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110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插座,与一USB插头对接,该插座具有一结构件外壳,设于结构件外壳内的胶芯,所述胶芯与结构件外壳间的凹槽底板上设有一通孔,一开关部件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胶芯与结构件外壳间的凹槽,当USB插头插入并与插座卡合时,所述开关部件的另一端使USB插座供电的正极线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带USB插座的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不影响外观情况下的插入检测功能,减小了USB插座的静态功耗,节省了电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USB插座
技术介绍
随着用USB ( 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传输数据或为其他终端设备充 电的普及,这种插座经常用在电脑和各种手持终端设备上。USB的四个Pin 定义分别为VBUS、 D+、 D-和GND,这样不但可以使电脑和其周边设备(如 扫描器、键盘和数码相机等)进行通信,还可以利用电脑为其他周边设备进 行充电。利用USB插座进行充电的常见于各种充电设备上(如移动电源、 车充和旅充)。现在的USB插座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结构件 外壳ll、胶芯12,簧片13和焊盘固定脚14,还包括四个引脚15: VBUS、 D+、 D_、 GND,用来传输数据和为其他设备提供电流。现有的很多充电设备使用模拟电路,无法实现插入检测功能。而很多 模拟器件静态功耗一般比较大,即使在不带负载的情况下也有比较大的静态功耗,造成了电能的浪费。而如果利用增加一个外设开关,不但增加成本而 且影响外观,也不能实现即插即用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SB插座,与一USB插头对 接,该插座具有一结构件外壳11,设于结构件外壳内的胶芯12,所述胶芯 12与结构件外壳11间的凹槽底板16上设有一通孔, 一开关部件17—端穿 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胶芯与结构件外壳间的凹槽,当USB插头插入并与 插座卡合时,所述开关部件17的另一端使USB插座供电的正极线路连通。在USB插座的结构件外壳内增加了一个开关部件,其位置如图2所示,该开关控制USB插座的供电线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当USB插头插入插座时,利用插头的推力闭合开关部件,使USB插座中的 电路导通,USB插座工作;当插头从插座中拔出时,开关自动弹开,使USB 插座中的电路断开,USB插座停止工作。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USB插座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 括USB插座,与一USB插头对接,该插座具有一结构件外壳11,设于结构 件外壳内的胶芯12,所述胶芯12与结构件外壳11间的凹槽底板16上设有 一通孔, 一开关部件17—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胶芯与结构件外壳间 的凹槽,当USB插头插入并与插座卡合时,所述开关部件17的另一端使 USB插座供电的正极线路连通。本技术实施例在该电子设备的USB插座中增加一开关部件,该开 关控制USB插座的供电线路。当USB插头插入插座时,利用插头的推力闭 合开关部件,使USB插座中的电路导通,USB插座工作;当插头从插座中 拔出时,开关自动弹开,使USB插座中的电路断开,USB插座停止工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USB插座内部增加一个开关部件, 从而实现了在不影响外观情况下的插入检测功能,减小了 USB插座的静态 功耗,节省了电能,且为用户使用带来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USB插座结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增加开关部件后的USB插座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增加开关部件后的USB插座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开关部件的外部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开关部件的内部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USB插头与插座的外部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U S B插头与插座未结合时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USB插头与插座结合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USB插座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 USB插座;11 —结构件外壳;12—胶芯;13 —簧片; 14一焊盘固定脚;15—引脚;16—凹槽底板;17—开关; 18—开关引脚; 171—按键部分;172—弹性部件;173—导体部分 174—开关引脚孔;19—USB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增加开关后的USB插座结构侧视图,其中的 开关穿过USB插座的胶芯12与结构件外壳11间的凹槽底板16上的通孔, 一开关部件17—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胶芯与结构件外壳间的凹槽, 当USB插头插入并与插座卡合时,伸入该凹槽中的开关部件一端被压下, 所述开关部件17的另一端使USB插座供电的正极线路连通。图3为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增加开关后的USB插座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开关的外部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 开关部件的内部结构图。该开关部件17包括,按键部分171、导体部分173 和两个开关引脚18,所述按键部分的一端伸入胶芯与结构件外壳间的凹槽 中,所述按键部分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一导体部分173连接,所述两个开 关引脚18串联在电源输入端的正极线路中,当USB插头插入并与插座卡合 时,所述导体部分173使两个开关引脚18连通,USB插座供电的正极线路 连通。该开关部件17还包括,开关引脚孔174,用于引出开关引脚18。如图5所示的开关部件还包括, 一弹性部件172,伸入胶芯与结构件外 壳间的凹槽中,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按键部分17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凹槽 底板16连接,当插头19插入并与插座卡合时,该弹性部件被压缩,导体部 分173使两个开关引脚18连通,USB插座供电的正极线路连通;当插头19未插入并与插座卡合时,该弹性部件172弹开,导体部分173不连通两个开 关引脚18, USB插座供电的正极线路断开。图中的弹性部件的实施例为一 弹簧。如图5所示的开关部件还包括,弹性部件172,伸入胶芯与结构件外壳 间的凹槽底板16内部,其一端与所述凹槽底板16连接,其另一端与导体部 分173连接,当插头19插入并与插座卡合时,该弹性部件被拉伸,导体部 分173使两个开关引脚18连通,USB插座供电的正极线路连通;当插头19 未插入并与插座卡合时,该弹性部件172恢复到未拉伸状态,导体部分173 不连通两个开关引脚18, USB插座供电的正极线路断开。图中的弹性部件 的实施例为一弹簧。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USB插座与插头的外部结构图,插入方向如 图所示,USB插头插入之前,USB插座中的开关部件的弹性部件为自然状 态,USB插座的供电电路为断开状态,USB插座不产生静态功耗,当USB 插头插入,如图7中USB插头与插座结合的剖视图,USB插座中的开关部 件的按键部分171被按下,USB插座中的供电电路为导通状态,作为充电设 备为USB插头接入的设备供电。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USB插座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源输入端 连接供电电源,V+连接供电电源的火线,GND连接供电电源的零线,电路 主体部分为电压转换部分,进行AC-DC或DC-DC的转换,电路主体部 分将供电电源的电压转化为被充电设备需要的电压,电源输出端口为USB 接口,通过VBUS和GND两个引脚为被充电设备充电。图中的开关引脚为 图4中的开关引脚18,两个开关引脚串联在电源输入端的正极线路中,当 USB插头未插入并卡合USB插座时,如图7所示,USB插座中的开关部件 没有按下,其两开关引脚不连通,此时USB插座的供电电路不导通;电路 主体没有静态功耗;当USB插头插入并卡合USB插座时,如图8所示,USB 插座中的开关部件的按键部分按下,导体部件173将两开关引脚之间连通, 此时USB插座的供电的正极线路导通,作为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插座,与一USB插头对接,该插座具有一结构件外壳(11),设于结构件外壳内的胶芯(12),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12)与结构件外壳(11)间的凹槽底板(16)上设有一通孔,一开关部件(17)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胶芯与结构件外壳间的凹槽,当USB插头插入并与插座卡合时,所述开关部件(17)的另一端使USB插座供电的正极线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邦魏孔刚刘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