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94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该移动电源包括电池组、电池保护装置、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装置、输出开关、输出端口、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在输出开关断开,并且LDO装置与输出端口导通连接的情况下,电池组通过LDO装置向受电终端放电;在检测到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异常的情况下,电池保护装置用于断开电池组与受电终端或充电器之间的充、放电回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移动电源的体积能量密度。施例可以提高移动电源的体积能量密度。施例可以提高移动电源的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电源


[0001]本申请涉及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手机、笔记本、平板等移动终端,都要使用电池;由于移动终端为了便携性,所设计的产品体积都比较紧凑和小巧,因此所能给电池留下的空间也就不足,移动终端上所配置的电池连续工作时长较短。目前,可以使用移动电源来对电池进行充电,移动电源一般通过直流

直流(Direct current

Directcurrent,DC

DC)电路来为终端提供各种不同电压的电源来给终端提供能量。然而,DC

DC电路的功耗较高,能量转换效率低,且占用移动电源较大的空间,导致移动电源的体积能量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可以提高移动电源的体积能量密度。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电池组、电池保护装置、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装置、输出开关、输出端口、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
[0005]在输出端口检测到受电终端插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受电终端通讯,以确定所述受电终端的受电电压范围;
[0006]在所述电池组的正极电压未落入所述受电电压范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输出开关断开,控制所述LDO装置与所述输出端口导通连接,所述电池组通过所述LDO装置向所述受电终端放电;
[0007]在检测到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电池保护装置用于断开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受电终端或充电器之间的充、放电回路。
[0008]其中,所述电池组通过所述电池保护装置与所述输出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 LDO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出端口,所述LDO 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出端口,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LDO装置的控制端,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出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一端,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出端口。
[0009]可选的,在所述电池组的正极电压落入所述受电电压范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输出开关闭合,控制所述LDO装置与所述输出端口断开连接,所述电池组通过所述输出开关向所述受电终端放电。
[0010]可选的,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输入开关和输入端口;在输入端口检测到充电器插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充电器通讯,以确定所述充电器能够提供的充电模式;
[0011]在所述充电模式符合所述移动电源的充电需求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输入开关闭合,所述充电器向所述电池组充电。
[0012]其中,所述输入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开关的第一端,所述输入开关的第二
端连接所述输入端口,所述控制装置的第四端连接所述输入开关的控制端,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三端连接所述输入端口。
[0013]可选的,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电量指示装置,在所述充电模式不符合所述移动电源的充电需求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用于保持所述输入开关断开,控制所述电量指示装置生成第一指示信号,所述第一指示信号用于提示插入的充电器不符合所述移动电源的充电需求。
[0014]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五端与所述电量指示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电池组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电池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芯片、供电电路、第一监测电路、第二监测电路、过流检测电路、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开关器件;
[0016]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通过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保护芯片的供电端,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监测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监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装置的负极,所述第一监测电路的监测端连接所述保护芯片的第一监测端,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池保护装置的正极,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第二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二监测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装置的负极;所述第二监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装置的负极,所述第二监测电路的监测端连接所述保护芯片的第二监测端;所述保护芯片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保护芯片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所述保护芯片的第三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
[0017]所述第一监测电路用于监测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压,所述第二监测电路用于监测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电压;
[0018]在所述移动电源处于充电状态,并且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压大于过充电阈值电压或者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电压大于所述过充电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所述保护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器件断开。
[0019]可选的,在所述移动电源处于充电状态,并且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压大于平衡启动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所述保护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压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监测电路向所述电池保护装置的负极放电;
[0020]在所述移动电源处于充电状态,并且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电压大于所述平衡启动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所述保护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电压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二开关向所述电池保护装置的负极放电,所述平衡启动阈值电压小于所述过充电阈值电压。
[0021]可选的,在所述移动电源处于放电状态,并且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压小于过放电阈值电压或者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电压小于所述过放电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所述保护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器件断开,所述过放电阈值电压小于所述过充电阈值电压。
[0022]可选的,所述电池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三监测电路,所述第三监测电路用于监测所
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之间的压降;
[0023]在所述移动电源处于放电状态下,并且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之间的压降大于过流保护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所述保护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器件断开。
[0024]可选的,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组的电压是否异常,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组的电流是否异常;
[0025]在所述电池组的电压异常或者电流异常,并且所述移动电源处于放电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输出开关断开;
[0026]在所述电池组的电压异常或者电流异常,并且所述移动电源处于充电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输入开关断开。
[0027]可选的,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温度采样电路,所述温度采样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组的温度;
[0028]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电池保护装置、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装置、输出开关、输出端口、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所述电池组通过所述电池保护装置与所述输出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LDO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出端口,所述LDO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出端口,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LDO装置的控制端,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出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一端,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出端口;在所述输出开关断开,并且所述LDO装置与所述输出端口导通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电池组通过所述LDO装置向受电终端放电;在检测到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电池保护装置断开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受电终端或充电器之间的充、放电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开关闭合,并且所述LDO装置与所述输出端口断开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电池组通过所述输出开关向所述受电终端放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输入开关和输入端口;所述输入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开关的第一端,所述输入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端口,所述控制装置的第四端连接所述输入开关的控制端,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三端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在充电器能够提供的充电模式符合所述移动电源的充电需求的情况下,所述输入开关闭合,所述充电器向所述电池组充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电量指示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五端与所述电量指示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充电模式不符合所述移动电源的充电需求的情况下,所述输入开关断开,所述电量指示装置生成第一指示信号,所述第一指示信号用于提示插入的充电器不符合所述移动电源的充电需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电池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芯片、供电电路、第一监测电路、第二监测电路、过流检测电路、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开关器件;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通过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保护芯片的供电端,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监测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监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装置的负极,所述第一监测电路的监测端连接所述保护芯片的第一监测端,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池保护装置的正极,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第二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二监测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继浩李康泉侯得志蔡小丽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