在云端开发新的策略,用于数据处理,并需要将新的处理策略发送给边缘计算服务器,以让边缘计算服务器按照最新策略进行数据处理。其中,处理策略包括机器学习算法和策略,从而让同一套数据适应不同的应用。其中,当编译后的最新处理策略加载到数据处理模块,并替换掉旧的处理策略。
[0021]步骤S3、边缘计算服务器实时获取终端应用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模块中编译后的处理策略对终端应用数据进行针对具体场景的高效处理。
[0022]其中,步骤S3具体包括:步骤S31、由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高效获取不同传输协议和不同接口的终端应用数据;步骤S3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中编译后的处理策略针对不同终端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并转化,得到不同分类、统一数据格式的已处理应用数据;步骤S33、通过数据统一上报模块将统一数据格式的已处理应用数据上传到云端,对终端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控制命令就近下发给终端。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有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接口为统一接口,适应边缘端不同场景和类别、不同复杂度的数据处理,结合上述的动态策略加载可知,本实施例对终端应用形成统一接口实现用户数据的一致性处理 ,让用户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对同一套数据进行分析,并可以在云端动态加载统一接口的数据处理模块。
[0024]在本实施例中,统一数据格式为适应高效传输、匹配、调度、处理或计算、分类存储和管理的JSON数据格式,数据格式可为特定结构,也可以自动协商和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边缘计算服务器建立模块装载框架;步骤S2、边缘计算服务器实时获取云端发送的最新处理策略及模型,通过本地编译器将所述最新处理策略及模型进行编译并通过所述模块装载框架加载到数据处理模块;步骤S3、边缘计算服务器实时获取终端应用数据,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编译后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终端应用数据进行针对具体场景的高效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上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接口为统一接口,适应边缘端不同场景和类别、不同复杂度的数据处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由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高效获取不同传输协议和不同接口的终端应用数据;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编译后的处理策略针对所述不同终端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并转化,得到不同分类、统一数据格式的已处理应用数据;通过数据统一上报模块将统一数据格式的已处理应用数据上传到云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数据格式为适应高效传输、匹配、调度、处理或计算、分类存储和管理的JSON格式,数据格式可为特定结构,也可以自动协商和根据特有分类信息自定义。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对所述终端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控制命令就近下发给终端。6.一种面向复杂边缘计算环境的策略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终端、云端分别通信连接的边缘计算服务器,所述边缘计算服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赟陈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云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