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端子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11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端子改良结构,即是将水平排列的端子组中的相邻端子所设的肩部设计成不等高的方式,呈一高一低交错设置,以产生高低的位差,使肩部不在同一直在线,形成有效的隔离间距;如此可避免在组装时因治具下压冲击肩部时,因挤压摩擦使相邻端子产生的毛边或金属碎屑所引起的不当电性导通,而发生的短路现象。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更加适合电连接器高密度化的生产组装。(*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端子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将端子中相邻端子 的结构设计成相邻之间肩部有高低落差的端子改良结构。技术背景目前,电连接器的结构为因应日趋复杂的功能连接需求,端子的数目有增 加的趋势,尤其是I/0系列的连接器;因端子大都是以干涉定位的方式组装于端 子容置槽内,因此在组装工序时,为求每支端子在组装时都能准确达到定位以 产生作用,现在皆是以治具将端子组压入定位,以节省人工操作,并提高良率; 但因操作治具的作业人员有使力不均的现象,会出现治具在下压时强度过大, 导致相邻端子间与治具接触的肩部会因过压而产生微细的毛边或碎屑,而为了 配合连接器的接口结构,往往单个端子与端子之间的间隙非常小,相邻端子间 所产生的毛边或碎屑若产生互相接触时,将会造成电连接器在使用时讯号错接, 形成短路。如图l、 2所示,为现有的端子组结构,端子5、 6是通过组装治具 将该端子组分别压入绝缘本体4;在有限的容置空间中,因端子之间的间隙甚小,相邻的端子肩部5a与5b、 6a与6b因均排列于同一直在线,若是肩部5a与5b、 6a与6b受到组装治具的挤压摩擦过大时,会产生用肉眼很难察觉的极细微毛边 或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端子改良结构,该端子的主干部向前延伸一弹性臂,由弹性臂再延伸形成一舌片;主干部两侧各设有一倒钩,可使端子置于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内干涉定位;由端子的主干部后端延伸,两侧各形成一肩部;其特征在于:由该等端子所组成的端子组中,水平排列的相邻端子中一端子的肩部较高,另一端子的肩部较低的结构,以产生位置上的高度落差,于交错排列时,保持有效的隔离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健志刘尚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