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活塞加工方法及用于活塞的喷射工装技术

技术编号:330640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活塞加工方法及用于活塞的喷射工装。其中,活塞包括:活塞本体;裙部,设置在活塞本体上,裙部的外表面包括强化层,强化层具有多个第一凹部和多个第二凹部,多个第一凹部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凹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第一方向与活塞的高度方向一致,第二方向与活塞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一致;多个润滑部,与多个第一凹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各润滑部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凹部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活塞裙部与缸套之间易发生摩擦而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行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活塞加工方法及用于活塞的喷射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塞、活塞加工方法及用于活塞的喷射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发动机的活塞运动过程中,在润滑不良导致活塞裙部与缸套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引起发动机油耗的增加。造成的后果是容易发生拉缸现象,甚至导致缸套或者活塞报废,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活塞加工方法及用于活塞的喷射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活塞裙部与缸套之间易发生摩擦而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行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活塞,包括:活塞本体;裙部,设置在活塞本体上,裙部的外表面包括强化层,强化层具有多个第一凹部和多个第二凹部,多个第一凹部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凹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第一方向与活塞的高度方向一致,第二方向与活塞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一致;多个润滑部,与多个第一凹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各润滑部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凹部内。
[0005]进一步地,第一凹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0μm且小于或等于20μm;和/或,第二凹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0μm且小于或等于20μm。
[0006]进一步地,第一凹部的深度大于或等于1μm 且小于或等于3μm;和/或,第二凹部的深度大于或等于1μm 且小于或等于3μm。
[0007]进一步地,全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总面积S1与强化层的表面积S之间满足:0.25S≤S1≤0.35S。
[0008]进一步地,润滑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μm 且小于或等于3μm。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活塞加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活塞,活塞加工方法包括:对活塞的裙部进行喷丸处理,以使裙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形成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强化层;向第一凹部内填充润滑剂,以形成润滑部。
[0010]进一步地,喷丸处理为微粒子喷丸处理。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活塞的喷射工装,适用于上述的活塞,包括:机壳,具有安装孔和配合面,配合面用于与活塞的裙部相配合,安装孔贯穿配合面;粒子管,穿设在安装孔内,从粒子管排出的粒子用于对裙部进行喷丸处理,以使裙部朝向配合面的表面形成强化层,强化层具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填充装置,用于向第一凹部内填充润滑剂,以形成润滑部。
[0012]进一步地,安装孔为多个,粒子管为多个,多个所示粒子管与多个安装孔一一对应地设置。
[0013]进一步地,喷射工装还包括:过渡结构,位于填充装置与强化层之间,过渡结构具有多个通孔和多个盲孔,多个通孔与活塞的多个第一凹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盲孔与活塞的多个第二凹部一一对应地设置。
[0014]进一步地,过渡结构呈板状且与裙部相适配,过渡结构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4mm。
[0015]进一步地,各第一凹部在其相对应的通孔上的正投影位于通孔内,通孔的内径与第一凹部的内径之差大于或等于1μm 且小于或等于2μm。
[0016]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活塞包括活塞本体、裙部及多个润滑部,裙部的外表面包括强化层,强化层具有多个第一凹部和多个第二凹部。多个润滑部与多个第一凹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各润滑部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凹部内。这样,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上述设置提升了强化层的结构强度,且各润滑部设置在第一凹部内,进而降低了第一凹部的摩擦系数。由于第二凹部内并未设置润滑部,以使强化层为软硬相间的减摩面,这种减摩面具有协同效应包括无润滑剂的凹坑有储油及磨屑的作用,有润滑剂凹坑发挥润滑的作用,且经处理的软硬相间表面的硬度高、表面粗糙度小。因此有利于提高活塞缸套摩擦副的使用寿命和降低摩擦系数,进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塞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塞与喷射工装装配后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喷射工装与活塞装配后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图2中的喷射工装与活塞装配后的仰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射工装的机壳和粒子管装配后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喷射工装的机壳和粒子管装配后的侧视图;图7示出了图5中的喷射工装的机壳和粒子管装配后的俯视图;图8示出了图5中的喷射工装的过渡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8中的过渡结构的主视图;图10示出了图8中的过渡结构的侧视图。
[00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机壳;11、安装孔;12、配合面;20、活塞;21、裙部;211、第一凹部;212、第二凹部;22、活塞本体;30、粒子管;40、过渡结构;41、通孔;42、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0]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
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活塞裙部与缸套之间易发生摩擦而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行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活塞、活塞加工方法及用于活塞的喷射工装。
[0023]如图1至图10所示,活塞包括活塞本体22、裙部21及多个润滑部。其中,裙部21设置在活塞本体22上,裙部21的外表面包括强化层,强化层具有多个第一凹部211和多个第二凹部212,多个第一凹部211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凹部2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212;第一方向与活塞的高度方向一致,第二方向与活塞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一致。多个润滑部与多个第一凹部21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润滑部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凹部211内。
[0024]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活塞包括活塞本体22、裙部21及多个润滑部,裙部21的外表面包括强化层,强化层具有多个第一凹部211和多个第二凹部212。多个润滑部与多个第一凹部21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润滑部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凹部211内。这样,第一凹部211和第二凹部212的上述设置提升了强化层的结构强度,且各润滑部设置在第一凹部211内,进而降低了第一凹部211的摩擦系数。由于第二凹部212内并未设置润滑部,以使强化层为软硬相间的减摩面,这种减摩面具有协同效应包括无润滑剂的凹坑有储油及磨屑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本体(22);裙部(21),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22)上,所述裙部(21)的外表面包括强化层,所述强化层具有多个第一凹部(211)和多个第二凹部(212),多个所述第一凹部(211)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部(2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部(212);第一方向与所述活塞的高度方向一致,第二方向与所述活塞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一致;多个润滑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凹部(21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所述润滑部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凹部(2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21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0μm且小于或等于20μm;和/或,所述第二凹部(212)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0μm且小于或等于2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21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1μm 且小于或等于3μm;和/或,所述第二凹部(212)的深度大于或等于1μm 且小于或等于3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第一凹部(211)和所述第二凹部(212)的总面积S1与所述强化层的表面积S之间满足:0.25S≤S1≤0.35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μm 且小于或等于3μm。6.一种活塞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所述活塞加工方法包括:对所述活塞的裙部(21)进行喷丸处理,以使所述裙部(2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形成具有第一凹部(211)和第二凹部(212)的强化层;向所述第一凹部(211)内填充润滑剂,以形成润滑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塞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玉权朱桂香刘成晁坤王蒙山孙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