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顶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628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顶钢装置,具有主机架,主机架上设置有液压顶出机构和液压倾翻机构,所述液压顶出机构包括有固定安置在主机架上的顶出油缸和推杆组件,推杆组件与所述顶出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液压倾翻机构包括有翻转架、垫座组以及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架的底部一端通过轴杆组件铰装在主机架的端部边缘处,所述翻转油缸安置在翻转架的下方,翻转油缸的缸座固定装在主机架中间部位,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翻转架的底部铰接连接,所述垫座组固定在所述翻转架上,垫座组上用于放置钢模,所述推杆组件正对着钢模设置并用于将钢模中的钢锭推出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顶钢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实用,生产操作安全,对场地的要求小。对场地的要求小。对场地的要求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顶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锭钢模浇铸生产辅助设备
,尤其是一种卧式顶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钢锭浇铸生产车间中,由于钢模浇灌完成后,起钢模时,经常会有部分钢模,不能自动脱模,需要借助外力脱模;这时候就需要将钢模(带钢锭,其中钢锭温度达到900度)整体吊起,在“撞钢区”通过吊车的摆动,使钢模(带钢锭、温度达到900度)与对撞块(比较大的固定铁板)相撞,反复对撞,使钢锭与钢模脱离。这种操作方式对生产空间要求比较大,同时由于需要不断的大范围撞击,对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威胁,对钢模使用寿命的缩减非常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卧式顶钢装置,本技术顶钢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实用,生产操作安全,对场地的要求小。
[0004]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卧式顶钢装置,具有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设置有液压顶出机构和液压倾翻机构,所述液压顶出机构包括有固定安置在主机架上的顶出油缸和推杆组件,推杆组件与所述顶出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液压倾翻机构包括有翻转架、垫座组以及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架的底部一端通过轴杆组件铰装在主机架的端部边缘处,所述翻转油缸安置在翻转架的下方,翻转油缸的缸座固定装在主机架中间部位,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翻转架的底部铰接连接,所述垫座组固定在所述翻转架上,垫座组上用于放置钢模,所述推杆组件正对着钢模设置并用于将钢模中的钢锭推出分离。
[0005]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有推杆和推杆导引组件,推杆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的卡装套头与顶出油缸的活塞杆端相连接,推杆的前端头对准钢模平躺时的中心孔部位;所述推杆导引组件包括有两根平行布置的导向杆以及固定在推杆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中间部位与所述推杆固结在一起,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在对应的导向杆上并沿其滑动。
[0006]进一步的,本技术中还设有箱体,顶出油缸的活塞杆、推杆导引组件以及所述推杆安置在所述箱体中,所述推杆自箱体前端侧壁穿出。
[0007]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推杆的前端还设置有顶头,所述顶头用于顶推钢模中的钢锭。
[0008]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垫座组具有垫座基座,所述垫座基座上设置有围板和弯弧搁置板,所述弯弧搁置板上用于搁置钢模。
[0009]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翻转架的底部还设有支撑脚。
[0010]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主机架采用工字钢拼装焊接而成,主机架为矩形框状结构。
[0011]进一步的,本技术中在所述翻转架的两侧对称位置处还设置有中间压紧机构,所述中间压紧机构包括有压紧油缸、压紧执行杆和铰支座,其中压紧油缸的缸座铰装在翻转架的侧部,压紧执行杆的中部与所述铰支座铰接连接,压紧执行杆的一端与所述压紧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压紧执行杆的另一端用于压紧钢模外壁。
[0012]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压紧执行杆为T形形状的板结构,中间凸出部位与所述铰支座铰接连接,压紧执行杆的上端与钢模接触部位设置成内凹弧形杆状。
[0013]本技术结构设计非常简单,实用性强,设备整体在使用时采用自动安全互锁系统,保证设备自身的安全;钢锭钢模的分离工作全部采用自动控制运行,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危险;本技术的设备对于场地要求小;本技术的使用能使得钢模使用寿命延长;本技术的整个生产操作安全有保障,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以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中的中间压紧机构张开状态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中的中间压紧机构闭合压紧状态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状态示意图。
[0021]图中:1—主机架,2—支撑脚,3—翻转架,4—轴杆组件,5—垫座组,6—钢模,7—推杆,8—箱体,9—导向杆,10—卡装套头,11—顶出油缸的活塞杆,12—顶出油缸,13—顶头,14—翻转油缸,15—导向套,16—支撑杆,17—垫座基座,18—弯弧搁置板,19—围板,20—压紧执行杆,21—压紧油缸,22—铰支座,23—沙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参见图1~图6,本技术是一种卧式顶钢装置,具有主机架1,所述主机架上设置有液压顶出机构和液压倾翻机构,所述液压顶出机构包括有固定安置在主机架上的顶出油缸12和推杆组件,推杆组件与所述顶出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液压倾翻机构包括有翻转架3、垫座组5以及翻转油缸14,所述翻转架的底部一端通过轴杆组件4铰装在主机架的端部边缘处,所述翻转油缸安置在翻转架的下方,翻转油缸的缸座固定装在主机架中间部位,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翻转架的底部铰接连接,所述垫座组固定在所述翻转架上,垫座组上用于放置钢模6,所述推杆组件正对着钢模设置并用于将钢模中的钢锭推出分离。
[0026]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有推杆7和推杆导引组件,推杆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的卡装套头10与顶出油缸的活塞杆端相连接,推杆的前端头对准钢模平躺时的中心孔部位;所述推杆导引组件包括有两根平行布置的导向杆9以及固定在推杆上的支撑杆16,支撑杆中间部位与所述推杆固结在一起,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套15,所述导向套套在对应的导向杆上并沿其滑动。
[0027]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设有箱体8,顶出油缸的活塞杆、推杆导引组件以及所述推杆安置在所述箱体中,所述推杆自箱体前端侧壁穿出。
[0028]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的前端还设置有顶头13,所述顶头用于顶推钢模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顶钢装置,具有主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架上设置有液压顶出机构和液压倾翻机构,所述液压顶出机构包括有固定安置在主机架上的顶出油缸和推杆组件,推杆组件与所述顶出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液压倾翻机构包括有翻转架、垫座组以及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架的底部一端通过轴杆组件铰装在主机架的端部边缘处,所述翻转油缸安置在翻转架的下方,翻转油缸的缸座固定装在主机架中间部位,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翻转架的底部铰接连接,所述垫座组固定在所述翻转架上,垫座组上用于放置钢模,所述推杆组件正对着钢模设置并用于将钢模中的钢锭推出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顶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有推杆和推杆导引组件,推杆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的卡装套头与顶出油缸的活塞杆端相连接,推杆的前端头对准钢模平躺时的中心孔部位;所述推杆导引组件包括有两根平行布置的导向杆以及固定在推杆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中间部位与所述推杆固结在一起,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在对应的导向杆上并沿其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顶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箱体,顶出油缸的活塞杆、推杆导引组件以及所述推杆安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熹熊卫毫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正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