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串行总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49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上的USB座,用以与外部USB装置的USB连接器电性连接,该USB座包含一壳体、一USB固定连接器以及一活动盖。该壳体包含一孔洞。该USB固定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的内侧,其中该外部的USB连接器可透过该孔洞,插接于该USB固定连接器。该活动盖活动连接于该壳体,并闭合该孔洞,当该外部的USB连接器要透过该孔洞,插接于该USB固定连接器时,该活动盖会被移动,以使该孔洞暴露出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通用串行总线座
技术介绍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已成为目前最主流的连接介面,其构造参考图1,图1是已知技术USB座2的构造示意图。USB座2通常装设在电子装置的表面,包含一壳体6,壳体6也可以是电子装置外壳的一部份,透过壳体6上的孔洞8,使USB固定连接器10露出来,以供外部USB装置12的USB连接器4插接USB座2的USB固定连接器10。USB被利用为连接介面的好处,包括有热插拔功能、更好的扩充性、安装简易、更高效能、连接简单的优点,进而能降低成本、增加相容性,也使电子装置能利用更多种USB装置的周边设备,所以,具有USB座2的电子装置已经越来越来越普遍。然而,已知技术的USB座2的USB固定连接器10透过壳体6上的孔洞8露出来,除了不易防尘、防污外,更无法隔离来自电子装置外部的静电传递至电子装置内部,以及隔离来自电子装置内部电子元件所发出的电磁波传递至电子装置外部。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用串行总线座的活动盖,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一种用于通用串行总线座(USB座)的活动盖,可活动地闭合在USB座壳体的孔洞,除了可以防尘、防污外,更可以具有静电放电防护(ESD)以及避免电磁波干扰(EMI)的功能。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装设在电子装置表面的USB座,用以与电子装置外部USB装置的USB连接器电性连接。该USB座包含一壳体、一USB固定连接器以及一活动盖。该壳体包含一孔洞。该USB固定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上该孔洞的内侧,其中该外部的USB连接器透过该孔洞,插接于该USB固定连接器。该活动盖活动连接于该壳体,并闭合该孔洞,当该外部的USB连接器正透过该孔洞,插接该USB固定连接器时,该活动盖会被移动,以使该孔洞暴露出来。其中该活动盖包含一绝缘层以及一导电层,该绝缘层贴附于该导电层表面。因此,藉由本技术用于通用串行总线座的活动盖,可活动地闭合在USB座壳体的孔洞,以防尘、防污,并藉由活动盖的绝缘层以及导电层,可以具有静电放电防护(ESD)以及避免电磁波干扰(EMI)的功能。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技术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系已知技术USB座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关于本技术USB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活动盖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以及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图七7是本技术第三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2是关于本技术USB座32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设置于电子装置表面的USB座32,用以与电子装置外部USB装置42的USB连接器34电性连接,例如快闪存储器随身碟、无线网卡、USB鼠标、USB键盘...等USB装置。USB座32包含一壳体36、一USB固定连接器40以及一活动盖30。壳体36包覆整个USB座32,可以是电子装置外壳的一部份,其表面也同时是电子装置表面,包含一方形的孔洞38。USB固定连接器40设置于壳体36孔洞38的内侧,其中外部USB装置42中的USB连接器34可透过孔洞38,插接于USB座32的USB固定连接器40。活动盖30活动连接于壳体36,并闭合孔洞38,当外部的USB连接器34正透过孔洞38,插接USB固定连接器40时,活动盖30会被移动,使孔洞38暴露出来,以便于USB连接器34插接USB固定连接器40。关于活动盖30连接壳体36,以及开启闭合孔洞38的方式,可于后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具体实施例中得到说明。请进一步参阅图3,图3是本技术活动盖30的示意图。如上述的USB座32,活动盖30包含一绝缘层302以及一导电层304,绝缘层302贴附于导电层304表面,其中绝缘层302可位于内侧,或是以导电层304位于内侧,皆可达到静电放电防护以及避免电磁波干扰的功效。另外请参考图4,图4是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以及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第一具体实施例以及第二具体实施例的详细侧视构造图皆会后述于图5以及图6中。图4可以看出这两种实施例中活动盖30的开启关闭方式,活动盖30左右的二相对侧边可分别于二导沟50中来回滑动,该二导沟50分别设置于孔洞38二相对边缘的内侧表面,藉此使活动盖30贴靠壳体36内侧表面移动,以闭合孔洞38或是使孔洞38暴露出来。推动部件48设置于活动盖30外侧表面,并凸出于壳体36之外,用以提供外力开启活动盖30的施力凭借,以及藉由接触孔洞38边缘,以限制活动盖30的开启范围。根据图4,进一步请参考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前述图4的USB座32,USB座32进一步包含第一弹簧座52、第二弹簧座54以及一压缩弹簧56。第一弹簧座52设置于活动盖30开启方向的侧边表面。第二弹簧座54设置于壳体36内侧表面,并位于活动盖30的开启方向,同时第二弹簧座54的座口并与第一弹簧座52的座口相对。压缩弹簧56的一端透过座口安装于第一弹簧座52中,压缩弹簧56的另一端透过座口安装于第二弹簧座54中,使压缩弹簧56贴靠壳体36内侧表面,并与活动盖30开启关闭方向一致。当USB连接器34要插接USB固定连接器40时,先推动推动部件48使活动盖30被开启,此时压缩弹簧56会被压缩。藉由压缩弹簧56的回复力,使已开启的活动盖30闭合孔洞38,当去除开启活动盖30之力时,活动盖30会恢复闭合孔洞38的状态。另外根据图4,请进一步参考图6,图6是本技术第二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前述图4的USB座32,USB座32进一步包含二拉伸弹簧58。二拉伸弹簧58分别设置该二导沟50中,拉伸弹簧5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导沟50的下端,拉伸弹簧5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盖30位于导沟50中的部分,且分别连接于活动盖30关闭孔洞38方向的侧边两侧,而二拉伸弹簧58也同样贴靠壳体36内侧表面。当USB连接器34要插接USB固定连接器40时,先推动推动部件48使活动盖30开启,此时拉伸弹簧58会被拉伸。藉由拉伸弹簧58的回复力,使已开启的活动盖30闭合孔洞38,所以当去除开启活动盖30之力时,活动盖30会恢复闭合孔洞38的状态。除此之外,请参考图7,图7是本技术第三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前述图2的USB座32,USB座32进一步包含一转轴60以及一扭力弹簧62。活动盖30的一侧边藉由转轴60轴接孔洞38的一边缘,习惯上通常轴接于孔洞38的上方边缘。于外部USB装置42的USB连接器34正透过孔洞38,插接于USB座32的USB固定连接器40时,活动盖30会被USB连接器34顶开,并藉由转轴60连接壳体36,而向壳体36内侧方向掀开,因此USB连接器34可顺利插接于USB固定连接器40。扭力弹簧62是一具有弹性的线状金属卷绕而成,包含一弹性线圈622,以及向弹性线圈622外垂直方向延伸的二末端624a、624b,该二末端624a、624b皆位于USB座32的内侧。转轴60穿过弹性线圈622的中空部分,而使弹性线圈622套接转轴60。末端624a贴附压触壳体36内侧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座,用以与外部的USB连接器电性连接,该USB座包含:    一壳体,该壳体包含一孔洞;    一USB固定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的内侧,其中该外部的USB连接器透过该孔洞,插接于该USB固定连接器;以及    一活动盖,该活动盖活动连接于该壳体,并覆盖该孔洞,当该外部的USB连接器要透过该孔洞,插接该USB固定连接器时,该活动盖会被移动,以使该孔洞暴露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源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