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定苦荞脱壳性状的SNP位点、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36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苦荞脱壳性状的SNP位点、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SNP位点位于苦荞第1号染色体上第8250379bp,所述位点上存在G/A碱基突变,与苦荞脱壳性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当所述位点为A时,所述苦荞脱壳性状为易脱壳。利用该SNP位点,能将不易脱壳苦荞和易脱壳苦荞区分开。区分开。区分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鉴定苦荞脱壳性状的SNP位点、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SNP分子标记
,具体涉及一种鉴定苦荞脱壳性状的SNP位点、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苦荞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蓼目,蓼科,荞麦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苦荞的整个生长周期短,对逆境适应力强,耐贫瘠性也强,是一种良好的填闲、救灾作物。
[0003]苦荞皮壳是指荞麦籽粒的外种皮,占籽粒总重量的25%

30%,是荞麦籽粒的天然保护层,具有柔韧而坚实的结构,是苦荞籽粒木质化程度最高的部位,苦荞仁脆性大,仁与壳之间缝隙较小,导致苦荞脱壳难。苦荞脱壳效率,主要是检查是否能保存完整的苦荞仁,完整的苦荞仁对苦荞加工产品的价值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苦荞的脱壳工艺,需要高温蒸煮熟化后进行机械磨盘式脱壳,整半仁率仅能达到约40%。随着消费者对苦荞加工产品的热爱,在针对苦荞壳的厚度相关研究,培育易脱壳表型品种已成为苦荞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苦荞脱壳性状的SNP位点、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快速筛选和鉴定苦荞脱壳性状,提高易脱壳苦荞种质的选育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鉴定苦荞脱壳性状的SNP位点,所述SNP位点位于苦荞第1号染色体上第8250379bp处,且多态性为G/A。
[0006]优选的,所述SNP的多态性位点位于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第151bp处。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鉴定所述的SNP位点的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所述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包括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正向引物1、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的正向引物2和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反向引物。
[0008]优选的,所述引物组中正向引物1和正向引物2的使用浓度独立为100μmol/L;所述引物组中的反向引物的浓度为100μmol/L。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SNP位点或所述的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在苦荞育种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SNP位点或所述的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在筛选易脱壳苦荞中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鉴定苦荞脱壳性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利用所述的引物组对苦荞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扩增产物;
[0013]对扩增产物进行KASP基因分型检测,当KASP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为GG型时,鉴定苦荞脱壳性状为不易脱壳;当KASP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为AA型时,鉴定苦荞脱壳性状为易脱壳;当KASP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为GA型时,鉴定苦荞脱壳性状为不易脱壳。
[0014]优选的,所述PCR扩增使用的反应体系以10μL计包括:苦荞基因组DNA 2μL,引物组
0.14μL,HiGeno 2x Probe Mix A溶液5μL和余量的ddH2O;
[0015]所述PCR扩增反应的程序为:第一阶段95℃预变性10min;第二阶段95℃变性20s,55℃~61℃退火40s,共10个循环;第三阶段95℃变性20s,55℃退火40s,共31个循环。
[0016]优选的,所述引物组中,正向引物1、正向引物2和反向引物的体积比为2:2:5。
[0017]优选的,所述苦荞基因组DNA的浓度为50~100ng/μL。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SNP位点,位于苦荞第1号染色体上第8250379bp处,且多态性为G/A;当碱基为A时,所述苦荞脱壳性状为易脱壳。利用该SNP位点,能将不易脱壳苦荞和易脱壳苦荞区分开。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KASP分子标记引物对苦荞脱壳性状进行选择,只需通过简单的DNA提取、PCR特异性扩增、KASP基因分型检测即可完成对样品的鉴定,能够得到易脱壳苦荞,该分子标记物用于鉴定苦荞脱壳性状是切实有效的,利用本专利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提高易脱壳苦荞种质选育效率,为苦荞脱壳性状相关优异等位变异的利用提供依据,加快育种进程。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1]图1不同基因型下苦荞开裂情况;
[0022]图2为实施例1KASP实验结果(KASP

379);
[0023]图3为对比例1KASP实验结果(KASP

339);
[0024]图4为苦荞第1号染色体上第8250379bp基因连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鉴定苦荞脱壳性状的SNP位点,含有位于苦荞第1号染色体上第8250379bp处多态性为G/A的核苷酸序列;碱基为A时,所述苦荞脱壳性状性状为易脱壳。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NP位点位于苦荞第1号染色体上第8250379bp处,所述位点上存在G/A碱基突变,与苦荞脱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本专利技术所述SNP位点位于苦荞第1号染色体上(参考基因组:http://www.mbkbase.org/Pinku1/)。本专利技术所述SNP位点优选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NP的多态性位点位于第151bp处,且多态性为G/A。通过对所述SNP位点进行分型可确定待测苦荞脱壳性能:当所述位点为A碱基时,所述苦荞脱壳性状为易脱壳;当所述位点为G碱基时,所述苦荞不易脱壳。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的SNP位点的KASP分子标记,所述KASP分子标记的引物组包括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正向引物1、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的正向引物2和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反向引物。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以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SEQ ID NO.2、SEQ ID NO.3和SEQ ID NO.4组成的引物组,由所述序列为SEQ ID NO.2、SEQ ID NO.3和SEQ ID NO.4组成的引物组用于检测位于苦荞第1号染色体上第8250379bp的多态性。。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检测所述的SNP位点的试剂盒,包括所述引物组。本专利技术所述引物组中正向引物1和正向引物2的使用浓度独立为100μmol/L;所述引物组中的反向引物的浓度为100μmol/L。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试剂盒中含有的其他组分不做严格要求,选择本领域熟知
的能够用于检测所述的SNP位点的试剂即可。
[0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SNP位点或所述的KASP分子标记在苦荞育种中的应用,所述育种优选包括筛选易脱壳苦荞。本专利技术所述SNP位点与苦荞脱壳性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利用所述的SNP位点的KASP分子标记可对材料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其结果几乎不受环境影响,实验结果稳定可靠。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鉴定苦荞脱壳性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利用所述引物组对苦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鉴定苦荞脱壳性状的SNP位点,其特征在于,所述SNP位点位于苦荞第1号染色体上第8250379bp处,且多态性为G/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SNP的多态性位点位于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第151bp处。3.一种鉴定权利要求1所述的SNP位点的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包括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正向引物1、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的正向引物2和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反向引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KAS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中正向引物1和正向引物2的使用浓度独立为100μmol/L;所述引物组中的反向引物的浓度为100μmol/L。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SNP位点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在苦荞育种中的应用。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SNP位点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在筛选易脱壳苦荞中的应用。7.一种鉴定苦荞脱壳性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朝霞侯思宇韩渊怀王欣芳杜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