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82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连接器结构,其包含一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包含数片导电片,在连接器中央具有一插槽部,其插槽部二侧分别具有直列的端子孔,其端子孔内装设有具有弹性的端子,并于任意的二个端子孔内开设有相通的凹槽,将该开关装置的导电片装设于该凹槽后,使该二端子孔内的端子成为相互导通,并由插入卡类电路板的动作使上述的端子形成不导通,产生开关的讯号;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成本低廉,不但易与各项软、硬件结合,且使用起来相当便利,更进一步可降低软件研发、硬件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装设于连接器插槽部的开关装置,其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可依据插拔该连接器的扩充设备自行产生开关的动作,而在不关闭主要电源的情形下进行扩充,不但易与各项软、硬件结合,且使用起来相当便利,更进一步可降低软、硬件制造成本。
技术介绍
一般公知电子产品内电路板上已存有程序(简称讯号源),为了增加与其它扩充元件(如界面卡或是连接线上的金手指等等)作扩充连接时,多在其电路板上设置有一个扩充连接器,其包含了一插槽部及其对应的端子组,而将该端子组由底部的端子孔插入后,其端子前端的弯折部突出于中央部的插槽表面,利用受到界面卡或是连接线插入时的挤压力量后,端子因成型关系所产生的反弹力并紧密地与界面卡或是连接线上的金手指靠合产生电导通,方能进行讯号的传输,而一般的电子产品在进行扩充的动作时,通常需先关闭主电源拔除原来界面卡类电路板后再打开主电源,或增设一组手动开关做切换用,运作上非常不方便,并增加较高成本及设计难度,也很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因此,本案设计人有鉴上述公知构造的缺失,爰精心研究,并积个人从事该项事业的多年经验,终设计出一种崭新的「改进的连接器结构」。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是:其为一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包含有多片导电片;在上述连接器中央具有一插槽部,其插槽部二侧分别具有直列的端子孔,其端子孔内装设有具有弹性的端子,并于任意的二个端子孔内开设有相通的凹槽,该开关装置的导电片装设于该凹槽,该二端子孔内的端子为相互导通,而上述端子由卡类电路板的插入形成不导通,产生开关的讯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明信
申请(专利权)人:挺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