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23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包括第一泄压组件、第二泄压组件和控制组件,第一泄压组件用以感测并缓冲介质通道内液体的压力波动,控制组件与第一泄压组件、第二泄压组件相铰接,在介质通道内的压力增大时,第一泄压组件带动控制组件并由控制组件控制第二泄压组件使介质通道与界外连通泄压。该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能够有效适用于高粘度液体压力的控制,尤其对聚砜类树脂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高粘度反应液的压力控制,并且将高粘度反应液的压力控制在较小的波动范围内,减少介质压力的波动,保证系统操控的稳定性,避免对下游生产工艺造成影响。下游生产工艺造成影响。下游生产工艺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艺压力控制领域,涉及一种流体压力泄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高耐热性树脂,如聚砜类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芳醚腈树脂等,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及良好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耐腐蚀性能等;且可通过挤出、注塑等方式获得模塑制品、纤维、薄膜或泡沫材料等,兼具良好的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电子电气、化工等领域。
[0003]上述各类树脂通常先将原料采用缩聚反应形成反应液,而后将反应液输送至下游单元造粒制得。这类缩聚聚合反应通常需采用高沸点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反应形成高粘度的反应溶液,且反应溶液中还会产生碱金属卤化物盐类副产物,此类高粘度液体的控制输送、分离、提纯等操作一直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难题。
[0004]就比如,在高粘度液体的控制输送过程中,由于下游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流体压力和流量(造粒单元对液体输送压力非常敏感,压力升高5%会瞬间导致造粒设备堵塞),即保证流体输送过程中压力的稳定,当流体压力超压后需马上进行泄压,否则会导致造粒单元易发生堵塞,即使压力升高较少也可能是造粒设备成品颗粒粒度不均,造成产品不合格。
[0005]传统常用的泄压设备有爆破片和安全阀。爆破片使用爆破后即发生损坏,无法短时间修复,影响正常生产。安全阀泄压时需超过设定压力一定压力值才可能推动安全阀泄压,对于压力稳定差值较大,且传统安全阀由于没有专门适用高粘度流体,使得其在高粘度流体介质工作时容易发生黏连使得超压泄放动作不灵敏,如由于介质的粘滞作用使得超压时阀芯开启缓慢,进一步加剧了稳压能力差的缺点,且阀芯和阀座之间高粘流体容易导致安全阀泄压完成后回位时闭合不严,导致渗漏。
[0006]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适用于高粘度液体的泄压设备,特别是针对上述高耐热性树脂生产工艺控制过程中的微压泄压设备,成为解决这树脂生产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粘度液体的泄压设备,特别是针对上述高耐热性树脂生产工艺过程中形成的高粘度液体的微压泄压设备。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能够有效适用于(高耐热性树脂生产工艺过程中形成的)高粘度液体压力的控制,并且能够将高粘度液体的压力控制在较小的波动范围内,当系统内高粘流体的压力升高时,即使较小的升压,也能立即进行泄压,从而保证系统操控的稳定性,避免对下游生产工艺造成影响。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包括:第一泄压组件,用以感测并缓冲介质通道内液体的压力波动;第二泄压组件,其具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使所述介质通道与界外连通;
控制组件,其与所述第一泄压组件、所述第二泄压组件相铰接,在所述介质通道内的压力增大时,所述第一泄压组件带动所述控制组件,并由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泄压组件使所述介质通道与界外连通泄压。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泄压组件包括第一活塞筒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筒具有第一筒腔,所述第一筒腔与所述介质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感测液体压力波动并随压力波动在所述第一筒腔内沿轴线滑动;所述第二泄压组件包括第二活塞筒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筒具有第二筒腔,所述第二筒腔与所述介质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筒腔壁设置所述泄压口,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第二筒腔内沿轴线滑动,并控制所述泄压口使所述介质通道与界外相阻隔或连通。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筒腔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筒腔的截面积。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筒腔的内径与所述介质通道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筒腔的内径为第二筒腔内径的2~5倍。
[0013]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杆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塞筒远离所述第二活塞筒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铰接并带动所述第二活塞滑动,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第一铰点,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于第二铰点,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于第三铰点,所述第五连杆固定于所述第二活塞筒远离所述第一活塞筒的一侧,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五连杆铰接于第四铰点,且于所述第三铰点与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四连杆铰接;所述第二铰点位于所述第一铰点和所述第三铰点之间,且所述第一铰点至所述介质通道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铰点、所述第三铰点至所述介质通道的垂直距离,所述第四铰点至所述介质通道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铰点至所述介质通道的垂直距离,在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介质通道与界外相阻隔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0014]优选地,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在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介质通道与界外相阻隔或连通时,所述弹性件均处于压缩状态。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筒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泄压口远离所述介质通道的一侧,以防止所述第二活塞从所述第二筒腔滑脱。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泄压组件和所述第二泄压组件沿所述介质通道的液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
[0017]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限制所述第四连杆移动;所述定位件为挂钩或定位销。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双活塞结构并配合连杆和弹簧的精确控制使得介质通道内液体压力产生微小升高时即可迅速打开泄压口进行压力泄放,有效提高高粘度流体微量超压时的迅速泄放的可靠性,从而将高粘度液体的压力控制在较小的波动范围内,减少介质压力的波动,保证系统操控的稳定性,避免对下游生产工艺造成影响。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单元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操作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0019]使用结果表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能够有效适用于聚
砜类树脂等高耐热性树脂生产工艺过程中形成的高粘度反应液的压力控制,并且能够将高粘度反应液的压力控制在较小的波动范围内。当介质通道内的高粘反应液的压力升高时,即使较小的升压,也能立即进行泄压,从而避免较大的压力波动对下游造粒工艺造成的影响,保证树脂生产工艺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正常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图1中的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处于泄压状态的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正常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简图。
[0021]图中:1、第一活塞筒;2、第一活塞;3、第一筒腔;4、第二活塞筒;5、第二活塞;6、第二筒腔;7、泄压口;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1、第四连杆;12、第五连杆;13、弹性件;14、第一铰点;15、第二铰点;16、第三铰点;17、第四铰点;18、限位部;19、定位件;20、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安装于输送管道或通过输送管道安装于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包括:第一泄压组件,用以感测并缓冲介质通道内液体的压力波动;第二泄压组件,其具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使所述介质通道与界外连通;控制组件,其与所述第一泄压组件、所述第二泄压组件相铰接,在所述介质通道内的压力增大时,所述第一泄压组件带动所述控制组件,并由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泄压组件使所述介质通道与界外连通泄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压组件包括第一活塞筒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筒具有第一筒腔,所述第一筒腔与所述介质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感测液体压力波动并随压力波动在所述第一筒腔内沿轴线滑动;所述第二泄压组件包括第二活塞筒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筒具有第二筒腔,所述第二筒腔与所述介质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筒腔壁设置所述泄压口,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第二筒腔内沿轴线滑动,并控制所述泄压口使所述介质通道与界外相阻隔或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腔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筒腔的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腔的内径与所述介质通道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筒腔的内径为第二筒腔内径的2~5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粘度液体微压泄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杆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塞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敏张立明王庆伟刘超尚良柱陈凯迪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