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世潮专利>正文

冷阴极荧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68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阴极荧光灯,它包括有至少一支厚灯管管壁的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管,一个灯管的驱动器及其外壳,一个电连接器;所述厚灯管管壁的螺旋形冷阴极荧光灯管的管壁厚度为灯管外径的19%-45%,选择灯管壁厚度、使灯管内放电气体工作于冷阴极荧光灯的最佳工作温度从而得到最佳的发光效率;所述灯管为发紫外线、白光或其它色光的灯管,所述灯管由软玻璃、硬玻璃或透紫外线的玻璃制成,为透明的、漫射的或着色的;所述的驱动器为AC/AC或DC/AC变换器,可把输入的交流或直流电压转变成适合于冷阴极荧光灯管工作的高频高压电;它可制成机械强度高而无需灯管支撑体、体积小、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的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用于照明、闪烁灯、大厦轮廓灯、感应灯、装饰灯、太阳能灯和和信息显示等;可替代现有钨丝灯和热阴极节能灯等。(*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厚灯管壁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用于照明、闪烁灯、大厦轮廓灯、感应灯、装饰灯、射灯、和信息显示等,可替代现有钨丝灯和热阴极节能灯等。
技术介绍
冷阴极荧光灯由于具有长寿命、节省能量、容易调光、耐闪烁、体积小等优点,它与现有的热阴极荧光节能灯相比,其使用寿命比后者长3-5倍、开关寿命长几万倍、发光效率可高达70lm/W以上、体积更小;目前已广泛用于液晶显示背照明和闪烁灯、大厦轮廓灯等。冷阴极荧光灯为获得高的发光效率,多年来,其灯管直径一直在向细管径化、薄壁化方向发展,如日本“电球工业会报”,2002年7月,No.449,p38所述。现有技术的冷阴极荧光灯的管径比热阴极灯小的多、灯管管壁薄得多,例如热阴极灯管的外径为10-25mm,而冷阴极灯管为1.8-6mm,热阴极灯管的灯管壁厚约为1mm,而冷阴极灯管管壁厚为0.3-0.7mm;例如冷阴极灯管的外径为1.8mm时、管壁厚为0.3mm,即管壁厚度为管外径的17%;管外径为3.5mm时、管壁厚为0.5-0.6mm,管壁厚度为管外径的14-17%;管外径为6mm时、管壁厚度为0.6-0.7mm,即管壁厚度为管外径的10-12%等等;即管壁厚度小于灯管外径的18%。用此种细管径、薄管壁的灯管制造大功率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时、由于其管径小、管壁薄、长度长、因而机械强度差、不耐振动和冲击,需要另加灯管支撑体、或加泡壳保护,而加了泡壳则会因灯管温度过高而难于制成大功率的灯,若使用汞齐、则将导致灯的起亮太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厚灯管管壁、高机械强度、体积小的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它无需另加灯管支撑体来支撑灯管,也无需用泡壳保护,从而可制成机械强度高、无灯管支撑体、无泡壳、发光效率高、灯管散热好、灯工作寿命长的厚灯管壁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它包括有至少一支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管,一个灯管的驱动器及其外壳,一个电连接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入端经引线和电连接器与外电源相连,其输出端经引线与冷阴极荧光灯管的电极相连,接通外电源即可点亮荧光灯管;所述灯管被固定在所述驱动器外壳的顶部,所述驱动器的外壳把所述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管和电连接器相互连接成一个整灯,所述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管为厚灯管管壁的冷阴极荧光灯管,其灯管管壁厚度为灯管外径的19%-45%;从而可制成高机械强度而无需灯管支撑体的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也无需外加泡壳保护原本脆弱的冷阴极灯管,降低了灯的成本。同时,选择适当的灯管厚度、灯管内径和灯管功率,使灯管内的放电气体工作于冷阴极荧光灯的最佳温度、例如60-90C,从而可得到最佳的发光效率。所述的厚灯管管壁的冷阴极荧光灯管为发紫外线、白光或其它色光的灯管,所述灯管由软玻璃、硬玻璃或透紫外线的玻璃制成,为透明的、漫射的或着色的;其螺旋外形为宝塔形、柱形、圆头柱形、烛形、球面形、梨形、近似球形、锥形形状。所述的厚灯管管壁的冷阴极荧光灯管是不同形状的单螺旋或双螺旋型灯管,其电极上有吸气剂。所述的驱动器为可把输入的交流或直流电压转变成适合于冷阴极荧光灯管工作的高频高压电的AC/AC或DC/AC变换器,例如1KC-800KC、几百至几千伏的高频电。