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角接触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52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角接触球轴承,属于角接触球轴承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内圈,所述第一内圈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内圈,所述第一内圈与第二内圈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所述第一内圈与第二内圈之间通过若干个卡块相互卡接。该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角接触球轴承,通过设置第一内圈、第二内圈、卡块、第一槽口、通孔、螺纹固定杆和螺纹孔,这些结构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轻松通过轴承外圈的两侧完成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的安装,且无需借助外界机器和工具,省时省力,十分方便,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本装置的装配效率,同时安装完成后能够通过螺纹固定杆进行固定,有效的提升了本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了本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了本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角接触球轴承


[0001]本技术属于角接触球轴承
,具体为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介绍

[0002]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高精度和高速轴承通常取15度接触角。在轴向力作用下,接触角会增大。角接触球轴承可分为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和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时,将引起附加轴向力,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能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荷为主的径向和轴向联合负荷和力矩负荷,限制轴的两方面的轴向位移。传统的角接触轴承不具备自动润滑的功能,在长时间使用时若不及时添加润滑油容易导致角接触轴承的损坏,同时传统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在进行轴承内圈与轴承滚子的装配时十分困难,需要专有的机器进行辅助工作才能完成角接触轴承的装配工作,十分费时费力,降低了角接触轴承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角接触球轴承,解决了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角接触球轴承,包括第一内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圈(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内圈(2),所述第一内圈(1)与第二内圈(2)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3),所述第一内圈(1)与第二内圈(2)之间通过若干个卡块(3)相互卡接,所述第一内圈(1)和第二内圈(2)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轴承外圈(4),所述轴承外圈(4)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内圈(1)和第二内圈(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5)和对应第二滑槽(6)之间设置有保持架(8),所述保持架(8)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滚子卡槽(9),所述滚子卡槽(9)内活动连接有轴承滚子(7),所述轴承滚子(7)滑动连接在对应第一滑槽(5)与第二滑槽(6)之间,所述滚子卡槽(9)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内固定连接有润滑块(11),所述第一内圈(1)的左侧面与第二内圈(2)的右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槽口(12),所述第一槽口(12)内壁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3),所述第一内圈(1)的右侧面与第二内圈(2)的左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14),所述通孔(13)内滑动连接有螺纹固定杆(15),所述螺纹固定杆(15)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4)内,所述轴承外圈(4)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槽口(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祥郭松龄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瑞凯精工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