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油缸防护结构的装载机用铲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18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油缸防护结构的装载机用铲斗,包括装载装置,通过气压孔、纵向限位滑槽、横向限位滑槽均与插入装置相配合,使得该铲斗在使用的过程中插入装置的前段会首先与物料相接触,从而使插入装置会先于装载装置插入到物料中,在插入装置逐渐插入到物料的过程中插入装置也会同时发生回缩,直至插入装置达到行程极限装载装置才会与物料相接触,相较于传统的铲斗由于采取整体式设计导致在与物料接触时铲斗的底部和两侧均会与物料相接触,使得铲斗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过大,该阻力会传递给油缸而造成油缸承载提高,导致油缸使用寿命下降,而该装置则避免了这种问题,提高了油缸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油缸防护结构的装载机用铲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为一种具有油缸防护结构的装载机用铲斗。

技术介绍

[0002]装载机是一种在工程施工作业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工程车辆,其作用是能够快速将堆积的沙子、土方或其它施工物料进行装载运输到转运车辆上,能够大大节省人力,一般的装载机的主要作业部分结构由铲斗、若干油缸,大臂,支撑臂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油缸进行伸缩,从而控制大臂进行抬升下落以及铲斗的翻转,这种结构也是目前大部分装载机都会采用的一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成本降低等优点,是目前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装载机结构。
[0003]虽然现有的装载机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装载机的油缸会采用效果较好的密封处理,但是在时间较长的影响下,密封性能会下降,导致密封部分与油缸内壁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大,这导致油缸的最大承载也会逐渐下降,而操作人员无法直接获悉这一情况,使得装载机依然存在最大的运行功率下,极易导致油缸出现故障,对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具有油缸防护结构的装载机用铲斗,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装载机用铲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油缸防护结构的装载机用铲斗,具备根据油缸具体情况调节自身承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设备油缸密封性能下降却依然存在最大工作功率而导致故障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油缸防护结构的装载机用铲斗,包括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插入装置,所述装载装置背面且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连接肋板,所述连接肋板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个为一组分布在靠近两侧的位置上,所述装载装置底部靠近背面的位置上开设有导气槽,且导气槽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导气槽的一侧开设有气压孔,所述气压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集气腔,所述集气腔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气管,所述气压孔、连接管、集气腔和导气管相互连通,所述装载装置的背面且通过连接肋板活动套接有大臂,所述大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接板,所述大臂的底部通过套接板活动安装有液压装置,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液压装置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装载装置包括铲斗,所述铲斗内腔的底部开设有纵向限位滑槽,且纵向限位滑槽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铲斗一侧靠近底部且位于纵向限位滑槽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气压孔,所述铲斗一侧靠近底部且位于气压孔两侧的位置上开设有横向限位滑槽,所述铲斗内腔底部靠近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气压孔、纵向限位滑槽、横向限位滑槽均与插入装置相配合。
[0007]优选的,所述插入装置包括尖头插块,所述尖头插块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
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纵向限位滑条,且纵向限位滑条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纵向限位滑条与纵向限位滑槽相配合,所述尖头插块一侧位于顶板下方且位于纵向限位滑条之间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气压孔相配合,所述尖头插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尖头插块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横向限位滑条,且横向限位滑条与横向限位滑槽相配合,所述顶板的两侧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止程块,所述止程块与限位块相对应。
[0008]优选的,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仓,所述液压仓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与连接肋板活动套接,所述液压仓的外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导气腔,所述导气腔与液压仓相连通,所述导气腔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一端与导气管固定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气压孔、纵向限位滑槽、横向限位滑槽均与插入装置相配合,使得该铲斗在使用的过程中插入装置的前段会首先与物料相接触,从而使插入装置会先于装载装置插入到物料中,在插入装置逐渐插入到物料的过程中插入装置也会同时发生回缩,直至插入装置达到行程极限装载装置才会与物料相接触,相较于传统的铲斗由于采取整体式设计,导致在与物料接触时铲斗的底部和两侧均会与物料相接触,使得铲斗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过大,该阻力会传递给油缸而造成油缸承载提高,导致油缸使用寿命下降,而该装置则避免了这种问题,提高了油缸的使用寿命。
[0010]2、本专利技术通过导气腔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一端与导气管固定连接,使得液压装置运行伸出时插入装置与物料接触并发生回缩的过程中,插杆会插入到气压孔的内部,使得气压孔内腔中的压强增大,该压强在连接管、集气腔和导气管传递下,作用于液压仓的内部且位于液压杆密封底座一侧的容腔内,而液压仓自身所提供的液压会作用于液压仓的内部,且位于液压杆密封底座另一侧的容腔内,并且液压杆在伸出的过程中底部的密封座也会与液压仓的内壁产生摩擦力,从而使液压杆底座两侧的压力和液压杆底座与液压仓内壁的摩擦力之和为零,由于油缸的额定功率一定,使得油缸给液压杆所提供的最大压力为定值,在此基础上,当该装置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导致油缸密封座上的密封环的密封性能下降,且液压杆底座与液压仓内壁上的摩擦力增大,导致插杆插入所能产生的压强降低,从而使插入装置的最大的行程距离减小,降低了该装置单次对物料的装载,继而降低该装置的载荷,避免油缸老化但装置依然存在最大承载负荷中而导致油缸出现故障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0011]3、本专利技术通过尖头插块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横向限位滑条,且横向限位滑条与横向限位滑槽相配合,使得该装置在装载物料后,物料自身的重力会作用于插入装置的顶部,从而使插入装置与装载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保证装载物料的过程中,插入装置不会发生复位而导致液压仓内部的压强平衡被打破,导致插入装置在压强的作用下伸出,而导致装载装置内部的物料撒出,并且该装置在卸载物料的过程中,插入装置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从而为下一次装载做好准备,提高了该装置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装载装置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装载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插入装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插入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插入装置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液压装置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液压装置剖面示意图。
[0013]图中:1、装载装置;101、铲斗;102、纵向限位滑槽;103、横向限位滑槽;104、限位块;2、插入装置;21、尖头插块;22、顶板;23、纵向限位滑条;24、插杆;25、底板;26、横向限位滑条;27、止程块;3、连接肋板;4、导气槽;5、气压孔;6、连接管;7、集气腔;8、导气管;9、大臂;10、套接板;11、液压装置;111、液压仓;112、液压杆;113、连接轴;114、导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油缸防护结构的装载机用铲斗,包括装载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插入装置(2),所述装载装置(1)背面且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连接肋板(3),连接肋板(3)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个为一组分布在靠近装载装置(1)两侧的位置上,所述装载装置(1)底部靠近背面的位置上开设有导气槽(4),导气槽(4)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导气槽(4)的一侧开设有气压孔(5),所述气压孔(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集气腔(7),所述集气腔(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气管(8),所述气压孔(5)、连接管(6)、集气腔(7)和导气管(8)相互连通,所述装载装置(1)的背面且通过连接肋板(3)活动套接有大臂(9),所述大臂(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接板(10),所述大臂(9)的底部通过套接板(10)活动安装有液压装置(11),所述导气管(8)的一端与液压装置(1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油缸防护结构的装载机用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1)包括铲斗(101),所述铲斗(10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纵向限位滑槽(102),且纵向限位滑槽(102)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铲斗(101)一侧靠近底部且位于纵向限位滑槽(102)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气压孔(5),所述铲斗(101)一侧靠近底部且位于气压孔(5)两侧的位置上开设有横向限位滑槽(103),所述铲斗(101)内腔底部靠近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庆河胡树萌师为宽姚智中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巴特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