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起落架侧撑杆的联合驱动全过程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杂机械系统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侧撑杆的联合驱动全过程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飞机起落架侧撑杆作为一个关键部件,主要用来连接飞机的机身和起落架。起落架侧撑杆的设计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飞、着陆操纵和着陆安全。从强度的角度来看,需要通过增加起落架侧撑杆的尺寸来增强强度,扩大承载能力。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过度增加成本。从轻量化的角度来看,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并降低成本而减小尺寸是合理的。显然,与尺寸有关的强度和重量是起落架下放系统设计中的一对矛盾。起落架侧撑杆的传统设计是保留较大的安全系数,以确保强度。无疑,该设计思想增加了结构重量和设计成本。为了在这两个方面之间取得平衡,迫切需要进行起落架侧撑杆的优化设计。
[0003]然而,传统的优化方法获得的特征几乎无法满足实际的工程特征,例如加强肋、凸耳、孔等。大多数优化方法已用于飞机结构设计中。但是,优化方法仅应用于结构设计的一个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使整个结构设计的效果达到最佳。同时,这些方法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起落架侧撑杆的联合驱动全过程优化方法,用于得到飞机的起落架侧撑杆的最小体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所述起落架侧撑杆进行初始化设计以及分析,得到初始模型;步骤2,基于多起始点的整体拓扑优化模型对所述初始模型进行整体拓扑优化,得到优化模型,所述拓扑优化模型包括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响应;步骤3,对所述拓扑优化模型在不同的加载条件下根据实际操作条件来设置边界条件,进而根据收敛容差判断该边界条件是否收敛,当所述收敛容差大于设定值时,则判断为不收敛,并改变所述设计变量返回步骤2,当所述收敛容差小于设定值时,则判断为收敛并得到概念设计模型;步骤4,对所述概念设计模型进行静强度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当判断为不满足时,则改变所述设计变量,并返回步骤2,当判断为满足时,则基于梯度法进行局部优化,得到精确模型,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局部优化包括尺寸优化与形状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起落架侧撑杆的联合驱动全过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分析包括数值分析与数学计算分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起落架侧撑杆的联合驱动全过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拓扑优化采用小步长迭代法进行优化,且迭代步目标函数为: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成巍,刘皓天,张国强,李桓,路成,韩雷,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