所述的驱动器的顶部上有固定灯管用的支柱,驱动器顶部的四周有一圈带条纹或棱角以增加摩擦力的结构,以便灯的装卸。所述的灯管和支柱的固定处、驱动器外壳和其顶部连接处、电连接器和驱动器外壳连接处均用胶密封固定。所述的电连接器为如不同尺寸和结构的螺旋灯头、插口灯头、插头式灯头的现有灯的各种灯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机械强度高、耐振动、耐冲击、无需灯管支撑体、无泡壳、发光效率高、灯管散热好、灯工作寿命长、成本低、可用于制造大小功率的冷阴极荧光灯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有至少一支厚灯管管壁的螺旋形冷阴极荧光灯管1,一个灯管的驱动器2及其外壳3,一个电连接器4,所述灯管1被固定在所述驱动器外壳的顶部5,所述驱动器的外壳把所述冷阴极荧光灯管和电连接器相互连接成一整体,成为一个整灯。所述驱动器2的输入端经引线6和电连接器4相连,用于连接外电源,其输出端经引线7与冷阴极荧光灯管1的电极8相连,接通外电源即可点亮荧光灯管。所述的螺旋形冷阴极荧光灯管1的管壁厚度为灯管外径的19%-45%,选择适当的灯管厚度、灯管内径和灯功率,使灯管内的放电气体工作于冷阴极荧光灯的最佳工作温度、例如60-90℃,从而可得到最佳的发光效率;灯管外径为1.6至15mm,由软玻璃、硬玻璃或透紫外线的玻璃制成,为透明的、漫射的或着色的。所述的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管1可为不同形状的单螺旋或双螺旋型灯管,例如为宝塔形、柱形、圆头柱形、烛形、球面形、梨形、近似球形、锥形等,图1所示为宝塔形双螺旋型灯管的例子。所述一支厚管壁的螺旋形冷阴极荧光灯管1的电极8上可有吸气剂11。所述至少一支厚管壁冷阴极荧光灯管1为发紫外线、白光或其它色光的灯管。所述的驱动器2为AC/AC或DC/AC变换器,可把输入的交流或直流电压转变成适合于冷阴极荧光灯管工作的高频高压电,例如1KC-800KC、400伏至8千伏的高频高压电。所述的驱动器顶部5有固定灯管用的支柱9,其四周可有一圈带条纹或棱角等增加摩擦力的结构10,以便灯的装卸。为适应室外应用,在灯管1和支柱9固定处、驱动器外壳3和其顶部5连接处、电连接器4和驱动器外壳3连接处均可用胶12密封固定,使整灯全密封。所述的电连接器4可为现有灯的各种灯头,例如不同尺寸和结构的螺旋灯头、插口灯头、插头式灯头等。本技术介绍的功率型发光二极管所涉及的专门技术,是本专业一般人员所熟悉的,因此只要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可以做各种形式的变化和代换。权利要求1.一种冷阴极荧光灯,它包括有至少一支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管,一个灯管的驱动器及其外壳,一个电连接器,所述灯管被固定在所述驱动器外壳的顶部,所述驱动器的外壳把所述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管和电连接器相互连接成一个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管(1)为厚灯管管壁的冷阴极荧光灯管,其灯管管壁厚度为灯管外径的19%-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厚灯管管壁的冷阴极荧光灯管(1)为发紫外线、白光或其它色光的灯管,所述灯管由软玻璃、硬玻璃或透紫外线的玻璃制成,为透明的、漫射的或着色的;其螺旋外形为宝塔形、柱形、圆头柱形、烛形、球面形、梨形、近似球形、锥形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厚灯管管壁的冷阴极荧光灯管(1)是不同形状的单螺旋或双螺旋型灯管,其电极(8)上有吸气剂(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2)为可把输入的交流或直流电压转变成适合于冷阴极荧光灯管工作的高频高压电的AC/AC或DC/AC变换器。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2)的顶部(5)上有固定灯管(1)用的支柱(9),驱动器顶部(5)的四周有一圈带条纹或棱角以增加摩擦力的结构(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管(1)和支柱(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阴极荧光灯,它包括有至少一支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管,一个灯管的驱动器及其外壳,一个电连接器,所述灯管被固定在所述驱动器外壳的顶部,所述驱动器的外壳把所述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管和电连接器相互连接成一个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管(1)为厚灯管管壁的冷阴极荧光灯管,其灯管管壁厚度为灯管外径的19%-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世潮
申请(专利权)人:葛世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